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这一代的伊兰特有点东西

谈及韩系车,相信大部分人情愿望望身边领克、吉利、传祺、长安等等自主品牌的产品,都不再多掺和韩系车产品的好坏的评论。毕竟无论是产品发展,还是市场被接受度,甚至更具攻击性的营销手段,曾经一度是不少入门之选的韩系车,在经历了经销商产品抵押、资金断裂等等不良现象后,不再是部分人购置清单中的一员。然而,北京车展前后期间,韩系车相继有不少咱们耳熟能详的车型推出市场,这当中北现伊兰特是我比较受关注的一员。 

三年没去北京,出了机场去打车,出租车等候区依旧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北现三代伊兰特。说实话,在我“记忆”中对于伊兰特到第三代就没再更新了。或许是四代悦动、五代朗动、六代领动的名字过于“灵动”,影响了伊兰特之名在脑海中荡漾,反正只有三代伊兰特才是我心目中的伊兰特。至于发展前景遭遇等等的客观或主观市场表现,于我而言统统都不再重要了。 

当然,伊兰特始终在市场中更新迭代,可惜代数之间的升级相当有限,与同时代同级的自主品牌产品的大跨越相形见拙。不过走过车展后,一系列熟悉的韩系车名字却发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变化。第七代伊兰特就是如此的,以一份足够靓丽的造型,向我发出了召唤。只是靠近之时却发现,全新一代伊兰特不仅身披一身全新衣裳,连骨子中的基因也发生的剧变,而且不再“好”动,取原名“伊兰特”。 

全新伊兰特外观采用了“感性运动”的设计理念,视觉感与之前推出的现代产品不仅完善度提升了,令家族脸谱与设计元素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这是以往北现产品缺乏,或者说不够重视的。其次,设计师运用折线手法塑造伊兰特的车身,尤其侧面望去的车身腰线与车尾,增强了整车的层次感,这与大多数同级采用较平滑曲面的设计手法略有不同,视觉更趋向于动感化。 

内饰部分,伊兰特延续了韩系入门产品一贯“大件夹抵食”的传统,双液晶显示屏的设立十分亮眼,中控屏甚至是触摸的,且系统支持CarLife。更重要是它的出现加上不高的购置费用,直接影响到钱包涨扁,令购置入门级的消费者增加了一道选择难题。而且双屏之外,车厢运用了不少软性材质,提升了触感的高价感,并且营造出更好车厢氛围。中控台下沿的功能区,尽管受制于成本,布局有设计表现得不过不失。空间上,后排腿部都有一定保证,头部空间对180cm或以上人士较为紧凑,但一般家庭使用是足够的。 

第七代伊兰特是基于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平台打造的第二款产品,新平台让车长增加了70mm,轴距增加了20mm,而且平台上搭载的发动机、变速器、悬挂、转向系统都经过重新设计或者优化,算是对“全新”的最好诠释。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全新伊兰特,搭载有1.5L自吸和1.4T增压发动机两种动力配置,结合CVT或7速双离合变速器使用。对于一款紧凑型家轿,底盘的搭配与动力的选用完全以最优经济性出发,确保不俗耐用性之外,动力性与低油耗也是重要考虑的,以此为基础的话,伊兰特虽没有惊为天人的举动,却也保证了最实际的使用标准。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这一代伊兰特的操控表现,因为三代伊兰特是挺好看的一款车。 

在新一波韩系车型中,起亚K5和全系一代伊兰特都是我认为比较出色的代表。不管未来它们是否你购置清单中的一员。特别是伊兰特,以正名身份再次登场,又挟持最新平台的技术与智能化技术于一身,作为一款11~15万之间的入门家轿,已经尽显浑身解数,以求未来有着一争国内市场份额长短的气势,这一代的伊兰特的确有点东西。

标签: 伊兰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