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看车误区面面观:你还觉得“眼见为实”吗?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篇帖子。一个号称是“车身高级工程师”的人,列举了一堆有关朗逸偷工减料的东西。什么连车门密封条都没有,车身覆盖件薄所以噪音大,还有防撞杆不够厚所以安全性不好等等。

乍一看,一副论据充分、专业性十足的样子。只可惜很多观点都非常陈旧,还有一些比较也是只呈现了部分数据,甚至是拿A级跟豪华车工艺比,误导性极大,同样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实在是忍不住要反驳一下。



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一个这样的帖子,因为网上经常充斥着类似的“行家看车”误区。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看密封条来判断车厚不厚道,看车壳的厚度来判断车好不好,还有看一些媒体的“拆车”栏目。总觉得看到这些东西,就能判断车的好坏了。

这些看似“眼见为实”,其实只是表象中的表象。如果一款车这么容易就能看出好坏,试问还要各种测试做什么?

大家知道一款车的车身设计有多复杂吗?同样看起来都是钢,不同部位的选材有多讲究知道吗?还有,知道一款车从定型到最后量产,测试、调校环节有多久吗?工作量有多大吗?按照这位“高级工程师”的做法,只需要用多一点密封条,厚一点的防撞杆就可以算是好车,那汽车厂商做那些辛苦的测试,那是吃饱了撑的吗?



为了更具说服力,下面还是以为例来说几句。



密封条多就好吗?答案可能吓你一跳!

可以看出,这位“高级工程师”确实做了不少工作,搜集了英朗等车型前门的图片,然后指出只有的前门没有密封条,属于“偷工减料”。那么咱们就先就这个来说道说道。

密封条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密封”用的。

首先明确,密封条不光是会存在于车门上,还存在于门边框上。确实只在门边框上有密封条,也确实有很多A级车在车门和门边框上都设计有密封条。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这是第三方机构对市售车型气密性进行的负压测试结果。其中的负压值高达9.0/mbar,比威朗的1.9/mbar高了数倍,更是远超思域(1.4/mbar)和卡罗拉(0.5mbar)这些日系对手。



大家肯定觉得超奇怪:为什么的密封条比对手要少,气密性却好得多呢?

这里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水杯。大家是否注意点,有一些水杯的盖子上是没有密封垫的(印象最深的是早年间风行的“太空杯”)。然而这类杯子盖紧后却可以轻松做到滴水不漏,比某些有密封垫的杯子效果还好。为什么?就因为盖子与杯体的加工工艺好,彼此之间严丝合缝,所以就不需要密封条。

然后再回到车上,大家应该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不需要在车门上加密封垫?因为得益于大众的激光焊接工艺及高精度的冲压工艺,它门框的精细度要优于主流竞品。

至此可能还有人有疑虑:如果在车门上也加上密封条,会不会效果更好呢?确实如此。然而懂车型设计的人都知道,十万元级别的车在资源分配上要讲求“合理均衡”。由于的车身工艺好,车门上无需密封条就能达到这一级别车型的要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仍要迎合一些人的误区,额外装配密封条,增加的成本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那么同级别的竞品为什么又要在车门上增加密封条呢?因为大多数厂商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上,车身的制造工艺达不到的水准。如果不用更多的密封条,它们的气密性会达不到这一级别车型的设计要求。

因此这个环节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的密封条少,恰恰佐证了它的车身工艺优于竞品。论成本,高精度车身制造工艺的成本,是加个密封条的数十倍、数百倍!



覆盖件厚度决定隔音效果?别逗了!

文章中还提到,的一些部位车身覆盖件厚度一般,因而得出的隔音效果肯定不会好的结论。

还好,这位工程师没有犯“覆盖件厚就安全”的低级错误。然而以覆盖件厚度来判断隔音效果就内行了吗?结论是同样是贻笑大方。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款车的隔音是一套非常复杂、考验功底和资源投入很大的系统工程,绝不只是靠一些覆盖件的薄厚或者简单的隔音材料多少决定的。

简单地说,一款车的NVH(噪音振动控制)涉及到车身刚度、车身工艺、空气动力学,以及密封性、关键环节的静音工艺(即哪个部位用隔音材料、选择什么材料、用多少)等方方面面。以上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反复的设计、测试和调校的。它不仅涉及到一款车的研发投入,同时也关系到设计者和工程师的经验。

