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新一代奇骏“换汤不换药”的背后,是技术日产难言技术

对于日产奇骏,相信国内消费者并不陌生。作为销量的扛把子,这一代车型自2013年上市以来,一直是国内SUV市场中的热销车型,销量一直排在前十位。不过,时至今日,相比纷纷换代的竞争对手,奇骏的产品力已经全面落伍,近段时间来的销量大跌也是佐证。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奇骏连续遇冷,1-5月份累计销量为52,950辆,同比下滑达到-39.8%。如果说前几个月销量不好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那么到了5月份,中国车市整体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向增长。其中SUV销量为75.5万辆,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14.2%。在这样的背景下,奇骏依然同比下滑了16.8%,那恐怕就不能再抱怨市场了。

面对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当然也意识到了产品力的不足,在时隔7年之后,奇骏即将迎来换代。

作为第四代车型,全新奇骏目前已经在北美正式发布。新一代车型与第三代奇骏相比“性情大变”,从调性上回归了第一代、第二代车型的硬派风格。用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阿方索·阿尔拜萨(Alfonso Albaisa)和执行设计总监田井悟(Satoru Tai)所阐述的新一代奇骏的设计理念来说:充满动感、力量感和冒险精神。

对于一款全球畅销的SUV车型,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新一代奇骏显然不允许有任何闪失。但回归硬派的设计,消费者真的会喜欢吗?除了设计之外,新一代奇骏还有哪些改变呢?

年轻化,但技术依旧“老龄化”

从外观设计来看,新一代奇骏在外观设计上已然向硬派靠拢。新车通过全身处处平直的造型元素,包括车顶、腰线以及隆起的轮搭等,突出新一代奇骏的“野性”和力量感;同时,全新一代奇骏还秉承了Vmotion设计语言,更加个性化和年轻化,更具辨识度的分体式大灯也出现在了新一代奇骏上,让新一代奇骏前脸更急犀利。

在尺寸方面,全新一代奇骏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48/1839/1699mm,轴距为2705mm。相比现款,新车在车长、高度方面有所降低,宽度略微增加19mm,但相比RAV4荣放和CR-V依旧偏窄。不过在轴距上,2705mm的轴距基本与现款相同,相比对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内饰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变化,与此前的天籁轩逸等车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方向盘采用新的三幅式造型,中控采用了三块液晶屏幕的设计,其中包括10.8寸全彩HUD抬头显示、12.3寸液晶仪表以及9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提高了整车内饰的档次感和科技感。

配置上,全新奇骏搭载了最新的ProPilot驾驶辅助系统,除了支持常规L2级别的驾驶辅助外,还能根据GPS系统结合当地路况限速自动调整巡航时速,以此避免ACC系统超速。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奇骏就没有什么变化了,期待已久的2.0T VC-Turbo发动机并没有出现在新车上,美版奇骏全系只有一台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选,最大马力184匹,最大扭矩245N·m,传动系统匹配CVT变速箱,拥有前驱和智能适时四驱系统可选。

估计,未来国产后的全新奇骏应该还会保留现款的2.0L和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因此在性能上,全新一代奇骏相比对手,并不会有太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再考虑和CR-V都拥有混动系统,也会经一步拉大全新一代奇骏和对手之间的差距。

总体来说,全新一代奇骏虽然在外观内饰设计、配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但在动力系统上却留下很大遗憾,同时容易给人留下“换汤不换药”的形象。

 “技术日产”,难言技术

全新一代奇骏“换汤不换药”,事实上,背后折射出了当下难言技术的尴尬。

众所周知,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市场主打“技术”营销的品牌,也是最早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奠定“技术”形象的品牌之一。

遥想战神GT-R所搭载的那台VR38DETT发动机,不仅在加速性能上虐遍了欧洲同级对手,价格也极具优势,动辄能被改装出超过1000匹马力的惊人输出功率,在全世界的直线加速赛场上都充斥着这台发动机的身影。

还有VQ系列发动机。从2.0升至4.0升,14年间推出了14款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并且每一台VQ发动机都很好地继承了高效、静谧、平顺、轻量化、高兼容性和高可靠性的产品素质,这也让其创下了连续14年问鼎“沃德十佳发动机”的记录。

