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UNI-T销量超领克01三倍 01+02+05三不敌一

在吉利突破千万、领克站上月销2万辆之际,长安UNI-T却不声不响地用销量给了一个响亮的耳光。10月销量数据显示,长安UNI-T单车月销量是领克01的三倍之多,比、02、05三款SUV车型加起来还要多一些。被称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旗手,长安高端序列产品UNI-T的热销无疑给了一个“下马威”。

日前,吉利汽车公布10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0月销量达140026辆,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11%,同时成为中国品牌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突破千万大关的汽车企业。

其中,汽车10月实现月销量达21868辆,同比增长约55.78%,环比增长约16.66%,连续七个月获得双增长,月销首次突破2万大关。

其实这份成绩单足以称得上优秀,本不应该对它过多“苛责”,但既然享受了“一哥”的荣誉,也意味着必须要承担最严苛的目光。仔细研究的销量构成,除了销量主力领克03外,其余4款车型均未突破5千辆,比起早早破万的UNI-T,不免有些相形见绌

谈到自主向上,相较早早推出独立品牌的吉利与长城,长安汽车被认为后发选手。

早在2017年11月28日,首款车型01就正式上市,比起今年6月才上市的UNI-T,足足早了两年多。

然而,上市不足半年,长安UNI-T已成为现象级产品。

官方数据显示,上市后UNI-T销量火箭般蹿升,次月便实现销量破万,从7月至今已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

对于一款售价11.39-13.39万元,且终端几乎没有让利优惠,与XR-V、途铠等强势合资竞品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自主产品来说,这个成绩足以用出色来形容。

反观,至今没有任何一款车型可以称之为“爆款”。

梳理各车型销量发现,即使表现最好的和03也远不及UNI-T。其中“高开低走”,上市首月便达到了6012辆的好成绩,2018年还有数月销量突破9000辆,直逼万辆关口,但之后销量便“光速”下滑,如今仅维持在3000辆左右。

开局不佳,上市首月销量仅仅965辆,次月也才4011辆,与上市之初的表现相差甚远,但好在后来销量逐渐攀升,不过最高月销量也只是突破7000辆,今年以来大多维持5000-6000辆左右的水平。

其余3款车型,领克02初期销量较可观,但最高月销量也不足6000辆,之后便同01一样销量“光速”下滑,如今基本维持在2000辆左右;05今年5月上市时首月销量达到2000多辆,最高月销不足5000辆,另外9月刚刚上市的06据悉订单即突破10000辆。

3年5款车型,本该是骄傲的资本,但新车接连推出后,却依然没有形成销量的“叠加效应”,成为难以言说的痛。

合并沃尔沃后,资本运动频繁的吉利总是被拿来与“大众集团”比较,并将旗下三个品牌吉利、分别与集团旗下的斯柯达、奥迪对标,分别定位中低端、高端和豪华车,但要想成为“中国的”,没有销量站上“万辆俱乐部”的主流产品显然是行不通的。

成立三年,在品牌、营销上的成功有目共睹,可以说达到了自主品牌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现实的销量压力面前,也不得不选择低头。

今年9月初,推出了第5款车型,也是第一款小型SUV——06。

作为家族入门级产品,06 的尺寸和价格都是现有产品中最低的,售价区间11.86-13.86万,已经与吉利部分车型价格高度重合。

并且与家族中其他车型不同,06不是来自于CMA架构,而是基于吉利BMA架构平台打造的产品。因此有业内人士质疑,06实为“降级”之作,这是在谋求“以价换量”,与一贯的高端定位相违背。

作为吉利旗下定位高端的子品牌,流淌着的血脉,几乎可以当作半个合资品牌。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品牌还是车型,都一直坚守着高端、年轻的定位,用户群体基本上都是瞄准年轻人,加上有着技术的背书,仅用3年时间便做出30万辆销量的成绩单。

据了解,平均售价达到15.6万元,对于这样的成绩,团队十分自豪,“用户的质量以及在整个平均售价来讲是保持高质量水准。”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曾在采访中表示。

但直到06的出现,有业内人士直言“这是定位高端的品牌价格底线失守。”

在定位上,官方给06赋予了品牌拼图中的科技担当这一角色,但并不能止住对这款车的非议。

毕竟、02、03、05均是CMA平台的产物,而且在官网上“基因”一栏这样写道:首批车型均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打造,CMA架构诞生于瑞典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由汽车主导,吉利汽车和汽车联合开发。这让06的“血统”饱受非议,甚至有网友直接将06称为吉利缤越、ICON的套娃车型。

对此,团队也曾侧面进行过回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杰也曾多次提到,高端品牌不是要高高端起来,而是要能为用户深深地蹲下去。希望跟消费者之间建立温度,不代表就要高价。

过往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市场化竞争中,汽车行业周期和品牌产品周期相辅相成,没有谁会是长期主宰者,也没有谁长期陷入低谷。

自主“一哥”的比拼一直很激烈,2015年以前一直是长安,2016年之后被吉利拿下。

但今年长安势头强劲,大有重新夺回自主“一哥”称号的迹象。据官方数据显示,10月,销售212640辆,同比增长29.7%;今年1~10月,销量突破150万辆大关,达到1583521辆,同比增长14.1%,连续七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61465辆,同比增长30.5%;前十个月累计销量1195669辆,同比增长14.3%。

自2015年以来,中国车企都把“品牌向上”视作首要战略目标,朝着打造一个全球知名的主流汽车品牌的终点迈进。

但每家车企的实现路径各有不同。

WEY的“高举高打”不同,UNI没有从一开始便独立为一个品牌,而是采取更为稳健的向上模式。副总裁叶沛在今年4月接受网新社采访时曾谈到对“品牌向上”的理解和规划:“品牌向上不能一蹴而就,对于现在的来说,横向和斜向拓宽也很重要。”

两种向上路径各有千秋,现在来评判还为时过早。

虽然在今年疫情后还能实现逆势增长十分难得,连连刷新月销新高,但从单一车型来看,比起UNI-T来还是略微逊色。长安曾被指责高端化慢,但厚积薄发,也走的更为扎实,伴随着UNI-T的热销,实现了全系产品平均售价的提升,实现了品牌价值感的增长。

而且在即将到来的广州车展上UNI系列也将推出第二款车型UNI-K,定位中大型SUV,起售价或为18万元之上,进一步拉高长安品牌的价格天花板。

如今长安势头正猛,11月14日,在品牌日上,董事长朱华荣首度透露,正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同时长安方舟架构也首次亮相。

反观,当“新鲜期”过后,随着保有量增大到一定级别,汽车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在消费者面前。

市面上有关于的服务和用户体验的负面反馈也越来越多,比如称严格按指导价销售,但有用户及4S店销售人员反映终端依然存在捆绑销售现象,还有保养费用高,三大终身免费服务看上去很美。实则套路满满。


车市观点:

作为中国品牌的旗手,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称赞。但汽车行业不像其他行业,一时的成就说明不了什么,曾经红极一时的汽车品牌如今销声匿迹的案例比比皆是,谁能走的更长久才是真正的胜者。对于来说,能够快速成长固然很好,但在快速扩张的路上,务必不要忘了初心,时时刻刻都要谨记走得更扎实一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