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是否需要热车,在秋天时学会这些知识,冬天用车会省心很多

内容概述:原地热车概念解析,电喷系统的运行原理,润滑系统与内燃机和变速箱的关系(涵盖CVT的特殊性)。内容约3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原地热车」是个讨论了很多年且跨越两个技术时代的话题,理论上在2001年后就不应该再讨论。但鉴于很多老司机长期养成了这种用车习惯,而且又会善意的将用车知识教授给年轻的汽车用户;于是造成了错误的用车方式“一代代”的传承,本篇就来全面解析一下吧。

01原地热车·合理阶段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2001年九月之前使用的喷油系统为【化油器】。其功能与运行概念顾名思义,简而言之是将燃油雾化后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油气后送入发动机(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燃烧室中进行“进压爆排”四个。这一系统使用了很多很多年,但是为什么到21世纪后就被淘汰了呢?

原因在于需要「原地加热」!因为在低温环境中冷启动时,的温度显然也是很低的;而燃油在低温环境中难以有效的雾化混合,结果会造成混合油气的浓度“时浓时稀”。

浓度过高(超过空气燃料固定比例)的混合油气会出现燃烧不充分,结果是动力下降;浓度过低的混合油气就没有充足的燃油,做功时显然也无法产生标准的动力。这种状态就会造成怠速或行驶中的动力时强时弱,弱到阈值则为不能满足内燃机正常运转而导致熄火。

综上所述,在没有达到理想的高温标准之前,运行状态是怠速转速不稳定,以及行驶中可能出现的熄火。这对于驾驶安全自然是存在影响的,而想要不熄火的正常驾驶,前提条件自然是等待高温——用车方式则为怠速时利用运行产生的高温加热,等待温度合理(怠速稳定)后才适合驾驶,这就是早期的需要原地热车的原因,是存在客观理由的。

02原地热车·错误阶段

将范围扩大一些:≥2002年后的所有量产乘用,再也没有原地热车的理由了!原因为车辆均升级【电喷系统】,啥是电喷?

所谓电喷指的是利用“增压技术”喷油,首先燃油泵会从油箱内将燃油抽出并送至喷油嘴;「泵」的概念是为液体或气体增压,在电磁阀没有通路之前,燃油是被油泵挤压的状态;电磁阀通路后油液在被一定程度压缩后,通过压力即可高效的喷射到进气歧管中。(喷射瞬间油液失去压力会快速碰撞,雾化电喷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这种描述也许不太好理解。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针管(肌肉注射器),用手推着手柄很难把水滋的很远;但是用手堵着前面的小孔,之后用力压针筒内的水,之后瞬间松开手水就能滋的很远且形成雾状。“堵住·加压”就是泵的概念,也可以说是蓄压的过程;瞬间松开就是为了燃油雾化,上会有很多小孔,在高压状态下从小孔喷出就能实现理想的雾化了。

重要知识点:雾化与温度有关系吗?标准答案:再没有什么关系了。需要通过高温实现理想的燃油雾化,而电喷系统不论喷射还是高压缸内直喷,其雾化效果都只受油泵加压和的正常运行的影响;失败了就是燃油只要没有结冻,油泵与能正常运行,驾驶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中也能够正常启动,且启动后就能正常驾驶。

所以再没有原地热车的理由,要不再尝试找一些试试看能够推翻这种结论。

03普遍错误理解

原地热车为了有效润滑?的磨损80%是在冷启动过程中造成!这种说法不能反驳,因为这就是事实,但是这种描述存在误导。准确的说法应当为:80%的严重磨损,是在冷启动的瞬间的2秒左右造成。因为启动瞬间是利用电动机带动运转,机油泵是依靠曲轴的运转提供动力;也就是说启动瞬间还没有开始润滑,是在启动升转的2秒左右中慢慢形成,所以在这一阶段是有磨损的。

但是,启动瞬间的转速会被电机带动到600rpm左右,随后冷启动ECU会加大喷油量并提高转速,标准会达到1200rpm左右。在这种转速标准中肯定能够实现有效润滑,而且是在几秒钟后就能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为了启动后达到理想润滑效果而原地热车——理由不成立。而且这种用车方式是肯定不好的,因为会逐渐形成一些“顽疾”。

