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女强人的通勤SUV该怎么选?启辰星VS本田CR-V

  • 作者: 林林Go
  • 2020-11-10 20:25
  • 4.86万

大家好,我是莉莉。我自认为是一名女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可以说我的青春年华都是跟汽车一起度过的。现在已毕业有3年了,工作也稳定了,薪资在北京当地来说也算中等。为了方便上下班,我觉得是时候拥有一辆方便自己出行生活的小汽车了。当然,作为一名毕业于汽车工程系的女理科生,我选车的标准自然不会像一般女生那样只看颜值,像配置、动力、智能化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我评判的因素。



经过反复对比之后,我的目标锁定在了启辰星260T 48V轻混增压 星曜版和东风本田CR-V的240TURBO CVT两驱风尚版,下面我就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大家理性的分析一下我是如何从这两款车中做出选择的,至于我最后买了哪台,看到最后你就知道啦~!

 

外观设计对比



首先在外观方面,星有着很高的原创度,官方称之为混元美学设计,这个跟此前车型都完全不一样,全新的V-Galaxy星空家族前脸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整体轮廓比较魁梧,细节处应用了不少"V"设计元素

 


星在大尺寸的进气格栅上镶嵌了66颗电镀星钻,让整个前脸看上去立体且富有层次感,营造出了不怒自威的观感,极具辨识度。

 


这边呈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首先中网采用镀铬装饰与网状进气格栅结合的设计手法,虽然单独看起来视觉效果尚可。但跟星的V-Galaxy前脸比起来还是少了几分层次和霸气的观感。

 


车身侧面,可以明显看出星没有跟随当下被“用烂”的“锋利”腰线设计。转而采用了更内敛但又充满张力的型面设计,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一台SUV车型应有的饱满感与高姿态。

 


的侧面,能明显看出设计师采用了前低后高的比例设定,给人一种向前俯冲的既视感。前后轮眉处也非常突出,让侧面线条显得更饱满。美中不足的就是设计相对保守,一眼看上去没有星那些可以吸引人注意的细节设计。

 


在我看来,星尾部的设计更加出彩,更具有时尚和前卫的气息。车尾能看到一切潮流的,贯穿式尾灯和V型高位刹车灯,层次分明的轮廓,底部两个醒目的排气口等都让其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对星的外观总结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原创和个性。

 


       


0/50


个人点评:

  颜值这个东西本就是见仁见智的,可一旦有新物种进入到大众的视线,就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可以说星就是这个新物种。从这台车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鲜的设计,对比CR-V更迭了多代,还是相对保守的设计理念。我认为星在设计上很大程度的统一了大家的审美标准。

 

内饰设计对比

第一眼看去,星内饰给人的感觉还是挺豪华的,设计上化繁为简,没有很花哨的线条造型。但中控台两侧与门边完美衔接的环抱式设计,在延伸了视觉宽度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内饰的高级感。

 


而进到的车内,可以看出它的设计依旧延续了老款车型的风格,对称式的中控设计,多层级的T字形布局。比起星来说,这样的设计明显平庸了一些,但对于本田这样的传统车企来说,我们已然不能奢求太多。

 


聊完内饰的整体设计,我们再来看看细节设计布局。首先,星中控面板以一块巨大的15.6英寸触摸屏为主,实体按键被减少到只有底部一排,同时在用料方面诚意十足,中控台、前排中央通道和门板内侧都采用了大面积的皮革包裹,给人触摸得到的档次感。

 


而对应的这边,它的中控屏面积只有7英寸。并且,在分辨率和功能性方面也跟星15.6英寸的中控屏有着明显差距,这个我们稍后再聊。

 


然后是仪表盘方面,星采用了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整体的UI设计极具科技感,更提供三种模式以供消费者选择,为驾驶者带来更为多样化的视觉体验。

 


则采用了传统的液晶+机械的组合式仪表。像时速、油耗、行驶里程等等这些信息由液晶屏来显示,而发动机转速则由机械指针来显示。

 

个人点评:

从内饰的设计上来看,除去不同的设计和风格之外,明显的可以感觉到星更加注重细节层面的设计。例如内饰门板部分本可以像CR-V那样用普通的平面软包材质,但星则采用了工艺更复杂,视觉效果更好的菱形软包设计。我认为只有更注重细节,才能换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口碑,这一点星做到了。


车身尺寸&空间对比


车身尺寸方面,星有着明显的优势。它的整车尺寸不单比这次对比车型要大,而且还要比目前一些主流的SUV都要更大一些。星的长宽高分别为4691/1905/1706mm,轴距为2756mm。

 


的长宽高分别为4621mm/1855mm/1679mm,轴距为2661mm。通过数据的显示,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始我会说星是可以媲美中型的SUV了吧。即便你有名声在外的MM设计,但在绝对领先的尺寸数据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

       


0/50


在乘坐空间方面,星在宽度和头部空间方面表现都有不错的表现。超长的轴距和同级最大车宽的确能带来更大的空间体验。座椅方面,星配备了结合人体曲线和体压分布而开发的零重力座椅,可以为人体脊椎提供最大的缓冲与连续支撑,模拟太空零重力状态,有效降低乘坐疲劳感,提供舒适享受。

 

座椅配置方面,星也是为前排座椅加入了按摩和加热两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副驾座椅。名为——女王副驾座椅。配备按摩功能、两向腿托、四向腰托,支持座椅后滑、语音控制等功能,让全身都能得到更好的支撑,更舒适地享受旅途。



相较而言,在座椅方面的考虑就没有星那样周到了,就是两个普普通通的座椅,没有任何功能性配置,更不要提“女王副驾”了。

 

