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碰撞评级G的理想ONE,“兵败”中保研

前言:在中保研这次碰撞摸底大考中,虽然大家都过了60分(G)的及格线,但不能就此认为TA们都是同样的优秀。

1月21日,中保研发布了最新一批车型的碰撞成绩,参与碰撞测试的一共有7款车型,最后在25%偏置碰撞这一项中最终结果为6G1A。相较于2018年第一批12款车型在25%偏置碰撞这一项中仅有3G的成绩表现而言,明显可以感到车辆在安全性上的提升。可以说这些碰撞测试,成功从侧面影响了车企们在设计车身时需要考虑的安全性标准。

虽然有6款车型在25%偏置碰撞成功拿下了G的成绩,但其实这些车型在实际表现中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就好比你和学霸都能过60分的及格线,但这并不能说明你的成绩和学霸是一样的好。在这些车型之中,讨论最多的是两款造车新势力的车型:理想ONE蔚来EC6。按照中保研的碰撞标准,这两款车型碰撞测试成绩一致为G,但从TA们的碰撞视频及图片来看,二者间却有着明显的差距。

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仅从图片来看,的车身变形情况还是比较符合大家对G评级标准的认知:整个门框都几乎没有变形,引擎舱吸收碰撞能量后,驾驶舱没有出现入侵,腿部空间至少剩余两拳以上。

反观,碰撞后A柱处于折弯的边缘,门槛严重变形且折断,引擎舱吸收碰撞能量后,方向盘和中控入侵驾驶舱,腿部侵入较为严重,驾驶员活动空间明显被挤压。明显在对乘员舱侵入量的控制上不如前者。

但中保研却给出了相同的测评结果,难免让人想起之前皓影类似的经历,如今网络上对中保研公正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在肉眼可见在乘员舱侵入量表现差强人意的情况下,中保研仍对乘员舱上部入侵量及乘员舱下部侵入量给予了评级G的成绩,不由让人猜测中保研打出这样的成绩是否符合其测试标准?为此,笔者特意查看了一下中保研对乘员舱侵入量评级的标准。

从标准中可以看到,若转向管柱侵入量超过5cm;A柱上铰链、上仪表板、左下方仪表板侵入量超过7.5cm,则乘员舱上部侵入量拿不到G评级。而A柱下铰链、左侧搁脚板、左侧足板、制动踏板、驻车制动踏板偏移量超过15cm;门槛偏移量超过5cm,乘员舱下部侵入量同样拿不到G的评级。

当然,目前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仅从图片去分析肯定会欠缺严谨性,虽然在碰撞结果的差异表现是实际存在的,但并不能一巴掌全否决,不妨暂且先等等。

有意思的是,面对网络上对碰撞测试的热议,也有部分网友提出,的碰撞图片有被横向压缩过的嫌疑,这其中肯定存有“阴谋论”在作祟。本着“求锤得锤”的务实想法,笔者再次对的25%偏置碰撞视频进行了逐帧推敲,发现在碰撞过程中A柱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弯折现象,此外从图片中车身上的对照物来看,如B柱的标记点,也并未出现压缩失真的痕迹,所以真相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图片没有任何问题。

当网络上为此事争议不休时,这次碰撞事件的当事人理想汽车在做什么呢?TA正在忙着剪视频ING。从理想汽车官方推出的视频来看,展示的都是对自己车辆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剪辑师在车辆A柱变形的前一秒迅速进行切换,至于驾驶室的细节没有任何展示,整段视频看下来,让人由衷感叹的优秀。同时,的这波“神”操作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广大的吃瓜群众:碰撞视频结果还是得以官网完整版为准。

至于说中保研在这次碰撞中扮演的裁判角色,也并未取得过多正面评价,碰撞成绩“大同大异”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中保研的评级不再抱有过多期盼,因为成绩评级有时会失真,目前也唯有碰撞的视频和图片才更值得深究。

欠缺水准的碰撞表现却能得到颇高的评级成绩,这种现象不是第一次出现,相信这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皆大欢喜的结局是我们所向往的,但其实我们更渴望的是没有丝毫掺假的真相,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朝乾夕惕。



标签: 中保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