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布加迪Bolide,内燃机最体面的绝唱

​   

任何事物在逐渐走向消亡前,都会以一场盛大的狂欢、一次凶猛的反扑来证明自己对退场的不甘,不管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皆是如此。当然,我猜你可能也想到了“回光返照”这个词。


如果将内燃机的发展历程比作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如今它显然已经迈入了耄耋之年,即使身后的道路铺满了荣耀,即使心中万分不甘,前路上等待它的也只有坟墓。看着高架上越来越多的“绿牌”,你会感慨“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写得真是太好了。



有时,我们所谓的情怀就是那些明知它已不再合适宜但仍对其依依不舍的东西。即使相较于刚刚过去的两年前,我们也比那时更能接受燃油车终将逝去这一事实。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就是在这两年时间里,全国数一数二的汽车工程专业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拟打算停止发动机专业的招生,那些曾经对此满怀希望和热忱的孩子们一下子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专业成了夕阳产业。同样是在这两年时间里,上海对外牌的限制再度收紧,顿时掀起“绿牌”的抢购风潮……



从这个意义上再去思忖昨天布加迪Bolide的横空出世,你便能感悟出一丝悲壮与苍凉的意境。

 

 







最华丽的布加迪


为了弄懂“Bolide”一词的读音,我去查了汉英词典,同时也弄清楚了它的汉语词义——“火流星”。


这大概就是那种可以将地球砸出一个大窟窿的甚至可以导致恐龙灭绝的天体吧,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年初“火神山”与“雷神山”的轰轰烈烈,在寓意美好、寄托哲思的命名功力上,万恶的资本主义居然可以和我们相媲美。



车如其名,Bolide褪去了Chrion往昔的圆滚与臃肿,在设计语言上处处展现着“火流星”般的科幻与燃情。Bolide从车灯到车尾大量充斥着“X”元素,宛若科幻电影中“X”翼的星际战机,更是极度接近于童年记忆中的玩具“四驱车”。



当然,你也可以恶作剧般地将它比作为某个体育品牌LOGO。



不过,按照官方的寓意,前大灯组这种“X”形细长条LED灯带设计,更多是为了致敬场地赛车上前灯的“X”形胶布。(F1赛场上为了提高大灯的抗冲击力,常常为其贴上胶布避免碰撞后的碎片散落。)



生而赛道,这正是Bolide的使命。它依旧保留了经典的马蹄洞前格栅设计,前包围两侧的散热开口面积非常大,并与前机舱盖形成连通的空气桥设计,极大地增加了车头的下压力。



从车身侧面端详,你还可以看出它使用了类似于勒芒LM赛车级别的车身形式,前后轮拱硕大无朋,非常符合动气力学,同时采用了纵向布局的扰流板设计,可以在整流前轮快速导出空气,让空气更好的划过车身不形成乱流。



车尾依旧是“X”型的尾灯设计加持,极具未来科幻感。而粗壮剽悍的四出排气,更像是猎鹰重型火箭的喷射管。同时,尾部还配备了巨大的扰流板和纵向定风翼,为车辆在弯道中提供强大的下压力。



车头、侧面、尾部描写,这大概是形容一辆车外观最为详尽的语言了,但对于Bolide来说显然不是这样,它最大的玄机在在于我们寻常不曾注视到的车顶。在Bolide的顶部,采用了一项独家的车顶进气口可变形外形技术,这项技术可提供主动式的气流优化。在低速下,车顶铲斗的表面保持光滑,而当车辆以高速行驶时就会隆起一个弧形的气泡,可将顶铲的空气阻力降低10%,升力降低17%。另外,从车顶到后扰流板的气流得到优化,在时速为320公里时车尾部可获得高达1800公斤的下压力,车头也达到了800公斤,完美赋予了Bolide贴地飞行的能力。

 


 

 

 


 





最巅峰的布加迪


Bolide并不是的第一款16缸车型,但即使是如般这个星球上最强悍的速度机器,长久以来也一直面临着一个不怀好意的诘问:


“为什么16缸的还干不过6缸的F1?”


