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冬考春考全是续航老大 它到底是纸老虎还是真实力

近日,某新能源汽车媒体再次针对市面上较为主流的纯电动汽车进行了一次春季续航大测试,在平均气温约为25摄氏度的条件下,NEDC纯电续航为550公里的几何C车型不仅再次折桂,而且还跑出了超过其自身综合续航30多公里的测试表现,这在众多测试车型中属于独一份,而且在去年冬季的续航比赛中,续航冠军车型也是。因此,通过这几次测试也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出的真续航本质。

在2020年8月,新能源情报分析网通过适配的新状态电驱动系统、高电压(镍55)电池技术以及温控系统、热泵空调系统可以判定,是一款以动力电池安全性、综合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和冬季用车低能耗的优秀电动汽车。

1、首次搭载在几何C上的“三合一”电驱动技术(高效率):

此次在续航测试中的实测平均能耗仅为12.07度电/百公里,这对于一款纯电跨界SUV车型来说是非常亮眼的电耗数据,这首先要归功于搭载的全新“三合一”电驱动技术。

采用“三合一”高效电驱动系统中电机和减速器采用同一个壳体,相对传统电驱, 体积大幅减小20%,传输效率更高。同时换装的全新“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与高压充放电控制系统的结构都尽可能的进行了集成化,无论散热管路的长度、阀体的数量,电子水泵的电耗,还是高压线缆的重量与发热量,都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增加整体可靠性和电耗经济性。

2、基于热泵空调的整车层面热管理控制策略(低能耗):

NEDC续航550公里的,动力电池装载电量为70度电,与ITCS 3.0电池液冷温控管理系统配合,电池单体温差控制在±2℃以内,使电池温度始终处于最佳温度范围

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关联的高温散热的“冷量”,低温预热的“热量”的来源,确是首次集成的双向热泵空调系统。热泵顾名思义就把外界的低温热量搬运到相对高温的车内,跟家里冰箱把内部的热量搬到外面的工作原理有些相似。简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利用蒸发吸热原理造成局部低温区域,将这部分低温吹入车内。这也是本次即使面对环境平均25摄氏度的气温,测试过程中一直开启车内空调也能保证真实纯电续航的关键因素。

3、首次搭载在几何C的SEM智能能量管理技术(高精准):

独有的一个技术特点,就是基于全场景、全工况、全温度系统级动态能效控制算法,做到精准用电能耗控制的SEM智能能量管理技术。SEM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可以理解为基于整车控制系统(VCU)与电池控制系统(BMS)联合对驾驶员习惯、充电模式、空调负载等多种参数进行动态标定的控制策略,不仅仅提升续航算法的精度,还具备通过长期检测整车状态后通过优化控制提升续航的能力。

作为整车电耗输出/回收效率提升的重要环节,配置了1套iBooster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与带有ESP功能的ABS阀体配合,不仅优化制动曲线,更将制动力转化成电量回收至动力电池存储。在使用博世iBooster能量回收系统后,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接近100%,行驶过程中约30%续航来自于能量回收,从而达到保证纯电续航的效果。

4、兼顾安全和续航的镍55电池是动力电池系统的保障(安全性):

以上几点主要是在控制优秀电耗水平上面体现出的技术实力,但是车辆纯电续航想要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出现需求,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升级才是关键。

特别是的动力电池系统参数很容易让人忽略一些细节。作为此次续航测试的NEDC550公里版本的,动力电池容量为70度电。但是关键点来了,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183.23Wh/kg,这对于没有采用811电池配方的三元锂电池简直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数据表现,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大家对811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谈虎色变”时,已经通过采用大电芯模组技术和高电压(镍55)电池技术达到了提升动力电池总成能量密度的目标。特别镍55是一种“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配比能够更加科学安全,不仅能在提升安全性的基础上,还能做到提升能量密度且降低生产成本。

适配的高电压电池技术实际上就是被称为高电压(镍55)电池技术。由于镍55电池的电极材料密度更高,在更高的电压环境与特殊的电解液匹配,可以进行频繁的大功率充放电。也正是单晶材料内部没有晶界的存在,在多次循环后几乎无粉碎现象出现,对于三元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提升明显,也因此,即便镍55电芯在持续充放电过程中被针刺穿也仅仅是发烟、发热而不会起火燃烧。

上图为电动汽车在进行60千瓦直流充电测试中,桩端显示的电芯电压最高可以承受4.33伏、在动力电池SOC值81%时,实际电芯电压最高达到4.12伏。

截止2021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主流电动汽车,电芯允许的充电电压很少能够突破4.2伏、电芯充电电压也几乎维持在3.2-3.8伏。

可以承受超过4.3伏充电电压的镍55电池系统的引入,使得在使用技术成熟、成本突出的380伏电池平台同时,保持更高的充电效率和整车使用安全性。

当然,在节能方面还运用了低风阻、低滑阻、轻量化等技术,有效降低整车能耗。特别是运用10项空气动力学设计,包括主动式进气格栅、格栅两侧的扰流气帘等,成就0.273超低风阻,领先于同级车型。另外,大幅利用轻量化材料,整车累计减重50公斤,更轻车身带来更低能耗,这都是本次测试对比中平均电耗能够表现出色的重要因素。

笔者有话说:

几何汽车发展到如今出色的技术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离不开其每推出一款新车,都要进行部分性能的提升,这样既能保证新车型拥有上一代车型的可靠性,又对三电核心技术的精准控制层面起到了进化作用。

作为首款纯电SUV,也承载着向纯电SUV市场C位进击的重要使命。凭借真续航、真保值、真安全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同级续航最真实、保值率最高、使用成本最低、品质最可靠、品牌最值得信赖的纯电SUV,给纯电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出行体验。

同时,笔者有理由相信,在后续几何的车型中将会搭载更为先进的三电核心技术,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务实的用车体验。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标签: 续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