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野马Mach-E和特斯拉Model Y之间的“美国内战”

作者:起帆同学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说实话,我一直不看好福特Mustang Mach-E,因为他“出道”的实在太晚,而且还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大乱斗”阶段的中国市场,生机渺茫。即使它在美国卖的很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美国除了特斯拉,就没有第二家大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加之美国人对汽车的情怀,3月Mach-E 在美国销量超过4000 台,可是在国内,缺少这样的生存环境。而且长安这几年在国内的销量是有目共睹的“惨淡”。在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前抢先上市,在公布售价的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这个车有戏!原因无他,这个售价让人心动!同时,在所有买车人面前,立马蹦出了一道单选题:你到底是会买Model Y呢还是买? (请把选项和原因写在评论区)

A: 特斯拉Model Y

B: 福特Mustang Mach-E

当然,有钱人是不需要做选择题的!没钱的我,今天就来聊聊这场一触即发的“红蓝”大战!



贴身肉搏价格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所有上市的新能源汽车,都喜欢压着出来“游一趟街”,这从侧面也证明了的江湖地位。作为”晚辈“的售价,简直就是和贴身肉搏,26.5万-37.99万元 的定价,向下拳打售价26.57-33.99万元的Model 3,往上脚踢售价34.79-37.79万元的,定价策略不可谓不精准。这波”致敬杀“纵横裨益,不可谓不用心,为了更加直观的对比,请看下图:

最低售价甚至比Model 3还便宜700,最高售价仅比贵2000元。Mach-E对比,甚至蔚来的ES6、EC6虽然车身尺寸上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势,轴距却是最大的,但Mach-E车头较长,内部空间应该和不相上下。而目前的售价,是因芯片涨价,提价8000元后的价格,所以Mach-E对比的价格优势明显,相较于的ES6、EC6优势更加突出。价格战方面,Mach-E先下一城。




狭路相逢遭遇战

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国”新老军阀“的产品实力究竟如何呢?作为Mustang品牌的首款电车,Mach-E收起了狂躁且富有攻击性的菱角线条,变得更加玲珑婀娜。但整体造型设计延续了美式肌肉跑车的运动基因,独特鲨鱼鼻前脸,采用封闭式熏黑多边形格栅设计,两侧三段式LED日行灯,配合尾部经典的三柱型尾灯,交相辉映。从标志的腰线和尾灯能看出,他还是一辆

的外观,则采用“简约”的造型设计,全封闭的前脸,车身没有多余的线条,但是因为采用了的轿车底盘,而这种轿车的SUV化设计风格,导致底盘较低,车身较高,显得不够协调。这也是我一直觉得没有好看的重要原因。


内饰方面,Mach-E并没有过多延续的运动风格,而是突出科技感,进入驾驶舱后,首先会被15.5寸的大屏所吸引,大屏下部带有“魔术”悬浮钮,操作起来比纯大屏更加方便,符合“软件定义汽车“的原则。为了方便用户看星星,虽然采用全景玻璃天幕设计,但可以阻隔99%的紫外线。并配备B&O音响,为驾驶者带环绕立体的听觉享受。全车采用大量的软包,烘托出内饰的豪华感,较其他车型,进步明显。但距离奔驰的内饰,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内饰和外观一样,均采用“简约”的内饰风格。并且引领所有跟随者,在内饰设计“性冷淡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内饰靠一条贯穿式的仿木板提升品味,其他地方多为硬质塑料覆盖。坐在车内,丝毫感觉不出是这是一台价值30万的车。

性能方面Mach-E 采用特全球首个高性能纯电动平台 Global Electric,由全球性能车团队进行底盘调教,也就是燃油版 Ford 和 Ford GT 的原班人马,GT版本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最大输出功率359kW,百公里加速3.5秒,50:50前后载荷比,铝合金轮辋、全铝前制动卡钳、全铝前后转向节与全铝前悬下控制臂,簧下减重15公斤,全面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平台与通用,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功率 317 kW,百公里加速5.1 秒。车辆重心上移,支撑性和循迹能力依然很稳健,动力输出相对柔和,方向盘阻尼设定甚至比液压助力的车型还要沉,配合细腻的转向比设定,只要轻动方向盘,车头马上做出响应。整体操控相较于有所提升。