       


0/50


除了座椅配置之外,我认为在一些细节之处也是需要关注,例如星第二排纯平地台的设计,减少了对乘客腿部空间的影响,可以让中间的乘客有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这边,虽然第二排地板的凸起高度比起其它车型来说,已经做的足够好。但它的“凸”和星的“平”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个人点评:

其实在空间方面一直都是吊打同级车型的存在,但星的到来则打破了这一现状,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轴距都完胜CR-V。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星应用的全新VSA智能模块架构,下面咱们就来仔细聊聊。

 

平台架构对比


其实很少会有人来拿这部分来进行对比,因为“平台架构”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聊明白的。我之所以会把这部分放进来,主要是因为如今MQB、日产CMF、丰田TNGA当道,汽车品牌能推出自己的平台架构实属不易,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平台架构。


言归正传,星就是基于东风VSA智能模块架构打造出的全新车型。该架构全称为"Venucia Smart Architecture" 中文为"VSA智能模块架构"。是东风立足多年造车实力积淀,整合雷诺--三菱联盟国际团队与技术优势,在国际标准之上,注入中国DNA,打造出集灵活性与前瞻性为一体的智能化造车体系。

 


其中,VSA智能模块架构包含了三大细分平台,分别是对应中大型车的VSA-L平台,对应紧凑型车的VSA-C平台以及对应纯电动新能源车的VSA-E平台。虽然星是款紧凑型SUV, 但它却是衍生自对应中大型车的VSA-L平台,这就是它可以拥有越级空间尺寸的重要原因。


根据官方的规划, VSA智能模块架构下的三大平台规划推出多款车型。所以星车型只是一个开始,基于 VSA智能模块架构的新车将会陆续登场。


这边,同样是平台化的产物。但是的平台化发展比较缓慢,平台也是按车型进行分配的。比如小型车和小型SUV都基于GSC平台打造,而紧凑型和中型车都基于CGP平台打造。而CR-V就是出自其中的CGP平台。


个人点评:

站在专业的角度来说,拥有一套平台体系对一家车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厂家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不同级别、不同配置的车型。整车的研发周期会大大缩短,还能更快响应市场趋势。


智能化对比


说起星的智能化,其实它也离不开VSA智能模块架构。因为VSA智能模块架构的另一个前瞻性设计就是为车辆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动化的快速迭代趋势进行了充分优化,通过灵活的电子电器系统架构布局,可在车辆智能物联和智能驾驶功能上进行全面适配并实现快速迭代升级。这意味着基于VSA智能模块架构的车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电子科技配置应用到新车型之上。

       


0/50


星搭载的智联系统4.0相较于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领先了不只是一个时代。当星车机系统进入4.0时代,其除了支持主流的语音控制等功能外,还支持先进的AR实景智能导航、可以对多个座位上的乘客发出的语音命令进行识别,并作出有针对性响应的四音区语音识别、粤语方言识别、车家互控(远程控制家电)、 汽车云支付、车内预定电影票/酒店等功能。可以说是将星的智能化武装到了牙齿。


 


反观这边,其实刚刚完成中期改款的CR-V已经在智能化部分有了很大的提升。采用了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强化了导航功能与语音交互能力,同时还支持了手机互联。但无奈它这次的对手是星,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个人点评:

诚然,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有太多的汽车厂家将智能化设定当作营销手段,成了新车的噱头。在我看来,考察一辆车的标准,就像武侠小说中判断一个人的功夫。外功练得再花哨可能也只是徒有其表,深厚的内功才是真正实用的。汽车也是如此,只有新功能开始安全便捷地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服务,才称得上是“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正如星上的AR实景智能导航等功能就是真正的用智能化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动力对比


最后我们来聊聊动力,说到星的动力,我们也要从VSA智能模块架构说起。前面也提到了星汇集了--联盟的技术优势,星就采用了最新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0千瓦,峰值扭矩为260牛•米。

 



上的那台1.5T排量,最大功率142千瓦,峰值扭矩243牛·米的地球梦发动机相差无几。但星有一项先进技术的加入,就让动力部分本应是比肩的对比结果产生了变化。

       


0/50


那改变对比结果的先进技术其实就是48V轻混系统。在两车动力不分伯仲的情况下,星就可以靠套系统的加持完成反超。


大家都知道,48V轻混系统其实就是在发动机前端加入了一台BSG电机。这台电机可以实现加速助推、能量回收、滑行停机和启停等功能。在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BSG电机可以与发动机共同发力给车辆提供更强的动力,也可以把BSG理解成为一个“外挂”电涡轮。而在需要频繁启停的城市中行驶时,BSG电机又可以帮助车辆起步,从而避开发动机最费油的起步阶段,达到省油的目的。综上所述,星就实现了6.1L/100km的超低综合油耗,比CR-V百公里6.4L/100km的综合油耗更有优势。


个人点评:

48V轻混系统除了提高动力系统能效,还提升了整车电气化程度,可谓一举两得。配备48V轻混系统后,与驱动无关的设备尽可能交由电动机负责,内燃机得以从多种角色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抓大不放小,这便是轻混系统的终极目标。


总结


通过这次对比不难看出,星无论是空间、配置、动力还是油耗都凭借越级的产品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作为销量王,就是这么一款挑不出毛病,各方面表现都很均衡的家用SUV,但是相较星在各方面均有出彩的地方,CR-V就显得有些平庸。最后,如果你手里有15万预算,又想买一台产品力、品质、综合实力和性价比都在线的SUV车型,选星准没错。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