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内优外换”第六代傲虎自我超越后的骄傲与迷茫

新款傲虎上市当天,31.28-33.08的价格让直播弹幕“太贵了”刷屏。不过被吐槽“贵”这种事儿,斯巴鲁真是习惯了。

▲上市直播公布售价时,一片“太贵了”弹幕飘屏而过


贵不贵 值不值

咱们先把主角放一边,以森林人为例,在北美售价和RAV4差不多,到了国内荣放17-25万,20-26万。

但你仔细想想,水平对置发动机比直列四缸贵一点是不是没毛病?全时四驱比两驱贵一点是不是没毛病?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多花一点点其实没毛病?这么算下来,四驱荣放也得20.38万起呢,和就差不多了。国内现款四驱版汉兰达起售价也是25.88万,和去年清仓的旧款差别也不大。今年8月上市的版本大概率还是加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你还觉得贵吗?经销商的反馈是订车客户好像不但不觉得贵,而且几乎都选了顶配车型。而且和大家想的不同,考虑的车主很多同时也在看奥迪Q5L、和沃尔沃XC60,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客户真的不怎么差钱。


▲价值近万元的5年15万公里免费基础保养宣传并没有“出圈”

5年基础保养不要钱 还有人说售后贵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丰田售后网点可比多多了,而且保养贵啊!前几年各门店都有针对这个问题的宣传板,我就看过迈腾对比各种保养项目花费,有些项目比贵一点,有些项目甚至比还便宜,总体算下来其实花费差不多。但问题是,店头客流量就不算太大,而且按店内销售来说能到店内看车的基本都是“明白人”,这种宣传其实没有有效传达到目标人群。包括5年15万公里免费基础保养的政策其实也没有“出圈”。这个问题也没法解释,即使已经5年免费保养,零整比也低了,这种时候让陪客户来的老车主或者直接带着他去售后找正在保养的车主现身说法效果比较直接。


▲电影《非诚勿扰》中邬桑驾驶的



谈不上辉煌的过去和难以预知的未来

话题扯远了,说回这次的主角。很多国人第一次见到还是在电影《非诚勿扰》,北海道起伏的公路两旁草长莺飞,一辆向遥远的地平线前行,邬桑驾驶的留下让人泪目的背影。十几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风起云涌,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自己“小众理工男”的标签,销量反而稳中有降,近两三年停留在2.5万辆左右,甚至赶不上轩逸一个月的销量。这次新上市怕是也难改变这一现状,不过至少对喜欢的朋友而言终于换代的给了他们又一个换车的目标,或者说是理由。



“内优外换”第六代的自我超越

在气质上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外观依旧跨界,乍一看变化不大,细一看改变不少。从图片上来看,最便宜的探享版外形也有特色,不过实际比较下来还是有镀铬装饰的运动版和旗舰版更漂亮。

▲新一代的内饰终于算是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图片来源:《富士范儿》



这一代的内饰终于完成了对往日自我的超越,不过如果和30万级别对手,比如途昂比较勉强说个不分伯仲的话,要是和自主以及韩系、乃至国产新势力来对比也只能给出一个态度可嘉的评价。不过从积极的角度解读,核心用户其实真的不太在乎这个,变得精致反倒少了一个自我吐槽的点。当然,想要争取跟多路人转粉,还得再接再厉。

▲对我来说探享版座椅更实用


选装包可以有 但是目前还没有

另外,我的一个小纠结在座椅。探享版座椅是防水防污材质,对家里有娃、有宠物以及像我这样每年至少打翻一杯咖啡在车里的同志非常实用。但是另外两个更贵车型座椅就全都变成Napa真皮了,当然看起来要高级一点儿。不过我始终认为真皮座椅是反人类设计,夏天晒得巨烫,冬天巨凉,哪怕你自己家里和公司都有车库也不能保证每次外出都在车库里吧?加装的座套无论是冬季毛绒还是夏季凉席都可能会影响安全气囊弹出、而且材质不一定阻燃,实际是安全隐患。其实最近现代/起亚最近的定价策略就比较机智,很多配置放在选装包里,客观上可以拉低售价,用户也能有更丰富的选择。


▲SGP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的动力、操控、安全



SGP平台的偏执和骄傲

全新是基于SGP平台生产引入的第三款车型,但说起SPG平台,其实粉丝还是爱恨交加。从XV到都证明了全新平台在动力、操控、安全方面都有可以感知到的提高,但外观方面的改变可能不如两代iPhone之间的变化那样引人注意。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分明是一次小改款。

