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新一代奇骏亮相,回归硬朗之风,还是那个霸气“猛男”

  • 作者: W动力
  • 2020-06-17 15:59
  • 1093

我敢说大多数人都没忘记上一代奇骏(在售的是这一代)的样子,方方正正的外形,就如同盒子一般,然而在14年现款亮相时,外形设计上来了一次较大的转变,一瞬间年轻了不少。6月15日,日产全新一代正式发布,一看到官图我的第一反应用四川话来说就是——“活转切了”。




我先声明,“活转切”并非贬义词,只是单指设计上的风格有那么一些回归硬朗。其实对于全新一代来说,走上这种“活转切”的路看起来像是理所当然的,近两年它对手们的风格转变其实也在朝着硬朗的方向回归,潮流是一个圈,设计又何尝不是一个圈呢?


严格来说,全新一代的车头设计其实越来越激进了,进入2.0时代的V-Motion设计语言,让全新一代的前脸在气势上更进了一步,这其实也是近些年所有车企都将自家车型的进气格栅越做越大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将车灯设计更好地融入进V-Motion设计,破天荒地为全新一代用上了分体式大灯,这不仅与“活转切”丝毫不沾边,还极大地提升了全新一代现代感与辨识度。




Ok,在车头之外,全新一代“活转切”的元素便开始凸显了。首先是线条,上一代引擎盖与轮眉之间的折线其实是十分有辨识度的,这一次又将它放在了全新一代上,当然,由于从这个部位便开始了硬朗的“走线”,全新一代当然会将这种“走线”方式延伸到车尾,所以在全新一代的侧面线条上,我们也能看到越发突出的线条。相比上一代车型的单一腰线,显然全新一代的双腰线会更加放大那种硬朗的感觉。




再者是轮廓,在全新一代的车尾设计上,你几乎已经找不到现款车型上那种带有弧度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平直的设计带来的更显方正的轮廓,在你看图片时,用手遮挡住前半部分车身,这种感觉会更明显。其实在我看来,这种设计风格其实更符合原本X-trail的命名(现在亮相的是北美版,名字叫Rogue)。




一向都是众多日系品牌中比较注重内饰设计及颜色搭配的品牌,这两年间,的新天籁、新轩逸都已经通过自身的全新内饰设计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一点,也在全新一代上得到了体现,单从上面这张图来说,如果把方向盘上的车标遮住,我想80%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辆售价3、40万左右的欧系车。的确,这两年在内饰设计上的突破很大,无论是操作区域的布局、细节的设计和其材质的选择带来的质感,甚至是配色,都已经完全可以说是日系品牌中的第一梯队(日系豪华品牌除外,但其实这个换个英菲尼迪的标毫不违和)。




被我们戏称为买沙发送车的,在全新一代的座椅设计上仍是以舒适取向为主,从视觉效果上看,全新一代的座椅依旧宽大厚实,它根本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座椅对大腿的侧向支撑,就连腰部的侧向支撑在我看来也绝非十分有力度的那种感觉,所以,对于全新一代的乘坐舒适度,我想我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现在的几乎所有车型,关于配置,你大概只需要看看驾驶座周围的按键,甚至是看看方向盘前后,就能知道它的配置到底如何。这次为全新一代带来的东西很多,其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跟上目前的主流,毕竟作为一款这一代拥有接近7年生命周期的车型,现款的配置在面对新生力量时早已经显露了些疲态。





所以在全新一代上,诸如全液晶仪表、双系统手机互联、映射、无线充电、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等,与此同时,为了留出更多的储物空间,全新一代也将机械式挡杆扔进了仓库,转而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电子挡杆,挡杆下方那个硕大的储物空间便是得益于此。当然,原有的路况模式选择自然会保留,毕竟虽然是作为一台家用SUV,但当年赖以成名的那套适时四驱系统的确有着不俗的实力,曾经我开着这一代在冰雪路况下行驶时,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实在令我印象深刻。




其实目前亮相的美版全新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什么吊消费者胃口的点,外观、内饰、配置这些层面,同级别中你能想到的它几乎都配备了。而目前唯一有疑问的点在于,美版全新一代在动力系统上只有一套2.5L自吸,那么那台带有可变压缩比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会出现在全新一代上吗?我们只能等来给答案了。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