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我们该如何衡量一款电动车的安全性能?

当提到一辆燃油车的安全性能时,我们通常会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层面考量,或者是参照各种碰撞测试的结果来判断,而当面对一辆电动车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都会聚焦在电池安全上,这既是电动车安全问题的重灾区,也是留给向电动化转型的汽车产业的新难题。由于电池安全问题过于突出,电动车的车身安全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正是因为有了电池包的加入,电动车的车身安全比燃油车更加重要,它除了要承担其常规的安全防护职责外,还要担起电池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

那么,一辆电动车究竟该如何打造自己的车身安全性能呢?作为目前国内最受关注的新能源车企,蔚来用一次全优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在1月21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发布的最新一期测试成绩中,蔚来EC6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项目上获得全优秀成绩,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更是获得了零缺陷满分的成绩,在豪华车最难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上也获得A(良好),综合成绩为2020年度所有测试车型中最佳。

当然,即便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已经在安全技术上经历了数十年的研发,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通过“拿来主义”就轻松取得“全优”,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是每一个需求可持续发展车企的必修课,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同样如此。

目前,在上海共建立了两所试验中心,其中第一试验中心主要围绕电驱、电池、电控、电动力总成的技术软硬件开发和测试试验展开,而第二试验中心的研发工作则围绕着整车的软硬件实验展开,其中整车安全性能的研发就是第二试验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上海第二试验中心于2016年8月启动建设,试验中心包含24个试验室及工作间,涵盖了整车、整车电子架构集成、三电、电子电气、智能车载软件、自动驾驶、电源管理及充换电设施、售后服务、备件管理及分拨等智能电动汽车全体系的测试及研发业务。

上海的第二试验中心的研发项目很多,有使用九自由度驾驶模拟器测试悬架、测试全铝车身材质特性、测试高低压、整车和零部件级别的电磁干扰等等,当然也包括如何提高车身在碰撞中的安全系数,而这一目标需要试验中心的各个试验室通力合作去达成。

在第二试验中心里,主要对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的正面25% 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车顶强度试验进行了讲解,同时在试验中心内还将参与这三项测试的三辆EC6进行了展示,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在车身安全性能上的一些研发成果。

正面25% 偏置碰撞试验的目的是测试当车辆在64km/h下发生25%偏置碰撞时,车辆能否通过整车结构和约束系统对车内乘客进行保护。从这辆参加碰撞测试的EC6可以看出,整车的结构保持完整,内部乘员舱变形小于优秀限值要求,脚部和腿部没有可见侵入。此次碰撞中,EC6获得了零缺陷满分的成绩,在车身结构变形,乘员头颈、胸部以及下肢伤害,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高压安全等43个细分项的评分中,全部获得满分。

对于正面偏置碰撞,的工程师向我们介绍了车身结构中的一项创新研发——Torque Box。Torque Box是位于发动机舱和乘员舱夹角处的一组支撑结构,采用立体格形设计,类似海边的堤坝提供的立体多维支撑效果,可以有效防止从正侧面到来的撞击,是撞击中保护乘员舱安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实的保障结构。

侧碰试验考察的是当车辆被SUV或皮卡侧面撞击时,确保通过整车结构和约束系统对车内乘客进行保护。

测试中,1.5吨重的碰撞壁障小车以50km/h的速度撞向EC6,门槛梁、车门、B柱成为最主要的受力点,底盘横置的加强横梁可保证乘员与电池在侧碰冲击下的安全,而前后防护枢纽则能够起到侧向支撑的作用,在偏头、尾的侧向碰撞中保证整车安全。

侧碰后,EC6的车身材料和结构保证了乘员的生存空间,同时电池机构没有因碰撞而发生变形。此外,由于电动车电池底置,车身重心更低,可降低碰撞后侧翻的风险。在此次侧碰测试中,EC6同样获得了零缺陷满分的成绩,在车身变形,驾驶员头部保护和头颈、躯干和下肢伤害,乘员头部保护和头颈、躯干和下肢伤害,以及高压安全等19个细分项中,全部获得满分。

顶压试验考察的是当车辆发生翻滚时车身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从而评估对乘客的保护性能。

测试中,EC6的顶部在127mm变形距离内,可以承受103kN的力,即超过10吨的力,这一成绩在2020年的测试车型里表现最好。

为了提升EC6翻滚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对其关键部位比如B柱,上A柱,前顶横梁做了强化设计,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结合先进的连接工艺,比如SPR,FDS,激光焊,结构胶等,使得EC6能够以较小的变形抵抗超过10吨的外力。若车辆发生翻滚,车身结构对乘客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尽管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但对此表示,在车型研发中也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测试才去做这样的工作,而是希望可以尽可能提高驾驶体验以及安全性。对于车辆安全,关注的是全程体验的安全性和安心的感受,在事故之前会尽量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严重程度;在事故中,会通过最好的结构、材料去保护

乘员的安全性以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而在事故之后,会尽可能减少用户等待救援的时间,也会避免事故后的二次事故。

对于新能源汽车,很多人认为其技术门槛要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虽然电动车省去了内燃机和变速箱两大研发重地的投入,这也是许多传统主机厂的技术壁垒所在,但在新能源汽车上同样有很多新出现的技术课题等待着主机厂去攻克,而车身安全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此次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取得的成绩证明了,新势力车企的传统造车工艺同样可以达到顶尖水平,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树立了评价电动车安全性能的标准。

文/王赓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