然而时至今日,很难想到在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上有新的变化。即使有,至少在国内并没有普及开来。纵观在国内的几款主力车型,搭载的都是略显老旧的1.5L、1.6L、2.0L、2.5L发动机,以为例,虽然换代了,但是目前全系只有1.6L发动机;而现款奇骏搭载的则是2.0L和2.5L发动机,并且这一动力配置还将延续到新一代新奇骏车型上。

有人或许会说,近年来不是推出了VC-TURBO可变压缩比2.0T发动机吗?VC-TURBO可变压缩比2.0T发动机性能确实强悍,但从市场反馈却并没有达到预计效果。

一方面是产能限制,仅有和英菲尼迪QX50两款新车搭载,售价偏高,普通消费者没法感受的技术福利;另一方面,这款动力总成的终端口碑也没有宣传的那么优秀,用户们在意的性能、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对比同级优势并不明显。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全新一代奇骏上,暂时没有看到搭载这台发动机的原因。

事实上,不仅在发动机上难言技术,在变速箱上同样饱受诟病。对于CVT可谓是情有独钟,当其它车企还在使用老旧的4AT变速箱时,已经率先使用CVT变速箱,而目前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中,几乎也都安装了CVT变速箱。

但有句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CVT也同样如此。就拿奇骏的CVT变速箱来说,有关于变速箱顿挫、发动机漏油以及冷启动冒黑烟等投诉颇多。

事实上,奇骏的变速箱问题暴露已久。早在2013年,奇骏上市没多久后,就集中爆发了一次关于CVT变速箱召回的事件,尽管当时对变速箱进行了升级,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这款变速箱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了推条钢带设计和材料,会产生异常磨损,导致变速箱出现打滑的情况。于是,进入寒冬的奇骏也难免会爆发变速箱问题。

除了奇骏会出现变速箱问题之外,的多款车型也难以“逃脱”,因为它们使用的是同一款变速箱,其中就包括等车型。

不可否认,技术曾深入人心。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在核心动力总成和可靠性方面,表现越来越差,这与其低成本思维的兴起不无关系。作为的救世主,在卡洛斯·戈恩的治下,逐渐摆脱了亏损状态,并进入了盈利期,但与之带来的却是低成本思维的兴起。近年来,严控成本,技术研发大幅缩减,导致其在传统燃油领域的技术乏善可陈。、然而,在核心动力技术上的保守,无疑让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弱。而在竞争残酷的汽车市场,技术是王道,如果核心技术的优势逐渐丧失,即使再好看的颜值,再丰富的配置,也将昙花一现。

换句话说,如果全新一代奇骏只在外观内饰,或者配置上进行改变,那么除了依靠价格策略以外,已经找不到取得市场突破的手段了,最终只会在原地踏步。

日系三强,日产正在加速掉队

其实,技术实力上的不足,已经让呈现出“老态龙钟”之势。这点在销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019年,比起本田丰田的高位增长,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却出现下滑,进入2020年,也没有制止住下滑势头,在尚未受到疫情影响的1月份,下滑了11.8%,开年不利。2月、3月受到疫情影响,东风在国内的销量也不理想。

虽然说5月份,数据显示其累计终端销量为97,651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8%,基本完全恢复正常水平。

但是在具体车型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第14代和新·经典所组成的系列,在5月份合计取得了45703辆的成绩,占据了销量的半壁江山,而其他车型的销量却已经大如前。

比如第7代5月份达成终端销量9823辆,比起凯美瑞雅阁有着不小的差距;的另一款主销车型逍客,前5个月累计销量仅47,692辆,同比下滑也高达23.7%。另外两款在售车型骐达蓝鸟在5月份也仅仅卖出5342辆和2843辆。

由此可见,在国内的销量严重依靠。在国内合资车型市场,一款车型占到接近一半比例的品牌还真不多。这暴露了东风产品阵容畸形的现状。而且,的销量也主要是依靠经典在撑,很明显消费者选择主要就是冲着低价去的。

目前,的主要市场策略,仍旧是以价换量为主,同时过度依赖支柱产品,导致销量逐步失衡,价值鲜有技术支撑,品牌力不断下滑,产品竞争力不断丧失,长此以往下去,第一梯队的位置必然生变。想要走出危机,技术上突破,无疑是第一步!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