在汽车专业的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坏即蠢的问题。但当他们尝试向你解释这个问题时,还是会搬出“质量功率比”这个略显晦涩的专业名词。


简单来说,车辆的加速能力不光受到发动机功率的影响,还与自身车重大大相关。作为赛车的F1抛弃了舒适性的所有可能,一切以最高速度为最高优先级。而作为量产车,既要考虑速度,还要考虑舒适性,在重量上,几乎比F1赛车多了1吨。因此,在“功率质量比”这个决定性的问题上,便大大落后于F1了。


而Bolide的诞生,便是终结这种“落后”的开始。



与其说是车身,不如将Bolide的主体框架形容为一个碳纤维的壳子。众所周知,由于超跑型体及结构的复杂性,车身很难用碳纤维来加工。但在Bolide身上,全碳纤维的车身以及众多轻量化的设计让其仅有1240kg的车身重量。同时,碳纤维车身下的金属零件多为3D打印制造,仅仅一个100多克的拉杆就能承受3000公斤的力量,复杂的结构非铸造和锻造工艺可企及。



在对极致轻量化的追求上,Bolide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碳纤维的车壳外,在内饰上,Bolide也几乎成了“最简陋”的,除了全液晶仪表盘、多功能方向盘以及半躺式赛车筒椅外别无他物,这也决定了即使你腰缠万贯,也不大可能以一种优雅体面的姿势进入到Bolide的车内。当然,这种完全赛道化的设定也会让你在经历短暂的入场尴尬后立即会被唤醒对激情的渴望。



除此之外,Bolide的门把手还采用了拉带式设计,这也是为了追求极致的轻量化,对于Bolide来说,即使是一对门把手的重量也是多余的。


在极致的轻量化之外是极致强悍的动力,8.0T四涡轮增压W16发动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接近飞机发动机性能的车载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5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1850牛·米。   

 

这时,我们用车重除以最大马力,便会得出0.67的“质量功率比”,这个数据不仅一举将其与那些寻常“牛马”拉开身份等级的差距,也几乎接近于F1赛车。



同时,还为这款W12发动机带来重新开发的全新涡轮增压器,通过重新优化的涡轮叶片可以承受更高增压值,以更高的转速时压榨出更大动力。并且为了让涡轮在极高的离心力下也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还对新车的干式油底壳润滑油路、油压、止回阀、挡板、油箱、油泵设计进行了优化。


除此之外,为了让Bolide在赛道上有更加优越的表现,还专门对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动力部件进行赛用化,这将大大助力于Bolide成为赛道上最闪亮的新星。



Bolide到底有多强悍?官方对其进行了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中,Bolide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2.17秒,0-2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4.36秒,0-3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7.73秒,0-4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12.08秒,甚至加速到理论极速500公里/小时也仅需要20.16秒。强大的性能,让Bolide将在纽伯格林赛道的圈速为5分23秒1。



呜呼快哉,除了用“风驰电掣”这个词来形容外,它的0-400公里加速时间还几乎赶上了我的三缸1.0T威朗的零百公里加速!

 

 

 


 




内燃机的体面绝唱


我并不否认Bolide型格上的出众,但更令我感动的是时至今日你依然能够看到对大排量发动机的坚持。Bolide的诞生更像是的一次疯狂尝试:把16缸的动力心脏塞进一辆卡罗拉般体型的车里到底会发生什么?让一辆拥有最轻、最小、最坚固的车身结构的同时又能迸发出W16的强悍性能到底是怎样一幅壮丽的情景?


锋芒于外,信仰于内,即使它是有史以来最极端的作品,但将Bolide称之为“性能怪兽”这样的表述可能并不恰当,正如品牌一直所坚持的对艺术与技术的融合,Bolide便是这种造车哲学的最新体现。它不光是先锋材料与技艺的堆砌,更是把这些闪耀的先进科技与大排量内燃机的工业之美凝聚在一起的情怀之作。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骨子里高贵的却始终命运多舛,几经易手,起起落落,但即使是这样,相对于竞争品牌会电动化或多或少的妥协,始终是对内燃机最矢志不渝的那一个。



即使总裁斯蒂芬·温克尔曼曾表示:“目前并不急于在短期内将四涡轮W16发动机淘汰出局”,但时至今日,Bolide仍有可能成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告别之作。根据德国权威杂志《经理人》的报道,由于持续亏损,集团正在讨论将及其所有资产卖给克罗地亚的电动跑车制造商Rimac以换取其的大量股份。如果谈判顺利的话,双方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这项交易。因此,未来的后续车型将大概率是一款混动或者纯电动车型。


此时,再去审视Bolide车身造型中的“X”,它仿佛是数学方程式里的那个未知数,寓意着未来的无限种可能,但唯独没有一种可能是W16发动机的永恒延续。按照电动化对内燃机疯狂侵蚀的速度以及目前的处境,Bolide或许是的终极版燃油车型,甚至是全世界内燃机时代的最后一款巅峰作品。


W16,且看且珍惜,虽然如今Bolide仍只是一辆概念车,虽然还没有决定好是否将其量产,但依然值得我们为这个时代如此伟大的作品送去掌声。

 


 

撰文 I 户志强 图片 I 网络


标签: 布加迪 Bolide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