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皓影碰撞测试结果向戏剧性发展,如何“安全着陆”面临“大考”

  • 作者: H车市
  • 2020-06-22 05:13
  • 411

最近,汽车行业因中保研对皓影进行碰撞测试而“火”了起来。说到“火”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中保研对广汽本田皓影进行碰撞测试后,其视频中的测试效果似乎让人看到了答案,也让皓影这款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另一层意思是,中保研刚刚“宣布”了对皓影的测试结果(究竟是谁发布?或者另有隐情?都有待考证),成绩喜忧参半,谁知中保研“又”宣布,网传的本田皓影保险安全指数数据并非本公司发布,本公司不对网传的结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还称就自家数据被盗一事已报警(文末附《有关皓影测试结果敏感数据被盗的声明》)。

这故事可谓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有媒体甚至把矛头对准了中保研,认为“撤回”测试结果的中保研一是收了好处费;二是内容有误,不过很快会有结果。

而据我们分析,既然中保研称相关数据非自己发布,那么这里面的名堂可就大了,本来一条路径可以走完全程,中途却非要出点岔子,那么,“打岔”的人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敢这么做呢?

对于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梳理如下。

早前,一则有关皓影的碰撞测试流出,媒体报道最多的是,皓影A柱变形厉害,出现了明显的弯折现象,并认为该项得分会不高。还有车门几乎脱落,车体结构明显变形,同时车头有入侵驾驶舱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看,皓影车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的车内视角下,驾驶座安全气囊并未完全保护驾驶员头部,导致驾驶员头部可能得不到气囊的充分保护而受伤失分。


6月19日,有报道称,中保研公布了皓影的碰撞测试成绩(是否有谁以中保研的名义发布测试成绩目前存疑),测试车型为皓影2020款240TURBOCVT精英版和豪华版,从测试结果看,皓影在车辆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以及车辆辅助安全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只有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一项表现比较差。

6月20日,有媒体称,在中保研官网已经无法查询皓影的碰撞测试成绩,此前可打开的链接已无法开启。网友能看到的是在6月12日皓影完成测试的文章。

就在网友看不到碰撞测试成绩的当天,即6月20日,中保研发布了《中保研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关于中国保险安全官网有关皓影测试结果敏感数据被盗的声明》,声明内容如下:


1、网传的皓影保险安全测试数据并非本公司发布,本公司不对网传的皓影保险安全测试结果的发布、传播及使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本公司关于中国保险安全相关测试结果(包括皓影保险安全测试结果)被盗,本公司已就此向警方报案,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传播和使用被盗数据,本公司将对盗取、擅自发布及使用中国保险安全相关测试结果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

3、本公司将对官网进行安全性检查和相关数据校验,择日公布相关车型测试结果。


据了解,中保研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中保研技术研究院,后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八家保险公司以及精友世纪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数据之所以权威,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标准严苛,向美国IIHS看齐;二是选车方式是自己从市场上采购而非厂家送检,并且被动安全项目只测最低配,不给厂家提供应试特供车的机会。

相比另外一家号称“五星批发部”的碰撞测试机构C-NCAP,中保研测试的结果比较客观,更具有公信力。

中保研如何在此次事件中“安全着陆”,持续维护公信形象,恐怕唯有出具公正的结果,才能守住多年打拼的江山。我们也希望中保研尽快出具对皓影的碰撞测试成绩,给这个已经鼎沸的市场降降温。当然,我们更想知道是谁擅自发布信息?是谁盗取了相关数据?是谁非要采取这种手段进行一场并不光彩的利益博弈?毕竟查明这些产生问题的根源,更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