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绝代风华——详细体验雷克萨斯 ES200

作者 —— 咖加用户:笛小凡

遥想2019年元旦那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回忆了前年各路牛鬼蛇神并现的汽车市场,同时感叹了当年新款上市的 ES300h 是一个在当年令我觉得从内到外都散发精致气息,开着坐着甚至看着都相当不错的一款好车。


果然市场不负我望,在上市至今的两年时间里,雷克萨斯 ES 车系几乎一直是销量最高的进口轿车,也在多个月挑战同为行政级的德系合资产品销量。在这两年里,其实 ES200 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改变,上市之初的 「 2.0NA + 6AT 」 动力总成被替换为了当前丰田集团最新的 「 M20A + Direct-Shift CVT 」,对产品来说,这个看似"年型款"的更迭其实是有了本质的改变。今年我也终于有了机会找来了最新款的 ES 车型,结合其市场中竞品车型(包括但不仅限于3系、5系、奥迪 A6L )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款默默走量的产品到底是"徒有其表"还是"实至名归"。


「卧槽!怎么这么TM好开?」

完全没有夸张,我也是略微带着"13秒破百"、"超不过电瓶车"、"佛系轿车,别无所求"等预想坐上的 ES200 驾驶座,不过几分钟过后,我的"脑补"就被完完全全颠覆了。

我重新回归了平静,考虑到这是一辆标价29万元的豪华品牌行政级轿车,重新寻找其对应的定位。我的结论是——这在无论同级别还是同价位都算得上是一辆内外兼修、且性价比极高的好车,咱们一点点儿分析来看。

「动力总成」

不得不说,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反,我对这辆车感到惊讶的第一点就来自于动力总成。我甚至可以针对"遍布全网"的诋毁依此讲解这套动力总成的特性。

首先,动力性自然不敢说极好,在同价位可能依旧是跑零百加速比较慢的车型。我也绝非给这个车动力性洗地,说什么"她动力同级第一"这种鬼话。

但是!这个车的动力性,对应用途和车型定位来说可一点都不不能算"差",尤其我想强调的是相比更换动力总成之前有了特别特别本质的体感加速性能提升。!

甚至说,我敢说这是一个零百能跑进 10 秒以内的车型,虽然不算出彩,但是相比于"11点几秒破百"的区别绝对是非常本质、非常明显的,比搭载相似动力总成的凯美瑞 2.0、RAV4 2.0 甚至 C-HR 2.0 都要更快!不要看着一个行政级、2.0L 排量自然吸气就臆断动力肯定11秒多,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车的动力绝对不差。


第二,这个动力性背后是谁的贡献呢?

答案就是这套动力总成极为细腻精湛的调教与匹配。在 ES200 上,我如果将有油门踩到底全力加速,这台与发动机匹配的「 Direct-Shift 」CVT 变速箱是可以连续变矩将转速锁在引擎最大功率点上持续全功率加速。上次看到这种 CVT 的变矩过程还是在本田的部分地球梦系列车型上,这还是首次在车上体验到如此敬业的CVT匹配,加速过程太畅快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着相似的动力总成,在 ES200 上开着明显比 C-HR 或者 RAV4 等更加顺畅与强劲。

第三,除了加速能力本身,这个动力总成是不是也看着那么"鶸"呢?

并不是。这套动力总成无论在起步、中途超车等环节都能保证绝对的平顺和极快的响应,哪怕跳出「 CVT 」这个范畴,我认为这个变速箱匹配的水准不用说同级或者同价位哪怕是放眼当今整体燃油车市场,这都算是上乘表现。更不用说还有响应和变速过程风驰电掣的「手动模式」这种彩蛋出现,在动力衔接这个维度评判,这套动力总成的细腻与精湛程度我可以给满分。

第四,具体的油耗我没测,但是这辆车的动力总成还有一点超出我的预料:引擎本身的运转品质和噪音抑制特别优秀。无论是中低转速还是上到五六千转,引擎本身的运转质感都表现一流,甚至在高转全力加速的工作区,车内能感受到的震动比 ES300h 在全力加速时候还要更小!

