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敢于打脸特斯拉,上汽R-TECH凭什么?

上汽R这场“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明显是奔着秒掉特斯拉来的。

在介绍六重感知时,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自然地吐槽到,“我们的摄像头和雷达一定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更不会对幽暗狭长的隧道束手无策”。

在介绍补能环节时,杨晓东也强调与友商拒绝换电路线不同,上汽R将从可充、可换、可升级、可互充等多个智能能源补给维度着手,去消除用户焦虑。

毋庸置疑,两段话都在影射。疯狂Diss,上汽R-TECH凭什么?

R-TECH是上汽R发布的全新技术品牌,历时5年研发,总投入超200亿元,用以下这句话就可以概括其核心特点:“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

怎么实现这9个“可”?

在智能驾驶层面,上汽R采用了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PP-CEM。传统的行业选手们大多在激光或视觉感知系统中探索,而上汽R的PP-CEM为了解决雾霾、大雪天气对激光雷达的干扰,以及视觉感知无法解决的横向白色货车认知等问题,开创性地采用了“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

哪六种?首先,上汽R将全球首发量产Luminar激光雷达。相较于常规的激光雷达,Luminar激光雷达能生成最精细的三维立体点云信息,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nm光源(905nm波长激光雷达价格更低,但高功率运行时会对人眼有损伤),探测距离高达到500米,超300线,是目前业内最顶尖的水平了。

目前只有上汽R采用了Luminar激光雷达,背后也下了血本——上汽R把激光雷达设计在了车顶,避免碰撞损失的同时也会拥有更广阔的探测视野。

其次,为了解决激光雷达在极端天气失效的问题,上汽R还将在中国首发PREMIUM 4D成像雷达。相较于常规的3D毫米波雷达,4D成像雷达具备两大优势:在距离、速度、方向角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垂直分辨率”维度,具备普通毫米波雷达没有的测高能力;距离、速度、角度相比上一代毫米波雷达,精度也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而且探测距离超过350米。

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相比,4D成像雷达能在任何条件下工作,甚至是雾、暴雨、漆黑及空气污染等各种恶劣天气和环境条件下也能提供最高可靠性的探测。根据测试,使用PREMIUM 4D成像雷达的车辆可以探测到140米以外的可乐罐。未来,上汽R的产品将搭载两颗PREMIUM 4D成像雷达。

接下来还有常规的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四个维度的感知系统,与前两者组成“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提升上汽R智能驾驶的能力。你可以理解为上汽R把市面上所有最先进的智能驾驶硬件都拿过来了,相比竞品有更多解题思路的同时,也对自身的软件系统有更高的考验,如何让这些智能硬件起到1+1大于2的作用而非相互干扰,机器算法的调教适配能力至关重要。

当然,如此豪华的智能硬件堆砌,势必少不了强大的算力支撑。在芯片应用上,上汽R也财大气粗地联手了英伟达,并将率先量产应用英伟达NVIDIA DRIVE AGX Orin芯片。此前蔚来也曾宣称将在ET7上搭载4枚Orin芯片,整体算力达到1016TOPS,上汽R则宣布会实现500至1000+TOPS的算力。

我的体会是,杨晓东的那句“我们的摄像头和雷达一定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更不会对幽暗狭长的隧道束手无策”,确实是一句充满底气的吐槽。

另一句吐槽“与友商拒绝换电路线不同,上汽R将从可充、可换、可升级、可互充等多个智能能源补给维度着手,去消除用户焦虑”,也有着扎实的底层逻辑支撑。

上汽R正在加速建立“1公里能源补给生态”,力保中心城区的用户在1公里范围之内就能找到R汽车APP接入的公共充电桩。同时,上汽R也将适时引入自动补给机器人,与目前友商的燃油加电车不同,用小体积补电机器人来提供一种更即时、更便捷的加电体验。

另一个重磅的信息是,上汽R也将站队换电模式,落地2分钟快速换电服务,提供车电分离模式,降低拥车门槛,打消用户的续航焦虑与保值焦虑。

作为国家队选手,上汽R敢吐槽的底气还在于整合供应链资源的能力。在发布会最后,杨晓东亮出了包括Luminar、采埃孚、英伟达、腾讯智慧出行、微软、华为、斑马智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京东方、奥动新能源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名单,明确了上汽R的共创者战略联盟——老大哥肩负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众乐乐才能更有力地在临港与外敌厮杀。

最后,这台由R-Aura概念车演变而来的R品牌全新车型ES33,就是上述所有技术手段的集成者。在我看来,ES33绝对是目前为止设计的最有智能电动味道的产品,尤其是尾灯,现场观感十分震撼。

这台车将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这个时间节点仍然给友商留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不过智能硬件可以共享,但在设计差异化上留给友商们的空间的确不多了。就像以前先问世的海外品牌总会吃到时间差的红利、抢占设计原创性的风头,智能电动车还有多少前卫的造型空间可以挖掘,确实得让友商们挠挠脑袋了。

当然,与等竞品相比,更多的难题可能来到了上汽系的另一个纯电高端品牌智己身上。ES33的造型已经非常激进犀利了,再加上诸多新技术的首搭,身处同一个体系内,还有哪些不同的技术和设计方向可以让智己实现差异化的体验?留给智己的牌还有多少?同样是智能电动品牌,如果做不到十足的差异化体验,如何避免集团的内卷、从而实现更高端的定位?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期待,也需要有人给出更多充满想象的答案。

标签: 特斯拉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