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三国鼎立”的造车格局,谁掌握了未来智能汽车时代“密码”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汽车行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燃油车注定退出历史舞台,电动车即将成为主流。更为重要的是,电动化降低了造车门槛,智能化、网联化则成为重塑汽车行业的竞争要素,因此,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变的更加多维。

近日,继小米即将造车的新闻传的沸沸扬扬之后,3月24日,百度CEO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的首款车型将集成百度最先进自动驾驶技术和AI能力,预计最迟于2024年推出市场。

很明显,面对未来的智能汽车时代,汽车圈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汽车企业的竞争。如今,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三方势力已经齐聚汽车圈,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电动化基础上,各方对于抢占智能汽车高地的想法都越发坚决、彻底。

说起来,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兴起超过10年,但真正炒火这个概念的是近几年强势崛起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

最开始,造车新势力凭借几张PPT就将造车这门复杂的工业产业说的煞有介事。逐渐地,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同时销量回暖;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新能源板块的估值,股价、销量一路看涨,成功“造神”。现在已经再难有人能说他们是“骗子”了。

就目前来看,造车新势力无论是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以及核心技术自研的程度上均处于领先水平。在整车架构、芯片与软件系统方面实现了全栈自研,整体能力与传统车企形成了代际及差异。而且,通过“自研芯片-自研软件平台-造车”的商业模式,实现了自动驾驶的数据闭环,最低成本的实现自动驾驶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最优。

们紧随其后,自主研发决心非常坚定,无论资金还是人才投入都保持了高投入。有数据统计,2018年至今小鹏、、理想累计研发费用分别达到45亿、180亿及27亿元。

就自动驾驶来说,小鹏整车分为5个域,目前可以实现整车OTA,域控制器方面与英伟达和德赛西威合作研发,感知、决策、部分执行等深度学习的算法,完全由小鹏自研的;自动驾驶域与座舱域已经实现域控制器控制,并自研了中央网关负责云端通讯以及网联的工作,其他车身控制与动力域则采用分布式架构。另外,小鹏等新势力对比的优势在于数据更加本土化,算法训练更加贴近中国人驾驶习惯。

造车新势力的另一点优势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后续提供的软件服务以及对于消费者诉求的响应成为核心竞争力。这方面,、小鹏的优势更加明显,传统车企主要采用4S店的销售模式,不直接接触购车者。新势力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APP、体验店社群等直接接触用户需求,通过核心用户的运营和活跃提升品牌影响力。对于用户的反馈的问题和需求也能通过OTA的方式及时修复与响应。

尽管有预测认为,与造车新势力凭借数据闭环的核心壁垒,自动驾驶体验将不断优化,成为第一梯队,但传统车企仍不容小觑。

仅看大众便可知道。在3月15日电池日,一个涵盖硬件、软件、电池和充电,以及出行服务四大方面的平台化战略推出之后,的股价出现了暴涨,截止3月22日欧股收盘,汽车报收237欧元,涨幅高达7%。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企业有没有价值资本市场最先知道。

这便是传统巨头的实力。他们在资金、规模效益、品牌协同、渠道以及供应链体系等方面有着足够的优势,或许现在囿于大象转身的艰难,但在有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方面的布局都没有落下。

现阶段,各大车企通过自身设立智能化子公司、部门或投资相关领域以布局汽车智能化领域,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电子电气架构的规划上,ID.3电子电气架构全车身分三个域、宝马自研车载中央处理器,全车分为三个域;奔驰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新一代AI架构。目前的问题在于,这些规划较为激进,而且需要时间落地。

自主品牌则多与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就自动驾驶来说,长安和上汽相对领先,长安前期已有积累,上汽由于早期与通用的合作,在荣威这款车型也有一些应用;其次是、广汽、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除了购买供应商方案之外,也规划自主研发一些差异化的L2级别功能。

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或许将是一个变数。华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从最初的“不造车”到现在“不造整车”,华为想要参与“造车”的心越来越迫切。

之前水滴汽车也在《恒大腾讯联手,恒大想不想造车不知道,但腾讯可能是真的想》一文中提到过,随着汽车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终端,逐步转变为一个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续迭代升级的移动电子终端,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非主机厂开始参与到造车这件事中。

可以说,未来智能汽车的前景有多光明,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的野心就有多大。

李彦宏自信的向媒体表示:“集度有信心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智能汽车。”探究原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工程师红利,是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无人可匹的优势。

百度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最早、积累最深的互联网巨头。硬件方面,百度自研有用于自动驾驶的AI芯片昆仑以及与欣博电子合作研发用于座舱的语音芯片鸿鹄;软件与数据方面,百度在精准地图、无人驾驶数据、底层算法具有深厚的优势,后续还将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并且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

华为则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2020年10月,华为正式发布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华为已经与超过20多个汽车厂家达成了华HiCar的合作,超过150 款以上车型,并计划在2021年预装超过500万辆车。

有分析认为,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不断推进,百度及华为将成为智能手机届的安卓平台,为软件能力较弱的传统车企提供一个低门槛的开发工具甚至是解决方案。而围绕百度、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也将会形成车企生态圈。

小结

随着电动化持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生态逐步成熟,软件与服务将会成为车企主要差异化领域,而闭环模式可以帮助车企自动驾驶能力的快速升级,将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于所有入局者而言,补强优势、解决劣势,就能够在变革中掌握主动权。

文/李丽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