说了自身的努力,还不能忘记看看同价位产品的衬托。在这个价位,你几乎可以买到当下动力总成匹配极为糟糕的几款产品,价位接近的奔驰 C260L 和 宝马 3 系 Li 的其实驾驶性都比较惨烈,响应慢是一方面,最糟糕的还是平顺性表现,无论换挡本身的顿挫还是收油后滑行过程中动力总成的加速度变化【俗称:拖拽感】无时无刻不在严重影响驾驶心情,确实是太渣了。


再说回动力性本身,就算我不否认这个绝对动力性并不高,但是为什么说绝对并不算差呢?我们首先结合消费者对动力本身的需求,大家不是需要100%都要释放出一个车最大的动力,而是想要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得到自己所预期的加速能力,满足自己在道路行驶的节奏。众所周知,路上不乏开V8车但龟速蛇形的人,也不乏开本身动力不强的产品却能在路口及时加速、变道及时超车的驾驶员,总不能说买了行政级车或者花30万买车的人普遍驾驶都比买低阶产品的人都更猛更冲吧?

那么此时,ES200 用这个当前提升了以后不算很差的动力配上极为精湛细腻的动力总成调教,我觉得完全能满足消费者对驾驶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相比动力总成更换前有了非常非常本质的提高!

「驾驶质感」

首先,转向手感好评,极为细腻丝滑,低速很轻很柔顺,快起来又非常沉稳。而且全域的阻尼没有恶意加重的转向手感符合当下新车该有的水平。【不过讽刺的是,这么好而不做作的转向手感在集团内部倒是许久不见了】

其次,车身跟随性也是极好,其实这也是从两年前我初次体验 ES300h 的时候就保留到现在的好评点了。作为一辆"形象稳重"的行政级车,我觉得这个操控能力给人带来信心远超其产品本身覆盖的用户人群需求,甚至说就算和同级别当前的不少对手相比都是一个绝对操控性并不差的车,我相信这点也会超出不少人的预期。【点名举例也可以:比如当前的宝马5系(G30 / G38),无论长短轴距,驾驶层面的主观信心和过弯、并线时的姿态抑制均远差于现款ES。】


很多人会说:"我们5系当然就是要求豪华、舒适与乘坐兼得;要比操控看3系呀!",好,我们暂且先不聊5系的豪华与舒适性表现如何。

最讽刺的是, ES200 的售价其实一定程度上侵入了德系豪华品牌加长B级车的价位区间【比如 C260L 和 325Li 】。在这些传统的"忠于纯粹、运动好手"面前,ES200 的操控性其实也不露怯【明说:我能感受出来的操控性和给驾驶员的主管操控信心完胜现款 325Li 绝对没问题】。

一方面的功劳在于这一代 ES 产品全方位的大幅进化,另一方面则是某些原本驾驶质感不错的车型在本代自废武功,机械素质产品力大幅退步。

「行驶品质」

说完了其实并不一定被实际消费者特别看重的"操控",现在讲讲这个产品作为「行政级车」最重要的隔音滤震等行驶品质方面表现。

整体来说,在行政级豪华车中不落下风、在同价位难觅对手。整体来说,前后桥各种速段上下坎完全无颤动,滤震动作极为柔韧,避震器对各种大小震动都能完完全全一次吸收完毕,干脆利落,回弹后的支撑也非常到位。说实话,虽然没那么极致,但还是有点儿14代皇冠的味道,我真的是非常喜欢。


这方面也是消费者对比的重点,那我就也分级别、价位对比一下。

和同级别对比,除了 A6L 40TFSI 版本价格略微接近,其余的德系豪华品牌对手均要比这个 ES200 贵上至少8万元,但是滤震性其实并没有ES的表现好。中改之前 525Li 的滤震不够干脆,常有滤震不跟频、小余震和摇摆多的情况,之前试过A6L 45TFSI Quattro 版的滤震极好,甚至好于ES,不过低配的 40TFSI 版其实比起 ES200 还是略逊一筹。

那么如果相比于近似价位的德系豪华品牌B级加长轴距车型来说,ES200 的行驶品质优势则是非常突出了。当前的C级长轴距版本、 3系Li 行驶品质都堪称灾难,尤其是 3系Li 那开起来前后左右晃个不停的状态,我真的很难体会到那跟"舒适"二字有什么关联。

「座椅舒适度」

座椅表现没什么毛病,虽然没有达到如 14 代皇冠那种舒适至极的座椅。但 ES200 这个入门版本所搭载的座椅绝对令人满意。

这辆车全车座椅均是"仿皮"材质,但是我觉得这几张座椅的皮质和柔软度,特别是填充材料软硬分布,都比同价位和同级别的ABB对手的任一款座椅都要更好。我不知道为什么那几位德国兄弟的真皮假皮都搞的那么坚硬。


