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能和宝马合作推跑车,为啥自主品牌们,只能内讧不能合作?

最近几天,有关于丰田Supra在国内售价曝光的消息占据了很多汽车App和资讯网站的头条位置,这款进口到国内市场的两门跑车,2.0T车型包牌价为66.8万元,3.0T车型包牌价为76.8万元。而这款车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那就是版的宝马Z4(参数丨图片),也就是Supra和属于统一平台的产品,而宝马又是两个多少没有资本交集的品牌,所以Supra就是进行技术、平台合作的产物。

实际上,不仅仅是有合作关系,很多海外车企在产品和技术层面都有合作,比如奔驰、戴姆勒-日产-雷诺三家存在联盟关系、马自达在美国建立合资工厂,同时生产的部分产品。技术和产品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国际大厂间非常“流行”,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在产品层面,已经没有明确的“系别”之分了。

但是我们看到,在这样的全球化合作趋势下,自主品牌之间却基本上没有合作,只有不断地“内讧”和价格战。在过去很多年,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自主品牌在产品和技术领域有深入合作的先例,比如大家有看到吉利、长城、长安三家一线自主品牌在任何产品上有过合作吗?显然是没有的!而且在过去这么多年,为了争夺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份额,很多自主品牌在价格竞争方面斗得你死我活,恨不得用价格将竞争对手给挤垮,然后占据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首先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没有合作的前提。我们知道,目前自主品牌产品在质量、配置、可靠性、设计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驾驶自主品牌车型的体验并不比合资品牌产品差。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东西更多是体现在装配技术、物料选择上,和核心技术没有多少关系。就拿全球品牌来说,本田拥有超强的发动机技术,在混动领域和产品可靠性方面表现优异,在运动性底盘调校,大众在底盘舒适性层面的造诣都很强,这就给了大家取长补短的机会,品牌间的合作,可以帮助参与合作的品牌在产品上补充短板,发挥产品亮点。

但是大家想想看,自主品牌们在核心技术层面有什么可互相学习的呢?大家产品和技术层面都没有什么能够独领风骚的东西,所以合作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本身也没有什么互相合作的余地,这可能是自主品牌缺乏合作的核心原因。举个例子,如果说长城在发动机技术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而吉利汽车在底盘调校方面又非常有心得,那么这两家车企就能合作,长城可以获得吉利的底盘技术支持,吉利可以引入长城的发动机技术,从而使两家车企的产品更加全面,但是不失各自的特点。但是现在看来,这两家车企在发动机和底盘调校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能引领行业的技术,所以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性。

那么没有合作的基础,就只能内讧,自主品牌之间是不可能出现“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的情况。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由于自主品牌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技术和产品标签,那么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市场面前,就是完全“平等”的,很多消费者在选择自主品牌产品时,可能就会更加看重两个东西,一是设计,二是价格。所以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的设计越来越好,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山寨车型,而在价格层面,既然消费者看重自主品牌的低价位,那么自主品牌的产品就只能不断降价或者是增加配置了,通过价格战稳定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了。

当然了,自主品牌不能合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一定程度保持自己的产品优势,让其他自主品牌存在产品短板,以利于自身的成长壮大。归根到底还是自主品牌数量过多,而且这些自主品牌几乎都没有海外市场,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自主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只能奋力奔跑,而技术和产品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产品迭代的速度,尤其是很多自主品牌的新技术和新配置都来自于第三方厂商和供应商,这就基本上斩断了厂商间合作的可能性。所以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下,自主品牌长期以来的共处模式就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不存在双方或者多方受益的正和博弈,当然关键的问题依然是,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和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易车号作者提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