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实测UNI-T、XR-V、C-HR,自主与合资谁更胜一筹

  • 作者: 车闻社
  • 2020-07-14 16:44
  • 26.64万

这两天,车闻社拍摄了一部小剧场,对我们购买的长安UNI-T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比测评,其中还涉及了2款合资车型本田XR-V丰田C-HR

不过由于视频展现的内容有限,以及网友对UNI-T关注度实在太高,小编决定从更客观、直接角度,再次对比三款车型的具体表现。


UNI-T的对手是不是XR-V、C-HR?

UNI-T的售价为11.39-13.39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是覆盖的一部分车型的,而的指导价虽然更贵,但终端优惠后入门价也下探到了12万左右,从价格来看,三款车型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而从定位来看,长安UNI-T是一款紧凑型SUV是跨界小型是标准的小型来看,三款车型对比,长安UNI-T其实有点越级的意思。


当我将三款车型放在一起对比时,很多热心网友(键盘侠)都会觉得它们之间根本不是竞争对手,原因是过去合资车型溢价比自主车型要高。

但事实上,在如今的10万级细分市场,溢价往往只体现在品牌上,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目标人群来说,是会将预算花在一个车标上,还是更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就好比某岛国产的家电要卖一万五千元,而国产相同品质的家电只需要七千多元,当预算只有一万元时,作为消费者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国产家电。


这也就是UNI-T的竞争对手一定是XR-V、C-HR等合资车型的原因。所以在接下来的对比中,小编也会抛开品牌因素,去对比长安UNI-T到底拿什么与合资竞争?

智能配置,谁更好用?

中,首先提到了智能,作为车主的孟老师最有发言权,在一个月左右的使用中,长安UNI-T不仅车机系统清晰、流畅,并且功能强大,智能科技配置也相当丰富。


比如两块10.3英寸的中控屏和仪表,都达到了1920*720P的高清显示度,并且向驾驶位倾斜8.1度的设计,既人性化又避免了中控屏反光问题。

UNI-T的功能十分丰富,可以通过In Call系统远程控制、寻找车辆,查看车辆状态、开启空调等。上车时,小安会主动问候,接电话时会自动调节媒体音量,还能监测空气质量并自动换风。


并且智能语音已经进化到了很流畅、自然的程度,开车时导航、听歌、控制车窗、空调等都可以通过语音执行。在UNI-T上,还有车载微信功能,OTA也可以在线升级。

此外,UNI-T拥有L2级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交通拥堵辅助、智能限速辅助、360度全景影像,不仅保证了行驶安全,也能更好的避免违章。


而在上,实测只有顶配车型才有语音控制,手机互联、导航等智能配置,并且语音控制只能通过按键唤醒,车机系统也相对封闭,不支持在线升级和APP下载,比较老套。


尽管比XR-V的智能化程度略高,中配就有语音控制、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和主动刹车等智能配置,但语音依然通过按键开启,中控也只有9英寸,系统也仅支持比较常规的设置和功能。

举个例子,两款合资产品都没有车载微信,差别不仅体现在使用上,腾讯作为一个强大的互联网汽车,必然会发力车机系统,其与长安已经推出了梧桐车联,伴随着后期的升级,UNI-T只会越来越好用,而XR-V、C-HR根本没有这些功能,只会越来越落后。


其实,也并不是本田和丰田的车机系统不好用,品牌只是将更领先的智能配置放在了更高级别的车型上,比如雷克萨斯,而不是10万级产品上,所以在智能配置和使用感上,长安UNI-T明显领先XR-V和C-HR一个时代。

动力驾驶,谁更有趣?

在动力上,长安UNI-T搭载了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马力180Ps,峰值扭矩300 N·m。

搭载了1.5L和1.5T,其中1.5T177 Ps,峰值扭矩220 N·m。搭载了2.0L171 Ps,峰值扭矩203 N·m。


将这三台摆在一起,长安UNI-T的数据已经领先太多,并且从目前用户的关注度来看,蓝鲸的呼声是最高的,在技术方面的领先性已经不用再讲。

此外,长安UNI-T匹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两款合资车型都用的CVT变速箱。相较而言,CVT的更成熟、稳定,办公司也有同事比较喜欢CVT。


但另一个角度,越成熟、稳定的东西往往也越老旧,缺乏乐趣,像孟老师、肖习、包括我都更喜欢去尝试这种新鲜有激情动力,所以也更满意长安UNI-T的驾驶感受,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爱好去选择车型。

还有非常明显一点优势就是,长安UNI-T使用了20寸的马牌MC6轮胎,相较于两款车型,能够带来更好的抓地力和运动感。可以说,在拍摄当天的重庆山路上,UNI-T的动力、转向、底盘一点没毛病。

乘坐空间,谁更自在?

再来到大家关心的空间表现上,其实从尺寸和定位来说,长安UNI-T和XR-V、C-HR已经是越级对比。



身高172mm的肖习乘坐实测后,三款车型的后排表现也是UNI-T优于C-HR优于XR-V,其中UNI-T的后排头部剩余2拳,腿部剩余3拳空间,中身高180mm的社长乘坐,后排表现依然充裕。

而在舒适性上,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长安UNI-T与C-HR差不多,都优于XR-V,但车内大量的皮质和软包材料,是UNI-T的加分项。


乘坐上最大的优势在于车内的通透性,C-HR的后排较小,后排乘坐比较压抑,XR-V和UNI-T的后排面积差不多,但UNI-T拥有超大(面积0.79平米)全景天幕,让后排也能拥有极好的视野和通透性。

总体而言,在空间和舒适性上,UNI-T的整体表现和乘坐质感,依然优于两款合资竞争对手。

设计工艺,谁更出色?

最后,在设计上三款从反响和市场表现来看,都是非常成功的。每款车型都有自己对设计的独到理解,毕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设计师。



在我看来UNI-T的优势在于长安将大家认为的一款概念车直接量产了,概念车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突出的就是一些尖锐、刺激美感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如果要生产出来,需要考虑磨具、工艺、喷涂、耐用度等,所以要将概念车量产,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比如,长安UNI-T的无边界格栅,150颗菱形元素在制造不仅要做到无缝贴合,还要确保与大灯、引擎盖灵活衔接,这对设计以及工艺都有着极高要求。并且车身腰线和尾翼亦是如此,这些都是设计与制造工艺之间难以达到的状态。

其实在C-HR也有类似的元素,车辆的尾灯设计得非常立体,区别于此前的一些车型。由此看来,长安UNI-T在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上也颇有赶超合资之势。


另一方面,一个成功的设计还在于它能否持之以恒的去维持5年、10年的时间,当第二任车型出来以后,第一任车型依然惊艳且不被替代。而我相信,UNI-T的设计就已经满足了这种趋势。

甚至更长期来看,这样的设计对产品的保值率、品牌未来的形象,甚至价格都是一种提升,作为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的首款产品,UNI-T的到来无疑打开了了自主与合资竞争的全新格局。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