▲越来越好用的eyesight系统



从“哦”到“哇哦” EyeSight不断升级

全新配备了最新的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加入了新的功能,更加广泛地应用到多种情况。可以说我见证了EyeSight系统的不断升级。我对TA的评价也从最开始的“哦。。。”逐步变成了“哇哦!”。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不止,汽车行业通过智能化保障日常行车安全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成熟,这也算是时代的礼物吧。

▲触式感应后备箱这种“微创新”更能提升幸福感



“颠覆”之外的幸福感

另外,值得称道的是触式感应后备箱以及触碰回缩式后备箱遮物帘的碰。大家都像武林高手一样在车尾“扫荡腿”重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没打开?再来一次”的时候,新一代肘部一碰就能开启的后备箱就像别人都在“智障”的大屏上乱点,而你只需要碰一下实体按键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这种设计层面的“创新”在很多时候比非要声嘶力竭地“颠覆”、“重新定义”之类来得实在得多。尤其是汽车这种关乎千万交通参与者安全的问题,创新重要,但安全可靠更重要。


▲2.5L动力不够用?我建议你试试再说



属于键盘控的2.4T缺席

动力方面采用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9马力(124千瓦),峰值扭矩为252牛·米。由原来的多点式燃油喷射改为现在的缸内直喷,并且优化了压缩比,由原来的10.3调整到现在的12.0。动力上升的同时理论油耗也随之降低。“马儿快点跑,马儿少吃草”不是梦。关于动力,很多粉丝抱怨2.4T没有引入。怎么说呢,这有点儿像当年的BRZ,引入之前万众期待,真摆到展厅里键盘侠们都不见了。多少人真能为2.4T价格买单,我觉得还是未知数。



▲水平对置发动机对车辆操控的影响



另外,新一代的动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真的不够用吗?我是没有这种感受,TA和电动车那种“傻快”不一样,但也绝不像有些车踩下去还得“呆”一秒才有动力反应。新一代这套动力系统有一种“前润后刚”的感受。无论是拥堵市区还是快速路上都很舒服,对是舒服,不是狂野。我猜想这种动力表现也许和车主心态相近,已经过了声嘶力竭证明自己的年纪(这个价格买BBA确实更有面子)。也许相比别人的目光“更懂车”的车主更在乎自己内心风轻云淡的感受。


: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再聊一下的市场前景。不得不说,这届来得太晚了。的上一个热销周期大概在2010-2013年左右,当时是体系中绝对主力,当然现在也是如此。这一代最有愿望换的用户在开了几年之后想要换车时发现从换成上一代有点儿鸡肋。这导致坚实的基本盘在2021年新上市前可能都换了BBA。而在2013年之后,受制于产品线和政策等多种因素,整体销量不断下滑。即便有了XV车型,品牌内换购的基盘也在缩水。不过好消息是至少从数据上看在中国市场销量已经触底,2018年2.48万辆、2019年2.5万辆、2020年疫情阴霾下也卖出2.5万辆。业界普遍认为的产品和品牌还是可以在这个位置上支撑。相比北美市场的呼风唤雨,中国的日子实在一言难尽。


▲近十年几乎每年都能斩获IIHS TOP SAFETY PICK+奖项



IIHS和《Consumer Reports》(美国消费者报告)多年蝉联安全可靠安全榜单也并没有让成为中国市场的宠儿。相对新势力突飞猛进的市值和频频爆出的安全质量问题,似乎走到了风口的反面——产品可靠销量不行。不过这个不行仅仅针对中国市场,北美这几年每年都突破百万辆。


2021,大概率继续和爱TA的人惺惺相惜,而在路人眼中还是没什么存在感。其实无论作为泛汽车行业工作者还是普通消费者,我都希望这种坚定、执着、小而美的企业会得到更多人肯定。

最后,给想选的朋友一个建议。不用等,本身不是沃尔沃凯迪拉克那样表面溢价特别高的品牌,上市不久的也很难给出多少优惠。尤其在全球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等优惠怕是得一阵子。早订早提车,早开早享受。能带给你的感受,和市面上那些“庸脂俗粉”绝对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深受男性车友爱戴的原因之一吧。

标签: 傲虎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