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汉,定价至少低了10万

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年代,比亚迪汉第一个把“百万级跑车性能”拉到了30万以内;并且,汉还是一款中大型轿车;并且,它还有着同价位车型缺少的豪华感——并且,汉搭载了“不会自燃”的刀片电池,去除了电动汽车的一个心腹大患。


汉纯电版售价为22.98万元~27.95万元,已经切入了中型(B级)合资汽油车的价格区间。如果这是一款合资品牌的中大型电动轿车,以它的性能、级别、用料和做工,会定什么价呢?


汉把“百万级性能”拉到了30万元以内


汉是什么档次的电动汽车?


相对于燃油车,天生在性能上占一些优势。驱动电机一起步就能输出最大扭矩,而且毫无迟疑,这让一触即发,加速灵敏而迅捷;不需要复杂的变速机构,动力输出直接而流畅;电机、电控布置灵活,电池平铺在车身地板上,整车重心低而均衡,对操控大有裨益。


更容易获得合理的重心分布(图来源于网络,仅为示意)


所以,往往会把“性能”作为卖点。


然而,这并不是说就能轻松把性能推高,尤其是做到“变态级”。其中的难点,一是“三电”系统必须足够先进强悍,二是性能和续航之间要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想加速快,电池要能瞬间大功率放电,电控模块要高效管理电能,电机的和扭矩要够大,“三电”都强,性能才强。而性能强了,必然会影响续航能力,要加速和续航两个数字都漂亮,事情很难办。


能办到的,都是中的顶尖车型。


先看汉高性能版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百公里加速3.9秒,续航550公里,百公里刹停距离32.8米,麋鹿测试成绩80km/h。


汉高性能版相关数据


看主要性能数据,汉确实不输百万级的燃油,比如宝马M4奔驰AMG C60。


在量产中,百公里加速进入4秒之内只有寥寥数款,有市场影响力的主要是特斯拉系列车型(主要是高性能版),和保时捷Taycan(4S以上版本)。


4S相关数据


达到这个加速能力,续航又在500公里以上的,也只有汉和的车了。的中型轿车Model 3的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3.4秒,续航600公里,定价41.98万元;与汉同属中大型轿车的Model S,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3.8秒,续航660公里,定价为75.69万元。


长续航版相关数据


高性能版相关数据


汉高性能版的售价为:27.95万元。


汉的定价有多低?


奥迪都已经推出主力型,并引入或即将引入国内销售。在主要性能指标方面,这些车型和汉有明显差距,但身价不菲。


EQC 400是中型电动SUV,百公里加速5.1秒,标称续航415公里,定价57.98万元起;奥迪e-tron是中大型电动,百公里加速5.7秒,标称续航470公里,定价69.28万元起。


EQC 400相关数据


相关数据


Polestar 2,沃尔沃旗下高性能品牌的首款量产纯电车,紧凑级轿车,百公里加速5秒左右,标称续航450公里,起步价为41.8万元。


2相关数据


ID. 3出自大众MEB平台,是ID家族的首款量产车。ID.3还没有在国内上市,这款大小和高尔夫相当的两厢电动轿车,在欧洲售价合20多万人民币,续航根据电池容量不同分三个版本,最少330公里,最多550公里。现款ID. 3主打实用性和经济性,按的规划,ID. 3也会有高性能版本,不过要到2024年才能上市。


ID.3是ID家族的首款量产车型


这样的豪华品牌,如果也有能力推出和汉同等性能的中大型轿车,定价不会低于60万,70万以上也正常(可参考的定价);如果是通用这样的跨国公司推出同等车型(同样需要有能力),定价再保守也不会低于40万,50万以上也正常。


实际上,汉已经跳出的定价逻辑,甚至比燃油车还要“实惠”。 


为什么定了低价?


汉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低价,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品牌汽车正处于上升阶段,高定价不利于迅速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比亚迪这样的汽车企业才有能力定出低价。


是一个产业链超长的行业,而造车成本也分摊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曾热衷于“垂直整合”,几乎涉足了制造的所有版块,尤其是方面,从最核心的“三电”,到底盘、灯光、车用电子设备等都能自己独立研发、设计、制造。

为什么贵?主要贵在“三电”上。


的成本中,电池通常要占到40%左右;再算上占10%左右的电机和10%左右的电控成本,“三电”占成本的6成左右。


零部件成本结构示意(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汉是首个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拥有刀片电池的独家专利,这种电池又称“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利用特殊的电池包结构,大幅提升了的体积能量密度,还进一步改进了安全性,成为“不会自燃”的电池。刀片电池由旗下的弗迪电池重庆工厂生产,这座新工厂拥有全球顶尖的电池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都由自主设计制造,不少关键生产工艺属于世界首创。


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优势突出


IGBT芯片与电池的电芯并称的“双芯”,是电控、充电/逆变等系统的关键部件,对的性能发挥有重要影响。这种芯片成本高、技术壁垒高,目前90%依赖进口,而不但拥有设计制造IGBT的全部技术,在汉的电控系统中还使用了更为先进的集成碳化硅电控模块,进一步把汉的性能推向极致。


汉能把售价压到30万以内,秘诀只有一个:掌控全产业链。


掌握核心技术,掌控全产业链,还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可以在研发上把电池、电控、电机技术融会贯通,打造出一个高度协调、没有短板的“三电”系统。汉为什么能有惊人的性能?因为懂电池、懂电控又懂电机。哪怕其中有一项受制于人,性能就可能被卡住脖子,难以达到顶尖水平。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