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1上海国际车展-最全分析总结

202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于4月19-28日举行,经历了2020年疫情肆虐过后的汽车市场迎来了2021年一季度的“报复性”爆发:

1、2021年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5.2万辆和64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5.6%;

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95.5万辆和50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3.1%和75.1%;

2、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7.9万辆和6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2%和68.1%;

3、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冲破50万辆,分别达到了53.3万辆和5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0%和280%。

在一季度的高歌猛进中, 拥抱变化 成为了今年上海车展各车企作出的统一反应,多数车企都在谈论新能源、拥抱国内消费者所喜爱的 智能化,直面 自动驾驶,以往的以品牌和产品营销为核心的套路,也逐步转向了“用户营销”。

可以说2021年的上海车展的“变”是汽车行业不变的话题。

一、上海车展之商用车。

与往届车展相比,此次商用车参展企业有所减少,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江淮等主流商用车集体缺席,不过在低碳节能和客户群体年轻化大背景下,参加本次车展的商用车也呈现出了电动化、驾乘乘用化、智能化、轻量化和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一)参展规模小、产品单一。

1、前来参展的商用车品牌少。本次车展共展出20多辆商用车产品(不含皮卡),卡车和客车各占一半,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平分秋色,主要是以地产上汽品牌和商用车头部福田汽车为主,还有一些混杂在乘用车展台的皮卡车型,诸如长城皮卡、五菱皮卡和郑州日产等。

2、产品单一,卡车为主。本次来参展的车型主要有福田的轻卡、中卡、重卡、卡车专用车,以及图雅诺车型。作为东道主的上汽集团,本次车展携旗下上汽大通MAXUS、南京依维柯、跃进、红岩、上柴动力、上菲红,共同组成上汽商用车展台,车型包括11款各类重卡、轻卡、轻客以及各种专用车型。

(二)“六化”发展趋势。

1、电动化。

(1)上汽大通MAXUS参展车型是适合城市快递物流的纯电动的EV90和EV30。

上汽大通MAXUS EV90分为营运和非营运两大版本,并细分为多种座位布局和两种不同轴距,分别搭载51.5kWh、72kWh和88.55kWh磷酸铁锂电池,续航

里程215-380公里,市场指导价27.9万。

(2)上汽大通MAXUS EV30是一款主打配送的物流车型。该车小巧灵活的车身更加适合通行,优化的大空间及对开门式设计,也更加便于货物装载。41.86kWh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可为车辆提供300公里的续航能力,市场指导价12.8万元。

(3)纯电动厢式运输车采用宁德时代78kWh磷酸铁锂电池,搭配一台峰值扭矩为10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该车匀速工况续航能力为355km,在直流快充模式下,仅需45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至100%,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4)上汽红岩杰狮H6 5G智能纯电动重卡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2、驾乘乘用化

本次参加车展的微面、轻客和卡车,内饰、中控和很多细节都倾向于乘用车化,目的是为了迎合年轻化的客户群体对驾乘舒适性的需求以及摆脱纯粹工具车的定位,也是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3、智能化

为更加切合商用车使用场景,智能化配置成为了商用车追求的趋势。上汽红岩红岩杰狮H6“5G+L4”智能纯电动重卡、H6 6X4智能重卡亮相。

(1)H6“5G+L4”智能纯电动重卡,是以H6平台为基础,通过全方位调研客户真实使用场景,集合了上汽集团优势资源打造而出。该车通过搭载上汽全自主开发的L4级智能驾驶和智慧座舱解决方案,并采用宁德时代282Kw·h动力电池及重卡行业最快的换电技术, 3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将自动驾驶、新能源、智能网联、Ai等前沿科技融为一体。这款智能纯电动重卡可全面应用于港口驳运、园区物流、短途干线运输等多种使用场景,为物流运输行业提供更加环保、智能的选择。

(2)H6 6X4智能重卡是全新一代智能重卡红岩H6的代表车型之一。该车采用360环视、爆胎应急装置、胎压监测、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并搭载全新一代H-Pilot蜘蛛智驾系统,包含AEB+ESP+EBS系统的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预警、防碰撞预警、驾驶员疲劳监测等多项前沿科技配置于一身,以全面提升驾驶安全性能。

4、轻量化。

自重一直都是困扰商用车在法规承载量下实际可承载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违规违法超载的根源问题,本次车展上,欧马可S1的轻量化设计给人眼前一亮,或许成为商用车轻量化设计的模板。

该车在车架、传动轴等部件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悬架上更是采用了复合材料的“聚氨酯基体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板簧”板簧。一系列新材料的应用,使得该车二类底盘自重仅有1.8吨,现场可视化的地磅场景使人信服。

5、自动档化。自动挡车型在中卡和重卡上得到应用。

(1)欧航Rpro超级中卡AMT自动挡全系产品正式发布,搭载专属定制的康明斯F4.5国六发动机及采埃孚AMT变速箱组成的最新一代X超级动力链,功率大幅提升。标志着汽车将成熟的自动挡产品延伸到中卡领域,从而为中长途运输的卡车司机带来更优之选,为解决中长途物流运输行业痛点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2)作为福田戴姆勒汽车旗下的当红产品,欧曼EST 4X2自动挡牵引车的亮相也备受关注。该车搭载580马力的康明斯X13国六发动机,具有低速大扭矩优势,额定功率达到426kw,最大扭矩为2600N·m,并通过匹配采埃孚自动变速箱,动力强劲、油耗更低、且换挡逻辑更优。其还通过采用1200L双油箱,实现超长续航能力,以帮助客户提升运输效率。

