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是不是悬架软的车更舒服?

从中国的汽车销售榜单上看,日系车现在排名挺靠前,月销过万的车有不少。日系车里有一个以悬架和座椅都软为特征的品牌,日产;对应着的典型车则是轩逸。国内品牌销量最大的哈弗H6也有“舒适”这条评价,都说明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喜欢软的车。


但欧洲车普遍都偏硬,即使是适合坐后排的奔驰,也没有日系车那样夸张的柔软减震,而是有着明显路面反馈的减震系统。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其实,这些结果都可以追溯到文化层面。欧洲人均国土面积小地形复杂,山多地少,所以对操控性的要求很高,车子要有比较高的操控性才能有人问津。而美国平坦得一望无际,开车一马平川,弯道、侧倾都太少见了,在中部区域,道路的转弯甚至只是为了防止开车疲倦而故意做出小弯道。这样的国家不需要操控好的车,只要能应付直路就可以。于是,这两种风格的文化,以及衍生出来的比赛都有着巨大的反差。



日本车因为行销全球,所以卖到哪里就满足哪里的需要,没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日本在美国生产很多车,因此美式风格明显。


中国由于没有成型的文化,比赛也没人捧场,广袤大地更接近美国,所以那种软绵绵的就比较符合国人口味了。


不过,如果“软”是好的,为什么欧洲车都不跟呢?



说到底,软还是有着先天的缺陷,因为有两个作用,一是减震,二是支撑,这两个性能是互相矛盾的。软,支撑性就差,于是操控性和安全性就不会好,容易失控。这是欧洲车不能接受的状态。


操控好的车,行驶中的车身姿态能按驾驶者的意愿去动作,又确保不失控。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只能是偏硬的



可能你会说,国内那么多日本车,也没见出什么事儿啊。是的,因为它们主要在城市里使用,时速60km/h以下达不到失控速度。可是一旦遇到问题,比如躲避路边蹿出来的动物,或者前面急刹的车,那就特别容易失控了。前些年也出过一些大的撞车事故,就是这种“麋鹿试验”极限状态下发生的。


所以软和硬,无关技术能力的高低,只是不同的风格选择而已。想要在关键时刻保命,就得牺牲一些平日的舒适,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