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为5G和北斗卫星会是汽车科技的新革命吗?

大概是08年进入汽车媒体行业,那时的自主品牌还是起步阶段,谈论的方向依然是发动机变速器的自力更生,什么远大的科技、前沿的技术还是海外企业的大战略,特别在安全领域,沃尔沃奔驰奥迪的Car to X的产品基本能实现量产了,简单来说就是物联网,十多年后的今天,没想到最有可能广泛使用的是国内,而且有自主车企牵头。 

物联网在安全领域的好处人人可见,车来车往的主干道、人口密集的社区,甚至偏远山区,Car to X能实时的获得交通、人员、车辆的活动信号,将潜伏的危机扼杀在摇篮中,而对于通勤效率有颇有裨益,但是这概念吹了10多年,可实现的范围少之又少,同时企业各自为政,没有用户基础,最后只能流于理想层面,但不能否认,这科技对而言有必要。 

帕萨特在CIASI碰撞以后,大众高层曾表态,主动安全获得高分比被动安全更值得关注,撇除狡辩之嫌,从安全且单纯的角度看来,防范于未然显然更高明,但Car to X的概念显然高于现阶段主动安全技术几个层次。事实上,除了用户基数阻碍了欧洲实现物联网的脚步外,那时候的核心科技也还未准备好。 

Car to X为例, 大家需要在手机下载一款应用软件,以实现定位与信息交互,其科技的背景是4G网络和GPS定位,十多年前,没有华为5G、北斗卫星也未民用,技术逻辑看似无懈可击,但当国内技术成熟以后,4G、GPS的定位精度差太远了,而精度的差异往往决定了意外是否能真正避免,而非好心做坏事。 

GPS和国内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地图的差别在哪里?一般而言,GPS是通过三个卫星作为定位,以目前的技术,误差大概是5米到10米的距离,对于导航而言,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导航到附近的位置,肉眼也能看到目的地,所以我们认为它还是很准的,但是面对北斗的高精地图,误差只有5厘米-10厘米,显然不是一个量级。在我看来,无论手机导航还是车机导航,两者没本质差别,但延伸到自动驾驶或者安全领域的物联网,差异就很大了。 

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来源天上的北斗卫星信号和地面的基站,我们从新闻中得知,北斗卫星已经完成最后一颗的发生,那么地面的基站呢?事实上,这样的基站早已在全国布置完成,只是大多情况下用于测绘领域,例如测量高山、盘地的海拔等等,所以一般人不沾边,现在将它与北斗联合后才进入我们眼帘,而依据高空与地面的信号,地图的误差比GPS少得多。 

基于高精度地图,在日前试驾的AION V上就有了实景AR导航的出现,就好像极品飞车的游戏一样,在实际的道路上面出现了导航的线路与转向信息。看起来当然炫酷,也是它的一大噱头,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它身上还配备了华为5G的芯片,北斗+5G才是实现物联网,甚至安全的自动驾驶条件。 

早前华为宣布联合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生态圈”,首批名单包括,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 

5G比4G速度快了不是一点点,车机进行OTA升级省时,更重要是5G的基站远远大于4G,对于定位或者实现自动驾驶,精准程度已不是前代产品可以比拟,所以回到的Car to X或者国内说的V to X,需要安全就需要超高精度的定位,举个例子,经过路口的盲区,如果以GPS或者4G基站作为定位,几米的误差可能会引起意外发生,反过来说,5G的密集基站且传输的延迟比4G短形成有效提醒、避免碰撞的条件更充分。 

只要有华为的5G芯片,无论车机还是手机,就能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人之间交互,如果没有呢?抱歉,那就只能维持现状了,但也不要灰心,从3G到4G的跃升,我们体会到网络速度带来的优越,要你用回3G,感觉就像回到原始社会。5G也一样,我们或许还未有5G手机,车载5G芯片也是刚开始,而这一切也只是时间问题。 

的物联网和智能家电十分相似,起初只是看热闹,用了以后是真的香,重点是欧洲甚至全世界难以推行的安全科技,在国内有了充分必要条件,要用户有庞大用户、要技术有独家技术、要基建有完善基建,我相信,这将是科技的新革命。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