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棋逢对手 丰田奕泽E进擎 vs. 特斯拉Model 3

  • 作者: GD车
  • 2020-06-30 05:28
  • 662

引言

1933年,举母市的工业巨子第一次将目光投向汽车,迈出了撬动工业史的第一步。64年后的1997年,丰田汽车早已经为可靠、品质的代名词,而丰田精益制造理论,已经成为世界工业领域最令人趋之若鹜的先进理念。这一年,这个来自东方的工业巨头,率先叩开了电气化的之门。随着THS混合动力系统与里程碑——普锐斯的量产化。的脚步依然不断向前,随着具有前瞻性的将利用油电系统诞生,电气驱动系统被不断打磨精进。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成为了所有电气工程师不断追寻的圣杯。

十一年后的2008年,旧金山湾区的一家小公司已经羽翼渐丰,这家名为特斯拉的新锐企业,发布了名为Roadster的电动双门跑车。凭借高功率博得眼球的Roadster却未能名留青史。

2012年,帕拉奥图的科技极客推出了ModelS;2017年推出Model3,技惊四座的同时,但成本、可靠性、便利性、安全性却始终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于空。

2020年,东亚的制造名门终于带来了电动领域的拳头产品——奕泽E进擎。二十余年的厚积薄发,将铸就何等华彩?面对科技新贵的强势来袭,工业名门能否成功逆袭?小型SUV的拳头产品遇到中型轿车标杆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一台是小型,一台是中型轿车;一台是精益生产体系下,品质与均衡性具佳的新作;一台是为科技巨子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在本次LACU评价体系,马上开始!E进擎与Model3,在这场严谨的数据分析面前,谁才是今天的赢家?数据不会说谎,评测开始!

参与对比车型

本次对比,我们选择的两款车型是:

售价25.38万元的2020款一汽丰田E进擎E·智尊版(以下简称E进擎)NEDC续航400公里;

售价29.18万元的2020款Model3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以下简称Model3)NEDC续航445公里。

多车价值横评体系简介

“多车价值横评体系”是行业大咖陈君红老师所设计的评价标准。运用十维网状图将车辆的各项指标量化,以便更为客观、直观地对不同车型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对比。

“多车价值横评体系”覆盖的评价维度度包括:

在本次对比评价中,我们先通过对车辆细分维度的表现进行打分,最终形成十维网状图,用可视化的方式,掌握两款车在各个维度上的优劣分布以及优势规模。

雷达图(网状图)可以快速直观地展现对比双方的优劣分布以及优势规模,被游戏领域广泛采用。

以十维网状图为基础,“多车价值横评体系”还会进行LACU评价。LACU评价将每款车的具体测试小项,通过L(领先水准)、A(正常水准)、C(稍有竞争力)、U(无竞争力)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表格打点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

针对性价比问题,“多车价值横评体系”也采用了行业权威机构专业的评价机制——价值感知测算(即,PVA测算)。通过对每项车辆配置进行价格赋值,把该配置的装配差异用最直观的价钱来量化,谁的性价比更高,“价格差”说了算!

十维网状图|宏观感知

从两款车的十维网状图中可以看到,E进擎和Model3的表现都很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E进擎在拥车成本、质量、安全与安保等方面占据优势,而Model3则在与充电、舒适、信息与通讯、便利性等方面更加突出,对应得分如下:

在“质量”、“安全与安保”和“拥车成本”方面,E进擎评分均达到0.7分,可以说是继承了家族一贯省心、保值的特点。而也在“信息通信”以及“便利性”方面得到0.7分的高分,凸显出科技极客的性格,同时依靠比E进擎重心更低的轿车车身,Model3在操控性方面也有着先天优势。

十维网状图仅相当于一个“综合评价”,通过车型各个“属性点”的分布,让大家对两款车型的特长与整体“能力值”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在这场宏观感知的较量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发现两位选手谁的优势更明显,那么在接下来的环节——LACU评价阶段,我们将针对两款车的特性与配置进行逐项“拆解”,带您聚焦“微观”层面,对比两台车的差异!

LACU评价机制|聚焦微观

LACU评价机制就好比我们上学时的“优良中差”一样。通过对每一项配置进行量化的对比,将一条条模糊的主观认知,量化为图表进行分析,排除主观因素,进而得出最接近理性的结论。

L——Lead,表示该项评分是领先水准;

A——Average,代表该项是平均/正常水准;

C——Competitive,表示该项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水准;

U——Uncompetitive,代表该项毫无竞争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LACU是辅助你进行理性判断的工具,而不是衡量一切的准绳。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上的感性选择,往往才是有针对性的答案。简单来说,LACU只会告诉你性价比,但你买谁最开心,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造型

造型方面,该评价机制为我们详细展示了两款车型的“设计感知价值”。显然,这个表格中谁的圆点排布越靠前,谁的表现就越好。

E进擎与Model3的表现十分接近,通过表格可以:在外观设计上E进擎和Model3各有特色,都保持了较高的设计水平;内饰部分的造型过分简约,将所有功能集中在中控显示屏上,并不够贴合传统用户的使用习惯;E进擎因为机舱没有防护罩,让视觉效果打了折扣;最后在行李厢的表现上,虽然两者的表现都没能拿到满分,不过Model3的漏雨风险似乎比E进擎紧凑的行李厢空间更让人揪心。

舒适性

提起舒适性层面,普通消费者往往只能想到“开起来不颠”,但其实舒适性感知还包含以下8个方面:主观氛围、气味、空间感、乘坐舒适性、功能噪音、进出便利性、空气调节、视野