智能化方面,Mach-E 搭载Co-Pilot 360系统,配备 6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前 ADAS 摄像头采用 Mobileye Q4芯片,基础运算芯片为英飞凌的 Aurix。该套智能化方案没有激光雷达,也没有4D毫米波雷达,而且Mobileye Q4也略显落后。

在前部、侧面、尾部有摄像头,实现360°视野,前置雷达可探测160m外的障碍物,全车安装了12个超声波传感器,降低碰撞风险,并可以实现自动泊车。目前标配紧急制动、碰撞预警和盲点监测等功能。未来,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可通过OTA升级,实现几乎任何场景下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这一局,外观方面,各花入各眼;内饰方面Mach-E 较更具豪华感;操控方面则是 的看家本领;智能化方面则优势明显。综合分析,此局,两款车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烽烟四起口水战

此环节特别声明:之前我写的文章预测五菱宏光MINI马卡龙涨价5000元,在公布售价前,很多网友留言说我是水军,帮着五菱先提高售价,最终上市的时候再降那么一点点,可五菱宏光马卡龙上市后的确涨价5000元!为了证明我不是的充值“工具人”,我特意搜了Mach-E和的“黑历史”,方便各位客观评价两款车。


前一段美国宣布召回已交付2021年野马Mach-E。虽然只涉及75个用户,但是召回的原因竟然是副车架螺栓没有拧紧。这是要闹哪样?是拖欠工人工资了吗?如果说这个只是态度问题,在Mach-E国内上市前一天,又爆出国外交付的Mach-E连接充电器过夜之后,12V蓄电池出现低电压状态,车辆会处于深度睡眠模式,导致车辆无法使用。这就是车辆技术问题了!在国内这种操作太正常了。尤其在自己家充电桩上,晚上回家后,把车充上电就去睡觉了,难不成还需要定个闹铃,等充电完成后,把电枪拔了吗?

这显然和车辆自身12V电池的充电方式有关。燃油车发动机运转时,发电机会为蓄电池充电。但是在Mach-E中,则是高压动力电池为12伏的电池充电。所以当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源管理系统不允许此时为12V电池充电。如果是一直连着充电桩,则会导致12V电池始终无法充电,而 12V电池在充电时也耗尽电量,最终无法启动车辆。我倒是觉得这不是啥大事儿,毕竟国内老年代步车都能解决的问题,百年也不在话下,关键还是要端正态度,只想说一句“你可长点心吧”!


的3月份的销量羡煞各路友商,但根据投诉平台的信息显示,3月投诉量也急剧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低频共振所产生的噪音问题。据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无论速度快慢,车内都会有明显的嗡嗡声,同时,还伴有严重的压迫感和耳鸣感。每隔3、4秒就会出现一次。不仅让人有耳鸣耳痛的感觉,甚至头晕,严重威胁安全驾驶。


然而的“烦恼”远不止这些,自2020年起,深陷各种“失控门”、“自燃门”、“刹车门”、“隐私门”、“监管门”...维权事件层出不穷,前不久还被新华社点名批评。对于接踵而来的问题,并没有引起的关注,3月24日,官方却宣布将国产版价格上涨8000元。

这一局,Mach-E 和半斤对八两,一个是刚上市不久,就出现召回事件。另一个是销量猛增,投诉维权不断。但我想说的是,用户安全无小事,还是奉劝两家车企,且行且珍惜!!!



战役总结:

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吉姆·法利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对Mach-E 寄予厚望!毕竟作为集团“电气化”转型的首款战略车型,使命可谓巨大。这从上面和对比中,无论从价格、造型、内饰、性能上Mach-E都都可以看出的良苦用心!

但在中国国内,Mach-E采用直营的方式进行销售,放弃了原有庞大的长安燃油车销售网络,虽然保持了的品牌调性,但也严重制约了销售的触达能力。另外,为了缓解初期的充电桩“真空期”,长安签署合作协议,Mach-E需要借助的充电网络,为车辆补电。由于销售和服务能力的短板,也会大大限制Mach-E短期内的销量突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其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健全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及业内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仍旧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红蓝”大战“新旧军阀”的角力才刚刚开始拉开序幕,最终鹿死谁手,各位看官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