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INI为什么要多载人多载物?它为什么要讨好所有人?

他只在天马用了一圈的时间就征服了我的心,彻底改变了我对MINI的看法。

难忘的是他养眼的Gulf Racing涂装,难忘的是他通过车窗外露的防滚架,更难忘的是他极度悦耳的机械增压乐章。先前对MINI所有的“偏见”在那一刻都被眼前这台美好的小精灵剥去。

值此改装车评选机会我们联系到车主Sam——上海SETH AUTO负责人,前去店里与小亲密接触了一番。上文说到机械增压,MINI粉们就应该猜出这是一台R53了。Mini曾在1969年,归属于British Leyland公司的时候,由车型变成一个独立品牌,然后到了2000年,几经易主的MINI到了BMW这里,BMW再次将其设定为独立品牌,并告别同年停产的classic MINI,推出了全新的MINI Hatch,也就是新生代的MINI,这里的主角便是第一代R53(NA车型的车架代号为R50)。

在不遗失经典MINI底蕴的前提下,大师Frank Stephenson的任务是塑造一个新世纪新面貌的MINI,R50/R53的成功无疑是本汽车行业最早的一次铭记事件,在他身上,旧经典与新潮流结合得那样天衣无缝。还有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是,在这台车的开发阶段,万幸当年宝马团队强势于罗孚团队,毙了对方“经济”标签设定而坚持“运动”定位,否则MINI会有现在如此优异的驾驶特性和各种性能版本?

图:聊过Sam玩MINI的历史,知道他是R50的忠实粉丝,拥有过普通的R50,多台限量Checkmate,以及这台终究诱惑的R53 Cooper S,真心羡慕Sam能有如此丰富的R50相处经历。

当四门且巨大无比的MINI Hatch、四门且巨大无比的Clubman、不再个性的内饰等等一众愚蠢的因素出现在F世代的时候我就知道,MINI不再迷你了,至少已经不再迷我。我的概念中,MINI为什么要多载人多载物?为什么要考虑所有消费者的口味?当设计者开始想要造一台讨好全部人的MINI的时候,MINI标榜的“个性”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在无法圆梦Classic MINI的国内,能拥有一台R50是MINI死忠们最虔诚的选择。

图:对比这个Hatch尺寸图可以让人直接失去购买F系列的欲望。

图:从Classic MINI过渡而来的初代Hatch的设计很成功,旧经典与新潮流结合得那样天衣无缝。

图:因为Sam经营的SETH AUTO是Gulf润滑油的总经销,于是这台R53顺理成章身披用不褪色的经典Gulf涂装。

图:R53 Cooper S前脸的机盖开孔跟STi或者MPS一样可是实实在在的开孔,得益于他们共同的顶置中冷器布局。

图:好像所有车取掉后杠都会变得凶狠无比,娇小的MINI都是如此。

同为Cooper S,相比后来的R56或者F系,R53独特之处在于其为机械增压,虽然我没驾驶过R53,但有R56世代Cooper跟Cooper S的驾驶感受对比,我大概能够明白R53采用机械增压方式的意图。个人觉得线性的动力输出对于这台小车来说很重要,是我我宁愿放弃更高马力的涡轮动力也要选择更流畅更连续的驾驶感受。而R53对于我们的吸引点,除了较高且线性的动力输出,如喷气式飞机引擎般高频的鲁式增压声同样致命。

R53使用一台代号W11B16的Tritec T16b4引擎,1600cc,Eaton M45鲁式机械增压器加持,原厂就有163匹输出。这台由克莱斯勒公司共同开发的引擎不说效率如何,耐久度是不错的,Sam对他进行了一些减负型的补强,包括轻量化普利盘、点火线圈火花塞、加大、加粗水管、副水壶等等,尽管功率不会上去很多,但现在的T16b4工作起来要轻松很多了。

图:这台代号W11B16的Tritec T16b4引擎是R53的精髓所在,1600cc,Eaton M45鲁式加持,原厂163匹输出,效率一般,经过Sam周边的补强和改装后输出又少许提升。

图:铸铁Tritech的强度跟耐久度令人满意,想要让这台老机器重返青春只需要在周边下点功夫即可,进气、点火、冷却等等方面。

图:RVER是Sam自己的一个品牌,以悬挂件为主力产品,另外也会有一些排气和副水壶、助力油壶这些小物件,东西看上都还蛮精致。

图:此处塔顶切割似乎是为了实现前轮倾角。

Sam将这台R53打造成了一台场地赛车,并在本地的民间赛事中屡屡建树,刚刚过去的论驾中这台R53就带回了A组冠军。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要再陈旧地以为MINI只能看看啦,他的驾驶乐趣非同寻常,这是他能成为场地赛车最优势的先天条件。所以这台R53改造的首要议题和重点便是将其先天优势出色发挥。这台R53的底盘件全部来自Sam的自创品牌RVER,包括前后摆臂、拉杆、李子串以及各连接处的波子衬套的改装,外加上一套2 way KW Clubsport以及Eibach前后防倾杆的加入,可以想象这台R53的扎实程度。

图:尽管没有BMW的后驱,但MINI因为其“四个轮子位于四个角”的属性,使得其操控异常优秀,因此改造得好会让他在赛场占据很大优势。

图:前后的组件已经被完全替换,均为RVER制品。

图:加强的前下摆臂,前后摆臂、连杆、羊角的连接均改为波子形式。

图: Clubsport 2way避震。

图:9440颜值高,自重轻,制动力强大,一推出来便成为MINI、GK5这类小车的追捧对象。

图:4后、李子串均为RVER的可调波子产品,左右纵臂也替换为铝制品,极大提高了的可调范围和响应性。

图:排气也是RVER出品。

图:作为一个街车车迷,实在不忍心看到R53在国内被这样处理。

图:RWB款的MOMO方向盘。

图:R53才有的原装机械压力表,另外还多显示机油温度以及水温两个数据。

图:手动R53装备的是Getrag的G285六速手动变速箱

国内的R53屈指可数,就算算上R50移植R53机器的案例,一只手估计也能数得出来。看了Sam这台落场的原版R53,一面为其精彩叫好,一面又惋惜不是一台能够每天通勤的街车,要是有这么一台机械增压的R53落在我手上…

图:在我眼里,Sam这台R53的精彩是超越身后的RWB 993的。

改装清单:

外观:

JCW包围套件

GULF涂装

动力系统:

m7轻量化普利盘

m7 16%机增皮带轮

MSD

NGK竞技

Odyssey轻量化电瓶

ARC加大中冷

冬菇头

RVER头段

RVER直排 竞技

整车水管加粗

JCW顶吧

RVER附水壶

82度 m7节温器

RVER助力油壶

行走操控:

避震 Clubsport 2 way

RVER后摆臂波子竞技拉杆x4

RVER竞技可调李子串

RVER前三角摆臂

前三角摆臂波子衬套

前后Eibach

整车FIA认证全笼

后铝制下摆臂

后摆臂波子衬套

内饰:

MOMO RWB款保时捷竞技方向盘

WORKS BELL快拆

RVER座椅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