后排座椅绝对的靠背角度不算特别舒缓是最大的遗憾,材质、柔软度等方面如前文所述无可挑剔。整体后排乘坐体验和各路非可调座椅版的德系豪华品牌行政级车【 A6L 45TFSI、525Li、E260L 】相比不落下风,与价位近似的德系豪华品牌B级长轴距车【A4L、325Li、C260L】相比更是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还有一点遗憾的是,本代 ES 后座中间的几乎全平地板也彻底成为往事,以后只能回味了,鉴于同级早已普及了"四座车",ES的后座中央柔软度也还算可以,虽然遗憾,但是也就此罢了。

「内饰功能」

首先批评车机系统,虽然功能性我可以接受,接盒子也能整出无线 CarPlay 可用,这种远端操控的体验我也能挺快上手,但是这个界面风格实在是过于老旧了一些。另外,倒车影像的画面清晰度过差,有损"豪华品牌"的形象。


储物空间很好,相较于德系豪华品牌在中央过道"截肢"一般的空间利用率,ES200 可谓是精致、用心了很多。中央的两个分体式杯架依旧好用(而且高度可调,这甚至像是从偷师来的),前方竖槽放手机姿势非常优雅。

中低配版这个后排扶手虽然没有顶配那一系列可调功能,但也是相当赞,厚度高度都很棒,后方掀盖式储物盒空间有惊喜。而且杯架在最前端也加强了整个扶手的承托舒适性。


这代 ES 也标配了液晶仪表,而且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中央圈式显示,其左侧部分为行车电脑和信息显示,右侧为两个机械指针,没什么说的,逻辑颜色和界面一概好评。移至仪表盘左右分别为电子稳定程序关闭旋钮和驾驶模式选择旋钮,我认为这对从仪表两侧长出的"耳朵"非常非常提气,算是家族"精神运动化"一个比较好的体现。

最后,不得不说在许多细节上的表达,传统的升窗速度减慢已经人尽皆知了,反而是这辆车精致的后视镜无论坐在车里往外看还是在外端详都好看的令我窒息,非常爱!同时还有来自LS的同款开门拉手,精致的像是个工业艺术品。


「总结」

这辆 ES200 作为 ES 车系的最入门版本,我认为她所表达的产品力无论是在同价位还是同级别售价更高的那些对手面前都有着一定的优势,甚至我觉得相比同系列贵出几万元的混动版本都没有特别多的产品力差距。

"动力性太差"是网上普遍对她的评价,有些喜欢这个车的人会说"她就是动力太差,但是别的方面都足够优秀,所以也值得"。 一直以来,容易通过脑补获取观点的不止部分网友,很多时候,所谓"车评人"也会通过脑补臆测产品力,这个就简称"云评车"。但我今天要抛出一个结论:这辆车的动力并不算差,不仅绝对能力没有网传的那么弱鸡,同时配上天衣无缝的动力总成标定,满足这个级别或者价位 90% 以上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其他方面,大家通过我的文章也会对这辆车有了一定的认知,她是一个全方位产品力都有亮点的车型,甚至在某些环节对比中展现出了「比上有余、比下强出更多」的优势。同时,她作为一辆行政级轿车,用的如此产品力和亲民的售价打在了传统德系中级和行政级之间的位置,加上优秀的可靠性口碑与超长的免费保修保养政策,无疑是许多消费者不会忽视的一个好产品,销量领跑也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不过,虽然近似价位的 C260L 和 325Li 在除绝对动力性外的产品力层面几乎全方位落败于 ES200,但他们的销量依旧可观。即便有一些消费者为了所谓的「品牌形象」去给低劣的产品力买单,但确实有不少人是将产品力和「品牌力」主观绑定【认知举例为:我这都是个了,怎么可能连操控还不如你个 ES200?】,忽视了产品本身的真实素质。我想,市场依旧还在进步之中,认知真实的产品力也是整个市场和消费观的进步方向。

好啦,两年后再次给大家写了 ES ,今年我还想感叹一次:车市有这样难得从外形设计感到内在机械素质处处透露着细腻与优雅的好车,实在是令我感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