在舒适性维度,E进擎和Model3在氛围、气味、空间、乘坐、噪音等方面难分伯仲。不过在进出便利性方面,A0级的E进擎面对B级发起的降维打击,确实难对手敌物理尺寸的优势;不过E进擎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它搭载的双区空调不但配备了车内PM2.5空气过滤装置,就连日系豪华轿车惯用的负离子发生器也一并奉上。考虑到华北地区时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在这方面确实想得更细,做得更多。

安全与安保

被动安全性是E进擎的“主场”,一条笔直的圆点从上贯穿到下,均为“A”级评价。E进擎高配车型搭载10气囊,相比Model3多出后排侧气囊和膝部,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显然更加周到。

在原本TNGA架构赋予车辆“高结构强度”的优势基础上,还对E进擎进行了针对“车辆电动化”的结构强度提升,例如在车辆底盘上采用密集井字型钢材,对电池包进行保护,并且在车头机舱下方特别使用了动力系统支架,机舱上方也采用大面积钢板连接悬架塔顶,从而使E进擎的抗扭转刚性较燃油版提升了20%。

主动安全方面,时下行业正在努力推进的FCW前碰撞预警和AEB自动刹车辅助也纳入到了E进擎的“全系标配”清单。不光如此,E进擎还全系标配新一代TSS“智行安全”套装,包含PCS预碰撞安全系统、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LTA车道循迹辅助系统、AHB自动远近光调节系统,这些技术早已在燃油车上搭载并得到“再进化”之后,沿用到了电动车型上面。

信息通信

信息通信方面,相硅谷起家的“技术极客”,的确称得上行业领军水平。Model3在直观的屏幕尺寸和OTA远程软件升级方面确实有着独到之处。E进擎则秉承了家族一贯的稳扎稳打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在“功能辨识度与布置位置”这一项中,因为比较依赖中控触摸屏,行驶中操作确实提高了风险,而的实体按键虽然不够酷炫,但确实更能贴近用户的操作习惯与使用便利性。

PVA配置测算|帮您理清性价比?

在PVA配置测算环节,我们一如既往地将车辆的各项配置,换算成价格列出,帮您在繁杂的配置中理清性价比。“PVA配置测算”会对车辆近200项细分配置和参数进行价格量化。例如:电机每增大1千瓦,就对应185元。如果A车比B车电机高出10千瓦,对应的差价就是1850元

从上表可以看到,尽管Model3相比E进擎的补贴后价格贵出38000元,但“PVA配置测算”的结果却显示,E进擎与Model3之间的配置价格差只有22625元。也就是说,单纯以配置的角度统计,在这些配置上的“溢价达到了15375元”。由于本次对比中的E进擎是“越级挑战”,在PVA主观价值分析中,定位于中级轿车的Model3的价值权重更高,即便E进擎与Model3同时配备了某项配置,E进擎依然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减值”。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E进擎与Model3究竟能否一战?

为何E进擎在“PVA配置测算”中,究竟靠哪些配置实现了1万5千多元的价差“倒追”?且看详细分解

动力配置

动力配置方面,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机性能。E进擎的电机最大功率为150千瓦,最大扭矩为300牛米;Model3175千瓦,为375千瓦,我们代入下面公式计算:

公式:差×185+扭矩差×70=配置价格差

代入:(150-175)×185+(300-375)×70=-4625-5250=-9875

可以看出,Model3在动力方面绝非浪得虚名,动力方面拥有近万元的优势。那么E进擎能否可以靠均衡表现越级迎战对手呢?

空调与灯光

先进的灯光系统与贴心的PM2.5空气净化空调,是E进擎明显领先Model3的领域。可以看出,在灯光方面,无论是在光源种类、功能性还是数量上,E进擎都要比Model3更加丰富全面。特别是带有PM2.5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也能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带来实实在在的“小确幸”。

注:由于是“越级挑战”,因此在PVA主观价值分析中,定位于中级轿车的Model3的价值权重,要高于小型车型。因此,即便E进擎与Model3同时配备了某项配置,E进擎依然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减值”。驾控便利性

在驾控便利性方面,E进擎与Model3的战况十分焦灼。在“制动转向”与“电子稳定”两个项目中,两位选手都没有失分。而在方向盘表现方面,E进擎更专注于给用户带来幸福感,因而配备了方向盘加热,Model3则配备了更具运动感的换挡拨片。

驾驶辅助

在驾驶辅助方面的争斗,E进擎和Model3依然斗得难解难分。泊车辅助方面,二者全部配备了雷达与影像系统取得满分;行车辅助方面,Model3缺失了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的胎压报警,而E进擎则果断舍弃了后市场产品丰富的行车记录仪。

多媒体娱乐系统

多媒体娱乐系统方面,在中控液晶屏的尺寸和语音系统方面占据优势,但是12V和220V车载电源的缺失,让车主损失了不少便利性,这这方面E进擎显然更加细致周到。另外特别值得说明的是,Model3的屏幕尺寸虽然比E进擎大了2英寸,但是Model3由于没有配备传统仪表盘,行车信息需要长期占用屏幕面积,因此驾驶者可以支配的屏幕使用面积是远低于15英寸的。

总结

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会对车辆品牌、安全、价格、配置等维度进行多方面考量。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缺少一款工具,来帮助他们全面地了解一款车。通过引入“多车价值横评体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对车辆的特性有所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在“大跃进”式的电动化浪潮中,在造车这件事儿上的不同思路。科技新贵对大、长续航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抱有更多的执着;而工业名门依然将便利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到了首要位置。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