5、定制化

定制化是商用车“变形金刚”属性的体现,通过定制改款,在商用车平台上可以衍生出众多高价值的专用车型。上海车展也成为了先进新车型、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平台发布的舞台。

(1)南京依维柯智慧定制平台。

作为一种轻型多用途的商用车,依维柯智慧定制平台是一个面向广大用户开放的全新经营模式。依维柯欧胜底盘的通配性很强,可以轻松变形成客车或者货车,与普通的专用车不同,依维柯智慧定制平台更强调定制。依维柯欧胜采用的是有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承载力是有保障的。除了纯电动版本,依维柯智慧定制平台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其它燃料和长度的车型。柴油版的欧胜搭载的是国六排放的发动机和5速手动或者8速自动变速箱。

(2)福田冷链定制,“福冷仙”+“蚁象”打造双重保障。

奥铃推出了专为冷链运输定制的北极熊国六冷藏车。该车根据冷链运输工况需求,对车辆的底盘、车厢、冷机以及智能化模块均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能够有效解决冷链运输环节货损过多等痛点问题。

福冷仙”是奥铃基于冷链用户大数据,对6大冷链物流场景和17种工况进行深度研究,将底盘、冷箱、冷机和智能化模块进行一体化集成式技术革新,依托PDIC动力集成创新中心和X实验室,打造的业内第一个模块化、高智能和一体化的冷链技术平台。

此外,奥铃“蚁象”技术也是奥铃专为冷链车型研发,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最新技术充分融合打造出的超轻底盘,可做到比同类产品轻3%,帮助车辆实现轻量化+高承载的运输任务,助力用户降本增效。


二、上海车展之乘用车。

作为国际A级车展,以乘用车为主的上海车展聚集了全球主要汽车品牌,今年的车展的“变”主题在乘用车领域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一)自主品牌。

1、造车新势力品牌。

(1)马太效应明显。回首五年前的汽车市场,在资本的裹挟下,近百家的造车新势力你家唱罢我登台,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场景,但在无情的市场删选和政策制约下,到如今能够结出果实的就只剩下了三两家。蔚来、小鹏和理想,毫无疑问是造车新势力中相对活着的,形成了造车新势力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恒大的恒驰汽车仍然在预热,尚未量产销售,预知后事,还得观察。

(2)冲破重围。

面对特斯拉这条鲶鱼在中国市场上的绞杀,在本次车展上,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造车新势力们集体冲破重围的阵势。蔚来推出续航700-1000公里的轿跑ET7,售价44.8-52.6万;小鹏推出新款上市车型P5,据报道三天之内订单就突破万台。

2、传统造车品牌。

(1)新品牌高端化发展;

本次车展,长城汽车发布将坦克定位其旗下第五个独立品牌,旗下的智己汽车吉利旗下的极氪品牌、北汽的极狐品牌和恒驰汽车等,均选择了新能源汽车且向高端发展的路线。

(2)没有新能源的品牌不叫汽车品牌;

在自主品牌展台,全部都有各自的新能源车型展出,主要是以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上汽、广汽、一汽、北汽以及二汽为代表的汽车品牌全部用新能源汽车诠释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战略蓬勃发展;

(3)智能化。

作为汽车发展“新四化”的其中一极,智能化在自主品牌各新车型上的应用层出不穷,智慧座舱、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等无不印证着自主品牌智能化汽车未来发展巨大的潜力。

(4)流量化。

与往届车展相比,自主品牌展台再也不是“门可罗雀”的冷清场景。本次车展上,自主品牌们凭借新颖网络传播、定位精准的品牌形象和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了足够的目光,让众多媒体、观众和客户都对自主品牌的品牌发展和产品点赞无数。

(5)用户营销、

当前的行业发展,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增量市场的竞品转化为存量市场的竞争,引导存量客户升级产品成为了各品牌重点营销的方向。在本次车展上,各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车型和现场表达的营销诉求无不诠释了其全力竞争存量市场的举措,“用户营销”也成了后疫情时代、新形势下工作重心。

(二)合资品牌。

1、追赶新能源。

以全球车企集团来看,日系车企在新能源产品上的投放速度已经全面落后于德系车企,欧洲其他品牌(车企)比日系更好,但是电动产品却并不全球化,美国车企和韩国车企那边虽然准备充分,可是真正上量却似乎还要多等两年。只有中国车企这边一枝独秀,随便找出一家自主车企,其新能源阵容都能碾压除大众以外的全球车企。

2、抱残守缺,处境尴尬。

从车展现场看,德美系和日系展台上的展车仍然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甚至在车展现场唯一没有新能源车型的品牌是斯巴鲁,这当然是其仗着过去百年的先进汽车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但今时不如往日,汽车行业电动化技术路线并不是线性过渡,而是跳跃升级的,合资品牌们再不迎头赶上,后果将如今日的韩系品牌一样,处境尴尬。

三、上海车展趋势发展总结。

(一)汽车行业新能源化势不可挡,顺者昌、逆者亡;

(二)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迭代发展,将助力汽车行业腾飞;

(三)以客户(年龄、消费能力和爱好)群体区分,品牌和车型定位更加明确;

(四)商用车新能源化、驾乘乘用化、智能化、轻量化和定制化是发展趋势,让生产工具也有情感的温度;

(五)增量市场竞争转向存量市场竞争,用户营销是竞争成败的根本;

标签: 车展 总结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