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飞度“四代目” 这波进化你给多少分?

7、8月的珠海正处于雨季,天气就像初恋女友,突然艳阳高照,瞬间又可以给你来场倾盆大雨。由于航路气象管制,老王的航班也“中招”晚点,但这些都无法浇灭咱心中的热情,因为这次我们要试驾的“主角”正是广汽本田第四代飞度

其实在这次试驾之前,《车市进言》的同事就已经抢先体验过第四代。但由于那时这辆车并没有正式上市与公布配置,所以得出的结论对于消费建议来说并不全面。而如今第四代价格已经公布,Sport与Crosstar两个版本,售价8.18-10.88万元,相比GK5价格有所上调。这里问题就来了,第四代价格“不减反升”,那它还值得购买吗?此外,作为“超跑GK5”的继任者,代号GR的全新产品力表现相比“三代目”又有哪些提升?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车!

为了不吊各位客官老爷的胃口,这里老王直接先抛出结论:“全新是目前全部四代车型中,驾驶起来最平顺,行驶质感最好也是最实用的一代车型”。OK,这里我们进行细部展开。(温馨提示:由于本次我们试驾的车型为1.5L CVT潮跑Pro版,关于动态表现不可直接适用于Crosstar车型)

抓重点!先说驾驶感受。坐进第四代之后,你会明显感觉到它与第三代车型的不同。这种“差异”会让人感觉虽同处一台A0级小车中,但四代的驾驶坐姿与视野会更像一台MPV。在“四代目”上,驾驶者的目光会很轻易被两条纤细的A柱吸引。老实讲,驾驶第四代行驶在海边公路,蓝天白云大海,配合上这几乎无边框的驾驶视角,心情还是非常好的。

在珠海的海边驾驶真心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不仅路况好景色美还非常畅通。驾驶第四代行驶在海边公路,1.5L地球梦发动机与CVT变速箱顺滑的特性便可以很好发挥出来。虽然从参数来看,L15B发动机依然是熟悉的131Ps与155Nm,但在驾驶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发动机出力更“顺畅”。作为GK5老车主,我特意试了试20公里每小时松油再加油时的变速箱衔接的是否还会顿挫。而惊喜的是在第四代车型上这种拉扯感全部消失,在低速开起来更顺滑了。所以,从这点来看,第四代在日常市区驾驶会比GK5来得更从容。

当然了,作为一台,我们自然要试探一下第四代的运动性表现。首先从动力总成来说,挂入S档时转速会时刻保持在2000转以上来换取更好的动力响应。而个人觉得第四代最畅快的出力区间在3500-5000这段转速带,这时加速会感觉车辆特别愿意往前跑。并且得益于新的发动机调教,第四代在急加速时也不会出现之前那种“嘶吼”的感觉,整体音色更干净,出力也更顺畅了。

关于第四代的动力表现,在网络上也有许多吃瓜群众质疑它的加速能力。毕竟相比GK5,GR9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超过了10秒(实测10.2秒左右),从数据来看要比GK5慢了大约一秒。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这一秒的差距体现并不明显,大概要在转速去到6000转后你才会感知到GR9的后段输出没有GK5那么“疯狂”了。但在老王看来,新车型这样调教并不是一件坏事儿,因为从定位上来说,GR9本就是一台比GK5更注重实用性与舒适性的车子,那么将高转速峰值功率输出动力曲线稍微抹平一些,以此换取更好的中低转速动力顺畅感,怎么看都是更“讨喜”的设定。

OK,既然动力更畅顺了,那第四代的操控感受与行驶质感又如何呢?首先是转向手感,从上手第一刻起,你就可以发现相比GK5,第四代车型的转向阻尼会更厚重一些。如果说GK5的转向手感像一把锋利的刀,那么GR9则在精准、快速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黄油”,整体变得更润,转动起来的质感有一定提升。而在底盘支撑上,我们也刻意去快速通过几个弯道,第四代的整体底盘回馈依然能感觉到中置油箱与低重心的感受,悬挂阻尼不算软,支撑性依然在线,弯中驾驶乐趣丝毫不逊色GK5。

而比GK5做得更好的是,第四代整体底盘悬挂终于有了滤震能力。在通过一些破损路面与减速带时,悬挂对冲击对化解明显更充分。用容易理解的方式举例:“第四代的底盘就像是在GK5的基础上套了一层中等厚度的棉被,整体更扎实厚重了”。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前后桥滤震一致性也有所提升,之前“前软后硬”的情况有所改善。

总结第四代的动态感受,老王想用“顺”和“润”这两个字形容是比较合适的。这主要体现在新车型的动力总成开起来更顺滑、细密了,底盘与NVH控制也有了这个级别小车难得的柔韧感。对于喜欢舒适驾乘的朋友来说,第四代以上改进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而在静态方面,关于第四代的外观设计,我们就不再多聊。相比日版车型,国产版在造型上最大的改变还属中网造型的区分。而本次广汽直接推出两套前脸设计,我想也是为了希望让在这个竞争激烈但市场环境收缩的A0级小车市场中更有竞争力吧。而对于Sport与Crosstar两个版本,我个人会更加喜欢后者,不知各位客官老爷会喜欢哪款呢?

坐进车内,改变与外观一样明显。前面说到,第四代驾驶舱最大的变化当属超细A柱和全平的中控台造型。与第三代相比,第一个直观印象是整体内饰看起来更清爽了,空调出风口与中控台很好地融为一体,全新的液晶屏仪表也整体驾驶区视野更简洁开阔。别小看这块尺寸不大的液晶仪表,它能够显示非常丰富的车辆信息,使用感受丝毫不逊色市面上其他的“大屏”。

当然了,作为一台的入门级车型,我们自然不能去奢求能够给到我们多么舒适的配置。比如这次我们拿到的运动顶配版车型,它甚至没有彩屏的车机,但当你实际上手之后却它虽然功能简单,但胜在好上手。包括空调也是,三个旋钮造型平平,但当你用起来之后居然还有那么些奥迪的祖传手感,整体质感还是非常不错的。

拼配置也许不是的强项。但若要比实用性以及一些储物小心思的话,那么目前A0级市场还真没有哪台车是第四代的对手。就拿简单的后排空间来说,当前排调整到我的驾驶位置后,后排的腿部、头部空间依然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作为MM理念贯彻最彻底的一款车,有的时候你还真不得不佩服的工程师,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写在最后

作为2020年下半年“重磅”车型之一,我们终于交出了第四代的试驾报告。也许从配置、尺寸甚至档次来说,第四代都算不算目前市场上最好的选择。但你必须要承认,这台小车在驾驶性、空间机能、油耗甚至保值率认可度上确实很有自己的一套。作为A0级小车里的绝对霸主,第四代变得更有亲和力,也更舒服了。而如果你足够了解的进化史,其实不难,每一代的“进化”其实都是在突破自我。而关于第四代,您怎么看呢?也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