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产起亚嘉华用进口车壳?恐怕不会太便宜,也别等骨折价了

昨天网络上流传出一张图片,原文描述仅有“嘉华进口车壳”几个字,拍摄地点也没提 ,但毫无疑问,国产 的生产地只能是东风悦达起亚盐城工厂呀!而且联想到将于8/9月上市的传闻,这个时间节点SOP(开始量产)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VAN哥想说的是,这玩意儿的准确说法是侧围外板,一包里大概有20片吧,它与侧围内版组成侧围总成,然后与地板、顶盖、机舱、四门两盖之类总成焊接在一起,这才是各位口中的完整“车壳”。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咱们接着往下看。

这事儿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为如今合资车用进口冲压件已经很不常见了(早年间用KD件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造不出来),毕竟这玩意儿真没啥技术含量,工厂里的冲压车间就是干这个的,全自动化,duang duang duang几分钟就冲出一个。


当然,万吨冲压机挺贵,但都是现成的,换上不同模具/夹具就能压出各种部件。新增的成本主要来自新模具,又叫开模,因为这玩意儿是从头到尾的一整片,是车体覆盖件里面积最大的,关键还有复杂的造型线,加工难度MAX。

顺便说一下,车企自己造不了冲压模具,都是委托专业机构完成的,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跟面积和造型复杂程度成正比。以新这款中大型MPV的侧围外板为例,线条倒是比较简洁,可架不住它面积大呀,成本得比轿车高一大截。


所以,开模也是制造业门槛高的体现之一。比如说开模费用是1个亿,如果计划造10万件,摊到每件上的折旧成本就是1000元;但如果只打算造1000件,单件折旧成本就暴增到10万元啦……所以如果规模(市场)不够大,根本玩不起!

一个活生生的栗子就是轻客行业流行的各种山寨海狮和凌特。这些车的样子一模一样,你不看商标根本猜不出是那家造的,因为他们的外壳都是从同一个外部供应商采购的,换个前脸、塞进自家内装和动力传动系统就完了。

既然自己没那个底气,这种外采方式反而能用低得多的成本(和低门槛)启动项目,先把事儿给干了再说,万一火了呢……


回到开头那张照片,它揭示了两种可能性:

1.DYK(悦达)的新冲压模具还没到位,只能先用进口件顶上,将来一步步国产化;

2.内部预期销量不高,成本控制部门核算后,觉得本地化生产回本太难,不如先从韩国采购部分成品,成本更低、经营风险更小。


第一种可能性不高,因为一款车型的国产化通常提前两三年就开始了,任何“来不及”都有背后的隐藏原因。反正从十几年前老的国产失败经验和当前品牌面临的困难来看,VAN哥这个曾经的老车主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更高。


如果不幸被言中,也就坐实了DYK内部对新的预期销量比较悲观,撑死了1-2万台/年(大约是别克GL8一个月的销量)。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既然量上不去,薄利多销路线怕是行不通了,不如硬着头皮提高单价、追求单车利润,卖一台赚一台(或者是少亏一台)的钱。

其实之前已有内线透露,新的起步价会定在25万,从产品力来看真不高,但仍然超出了许多人对一台韩国车的预期。而VAN哥之前那一大堆分析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价格应该非常接近将来的厂商指导价。而且等着抄底占便宜这种事儿就别想了——既然产量小,销售端就没啥压力,所以经销商那边完全没必要大幅促销优惠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国产版从3.5V6改成2.0T发动机,卖25-30万,你能接受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