积碳的形成·冷启动原地热车时核心因素。冷启动时的机体与防冻冷却液的温度都很低,此时运行做功产生的热能会有很大的浪费。参考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热能会吃从高温物体或环境中传导至低温物体,反之就是低温物体会“吸热”。

那么冷启动时的低温与机体就会吸收热能,而这些能量本应该转化为动力,被吸收后就必然造成动力的下降。ECU为保证低温阶段时的动力合格,唯一的方式就是提高发动机转速与喷油量,以燃烧更多燃油为代价补偿被消耗掉的能量,概念参考下图。

「不充分燃烧」是最大的问题,这一阶段会加农喷油,但喷油量已经超过了14.7:1的最佳空燃比。说白了就是没有充足的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油产生化学反应,结果必然是燃油无法充分燃烧。

这种燃烧状态不仅会产生过量的碳氢化合物,同时还会有一些胶质、颗粒物的出现;与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和空气中的杂质混合后就会成为黑色,在高温机体中反复烘烤与冷却则会提升附着力与硬度。而且在窜气过程中还会进入曲轴箱,所谓的油泥其实也是形成。

说明:冷启动原地热车会产生,冷启动后整车驾驶也会产生,直到水温接近中线后才会取消加浓喷油以回到正常充分燃烧的状态。但是启动后的正常驾驶转速总会有2000rpm左右吧,这一转速标准产生的进排气压力与形成气体湍流,状态是可以“吹走”大部分将将形成的的。

也就是说正常驾驶才不会让快速的积少成多,造成持续性的燃烧不充分;反而是原地热车不仅于充分润滑没有什么关系,同时还会逐渐让的运行工况变差很多,还有理由去原地热车吗?要不再看看……

04两大类型·确有一种不得不热车

手动/AT/AMT//DCT(双离合)不需要CVT需要第一类不论自动还是手动,不论传动结构是液力变矩器还是离合器,这些机器都没有必要原地热车。因为是不需要“预热”的,在正常行驶中还要降低半联动频率以减少磨损,以及合理的控制其运行温度(不宜过高);而本就是通过油传动,只有在急加速或巡航时才能用到单向锁止;所以这两种结构都不需要原地加热,或者说问题对其没有正常运行的影响。

这类的滑档结构都是行星齿轮组,依靠齿轮的啮合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其运行状态就是没有严重磨损的。且运行中油泵或变矩器总能快速形成油压以实现润滑,同时飞溅也是可以辅助实现有效润滑的。所以装备这些再也找不到原地热车的理由,可以说原地热车对此类车辆有弊无利。

重点:CVT无级变速器还真得热车。虽然这种机器的传动结构有也有湿式多片式,但是换挡结构过于另类,是由两组液压力控制的锥形轮与钢带或钢链组合,依靠两者之间的滚动摩擦为基础,以追轮夹角和钢带角度的同步变化实现不同的挡位。

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必然存在磨损,钢带追轮必须以很高的压力结合才能承受不高的峰值扭矩;在这种状态下两者之间的磨损是挺严重的,想要控制磨损就得有充足的润滑。

由于CVT对润滑的要求非常苛刻,然而低温环境中油的流动性很差,而且润滑的程度也不够理想。结果则是必须利用暖温器加热油,等待足够热之后才允许正常升档行驶;这种状态不就是原地热车那?

这就是CVT的特殊性,即使是一些设计有1个低速齿轮档位的CVT也得热车;因为一个前进挡只能依靠拉升转速提高车速,冷启动后机油的温度与性能也在提升过程中,此时以四五千转的高转速运转难道不会有些伤机器吗?

总结:除装备CVT的部分以外,在电喷时代不再有车辆需要原地热车了。想要保证不会产生大量,正确的用车方式应当是启动后在30秒系好安全带,之后正常驾驶即可。

(冷启动提高转速不仅是为了补偿动力,同时也为了加速热车,但转速基数小所以效果还是差一些的。再想一个问题:如果冷启动会加大磨损,ECU敢于设定冷启动提高转速以增大磨损吗?所以没有热车的理由,除非新手司机做好心理准备)

编辑:天和Auto-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用车 热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