具体看的隔音设计。首先气密性远超竞品,这个前面说过了。的车身工艺、车身刚度、激光焊接工艺等,也应该众所周知。然后再具体的静音环节,有8处12块的隔音发泡设计。作为对比,我这里还有一组的数据,它采用的是5处9块隔音发泡设计。

还有,的前围是有2KG/M²的重层设计,连地毯都采用了隔音棉。我同样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类工艺在同级车中,是极为少见的。

如果感觉这些太抽象、太技术派,还有数据佐证。根据NQAS 2020年上半年测试的胎噪数据,为3.1,而是6.7、是8.6。还有更夸张的,为13.2。

还觉得枯燥?那好,再说一个感性的,但更符合逻辑的道理。

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对于隔音的重视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作为中国神车,它的研发团队自然是深谙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忽视隔音,那岂不是自废武功?如果的隔音效果真的不好,它又怎么可能成为中国神车?

居然拿最擅长的一项来“黑”,我只能说明这位“高级工程师”对、对整个A级轿车细分市场太缺乏了解。



防撞梁真的是越厚越好吗?

最后说一下防撞梁。不少业内“专家”很喜欢拿这个说事儿。很多拆车的栏目,还用各种专业测试工具测量厚度等等,以说明一款车安全与否。

而这里面,恰恰存在着重大的误区。

大家关心的安全性,主要指的是车辆发生碰撞以后对驾乘者的保护。这个层面,与所谓防撞梁并无太直接的关系(前杠有一点,与吸能设计有关,后杠则完全没有)。

这类安全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我们常说的“安全车身”理念。“安全车身”也是一项极其复杂、及其讲求技术的系统工程。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身。真正的车身,我们可以类比为人的骨骼。准确地说叫“车身框架”。一般是由ABC柱、门边框等等关键受力结构组成。

那么是不是这个框架足够牢固就一定安全呢?也不是。这里面讲求一个力学分配。通俗点说,是在发生碰撞时,前方要有科学设计的吸能溃缩区——太硬了不行,太软了也不行,需要反复的计算、设计和调整。

经过吸能后的碰撞能量传递到车身框架。此时优秀的车身框架,要做到用一个整体来承受能量,而不是某一个局部。这个说起来有点难理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手握鸡蛋却很难将它捏碎的原理。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涉及到车身框架的形状、结构以及各个部位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等等。而且这些很难通过一次设计就能实现,同样需要进行反复的测试、调整。这里面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往往是以亿元计算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简单地把防撞梁弄厚一点就能实现“安全”,那你是觉得上面进行这些设计、测试的工程师们都脑残吗?



那如此让大家魂牵梦萦的防撞梁,它到底是干嘛用的?它的薄厚又影响什么?

防撞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维修经济性”。即在发生常规、不涉及人身安全的碰撞时,用以平衡车主维修成本的装置。具体采用什么厚度的防撞梁、什么材料的防撞梁,一般需要根据国情以及产品定位来确定。

当然,前杠防撞梁确实与碰撞吸能有关。但如上所述,绝非越厚、越硬越好。它需要结合“安全车身”的整体设计来确定。

在此告诉大家一个常识:越是“神车”,研发成本越高。帕萨特的研发成本,往往比一辆超跑的研发成本还要高。神车也是同理。如此高的研发成本投入进去,你觉得的防撞梁厚度是拍脑门定下来的吗?

最后再看怎么评价的防撞梁。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是碰撞测试中有关“维修经济性”的评分,看看是不是同样优于大部分的同级竞品。



结论:

洋洋洒洒写了许多,不知各位是否看得厌烦。最后再啰嗦几句,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车,才不走入误区?

告诉大家一个结论:一款车的内在,你的“肉眼”是100%看不出来的。简单的靠几个卡尺、测厚度仪,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你能测出某个部位是不是用了热成型钢,都是同样毫无意义的。

一款车的内在,更多体现在反复的设计、测试和调校上,而不是看上去的“那堆铁”。所以一款车的内在好不好,还是要去看各种专业机构的测试数据。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气密性测试、噪音测试,以及很多客观的试车报告等等。

如果你觉得这些也太难,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看口碑。千万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力量。那么多人都买、且都说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差的!这个道理,不光适用于车,也适用于所有的工业化产品!

标签: 看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