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福特小改款Mustang试驾感受究竟如何我们的看法如下

说实话,账面上24hp马力的削减不易察觉差异,主要是小改款前虽然不慢,但没到冲劲十足的程度,这在小改款之后维持相同调性,以性能角度来看,油门反应偏向温和,即使切到竞速模式也不至于让人精神紧绷,排气声浪也显得过于低调,毕竟是平民的入门跑车,采受控好上手的设定相当合理,若追求加速的冲击感,直上5.0升V8车型才能如愿以偿。

SelectShift十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是小改款野马的主要重点,在一般低速以标准行车模式行驶,便可从仪表上见到积极的换挡动作,从静止起步缓缓加速至40公里每小时左右,变速箱便迅速地以1到3到5的换挡方式达到理想速度,接着到70公里每小时之后便可进入最高的的十档,过程中的升档衔接不到无感程度,有时还是顿挫产生,但已经比先前的6速变速箱来得顺畅,加上跑车的产品调性,因此在接受范围内,若是舒适诉求的房车或SUV就说不过去了!

以PBox实测,不论以赛道模式并关闭循迹,或是直接采直线加速模式,得到结果都差不多,变速箱切至S档位,将控制引擎转速在2500转速左右,伴随些微空转的起步情况,在1升2、2升3档的全力加速有了强烈衔接感,0~100公里每小时最佳成绩为6.65秒,通过400m终点则是14.77秒155.10公里每小时,表现中规中矩。此代野马属全球战略产品,推出小排量涡轮动力,底盘操控也急起直追,欲探究动态底线。

这次测试找到很多地区知名甩尾车手冯仁稚与樱木さくらぎ友情协力,两位长期活跃于很多地区外甩尾赛事,并定期在龙潭封闭场地举办甩尾教学,而本回提供我们安全的作业环境,也亲身教导车辆在濒临失控下的处理方式,实为宝贵经验。小改款野马在冯仁稚的操作下轻松游走,对其给出灵活、受控的正面评价,虽然动力称不上暴力等级,但45kgm扭力仍给予充分的推进动能,甚至变速箱能一路推至3档(代表扭力足)。

只是动力与底盘在高负荷的激烈状态下仍会进入保护机制,持续时间无法过长已属可圈可点。据原厂资料,小改款野马的悬挂和防倾杆经过再优化,在一般道路上,和先前的差异较不易察觉,支撑性强,通过坑洞还会觉得弹跳有些明显,虽然现在许多性能车都做到又快又舒适,但对多数人来说这也是运动氛围的来源之一,而场景换到山道上,偏硬设定就成为逞快的基础,足下的大尺寸PZero跑胎与剎车组也绝对是功臣之一,好开好上手的调性,也让这代野马成为走入国际的代表性美国跑车。

两位专业车手的示范过后,换成我们坐上驾驶座,在安全环境感受后驱车引人入胜的甩尾动态,当然对于初次接触的我们来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熟稔地华丽飘移,而是模拟车辆在转向过度甚至失控的情况下,该如何做出保持稳定动态的应对而不手忙脚乱,这些无法在一般道路上进行的练习,都成为个人习得的一项车体记忆。经过达人们从旁建议,不论是基本坐姿或方向盘以及油门的控制。

如何细腻地操控动态,除了是甩尾的入门基本功,也能运用在正常的行驶状况,虽然现在有许多电子系统辅助,但无论如何,都是人在开车,正确观念与保持冷静的危机处理才是根本呀!外观微调数字仪表讨喜车头是外观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头灯轮廓、保杆以及引擎盖线条都不同,比起先前的粗旷风格,小改款的视觉变得较更宽扁,而且也斯文一些。

前灯具皆为LED光源,头灯内侧的三道光条在小改款后终于会亮了,在过去一些地区引进的规格仅为装饰用,而引擎盖的肌肉感没之前那么强烈,但多了两具饰孔,没实际作用,只为了多一分杀气。车尾加入较传统的尾翼造型,格栅式灯组的设计也有些微差异,从笔直线条变成类似ㄈ字形状,至于2.3L节能Boost车型的排气管维持双边单出配置,而5.0升V8则改为双边双出,并加入可变阀门系统。

很多地区部署的2.3L节能Boost车型标配性能套件,内含19寸黑色铝制轮毂与前352mm碟盘+四活塞卡钳组,搭配255/40R19的倍耐力PZero跑车轮胎尺寸与规格合乎性能需求。内饰架构不变,肉眼能看到的差异便是新的12.3寸数字仪表,大面积金属饰板也从先前的平滑表现多了纹路处理,只是野马本身就属平民跑车的定位,因此座舱的整体质感大概和一般福特车型相同,在中控台上缘及门板的塑料稍重了些。

此外安全性部分维持8气囊配置,不过小改款后均标配ACC主动巡航、可侦测车辆及行人的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车道偏移警示/辅助等功能,对于便利性与事故预防均提升。全数字仪表已经是汽车圈趋势,这部分也让小改款野马加分不少,界面可随行车模式变动,或者维持驾驶顺眼的样式甚至是配色,照片右侧由上至下分别是标准、运动及跑道模式,中央除了显示基本旅程信息,内置的MyGauge测量表提供多项数据,且非常详细,以随时了解运转状况,符合性能跑车诉求。

小改款前的野马2.3L节能Boost就标配TrackApps赛道程序,包含加速与单圈计时器、G值表等功能,而暖胎前轮锁则是俗称的烧胎模式,这之前是5.0升V8车型专属,目前均列为标配,启动后将单独锁定前轮剎车,便可轻易让后轮空转烧胎,实用性或许不大,但就是个美国直线赛文化的精神。方向盘维持厚实的握感,两侧按键数量颇多,因为多了ACC主动跟车,下排的界面布局和先前有些不同,尤其是新增的PonyBottom野马快捷键,可用以操作数字仪表相关的性能信息。

ACC主动巡航、LKA车道偏移辅助以及PreCollision碰撞预警辅助等多项系统都是小改款新增标配,其中的ACC系统可于时速30公里每小时以上启动,对于侦测前车以及车道偏移辅助在侦测标线的灵敏度良好,与前车则有四段间距供设定,自动加减速的过程也颇线性,不过时速低于30公里每小时便会自动解除跟车,主要在高速长途行驶状况能适当减低驾驶负担。

8寸中央信息幕采SYNC3系统,具备导航、蓝牙连接以及苹果CarPlay,功能齐全与流畅度佳,下方的双区恒温空调、加热/通风座椅,甚至是拨杆式界面都和先前相同。前座不像5.0升V8车型的Recaro赛车椅那样运动,但如果只是平常代步代步,偶尔跑跑山路,舒适度与包覆性应该是够了,而且还有前后电动调整、通风/加热等实用功能。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