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突破红线,自主品牌进入终淘汰赛

微笑着面对世界,乐观万里浮云。

预期的复苏不会在出现,中国汽车市场仍在下行渐行渐远。根据中国民航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5%和8.2%,尽管中航工业将下降归因于整体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以及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数据本身显示,以德系和日系品牌为代表的合资乘用车市场份额却数量有所增加,而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迹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全年销售总额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萎缩至39.2%,市场份额下降2.9%。这是自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首次降至40%以下。

然而从产品和实际消费需求来看,为自主品牌提供爆发式增长的基础市场已经开始萎缩。SUV和新能源市场开始降温,SUV车型全年累计销售935.3万辆,同比下降6.3%;而新能源汽车车型累计销售124.2万辆,同比下降2.3%。业内人士认为,在SUV增长红利期间,汽车市场的刚性需求明显,消费水平多重,这使得很多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上获得了不菲的收益。随着合资企业和奢侈品牌对SUV细分市场的重视,自主品牌SUV退出趋势明显,以一汽-大众为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投资了三款SUV车型,成为了一个成长中的源动力。

此外,虽然整体市场容量较小,但受政策影响较大的独立新能源市场,随着补贴力度的下降,也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其中,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龙头企业未能实现销售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新能源补贴在将保持不变,但随着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加速了新能源业务在华的落地,即便是以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也打算将中国市场作为“桥头堡”市场对全球新能源业务,以及自主新能源市场前景仍不乐观。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结束了的增长历史后,在市场调整周期内,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抗压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压缩。为了迎接新一轮的竞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着眼于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提升,摘掉“低质、低价”的帽子,打造高品质的汽车,与合资品牌展开竞争。

从汽车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认为,短期内,负面因素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因素,但一些因素将逐渐减弱。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中,随着市场的逐步修复,实际增长率将向潜在增长率收敛,预计到中国汽车市场将减少收窄。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自主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