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亚洲龙5月销量暴涨127%,看丰田分权制衡之道

2018年上市的亚洲龙,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亚洲龙,虽然定位中型车,但是车身尺寸却比雅阁凯美瑞等车型要大。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更加大气的外形和更加宽裕的车内空间。更重要的是,亚洲龙在售价上与也非常接近,两者差价仅在2万元左右,某程度上来看,亚洲龙是一款性价比颇高的产品。

但就是这样一款看似完美的车,销量却一直未能尽意。和同是丰田旗下的每月轻松过万的销量相比,亚洲龙只有平均不过6千辆的销量,被人一度唱衰。但今年5月,亚洲龙以11190辆、同比大增127%的成绩点亮了众人的眼睛。在大家看来,亚洲龙终于扬眉吐气了一番。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事实上,亚洲龙自诞生之日起就被长期限量生产,消费者加价购车也需排队等候多月,此次销量的大涨不过是前期疫情期间久积库存的一次爆发走量。而更深层的,是体系能力下对南北的分权与制衡。

5月大增127%下,亚洲龙花式降价促销

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其5月销量。在同等级的轿车中,亚洲龙以当月11190辆的销量一举冲到第四名。其中,以16385辆再回销量榜首;迈腾分别以12329辆、12099辆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名。

(5月轿车中高级销量)

虽然亚洲龙销量也只是刚过万辆,但对比以往销量,这次已是非常亮眼的成绩。相对比,仍是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月销量只有几千辆的亚洲龙与轻则月销量破万的相比,存在感较低。但合车社发现,与销量不济相反的是,亚洲龙线下店加价购买仍需排队的实况。广州市天河区一一汽丰田4s店员工向合车社表示,自亚洲龙上市起,就受到一批车迷的热捧。且因店内车辆现货经常不足,加价买车排队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在店里只有黑和银色两款现货,且数量不多。其它颜色车型估计要等到7月后,而红色2.0款等待更长。”该店员表示。

天河区某4s店亚洲龙)

对于此次5月销量如此暴增,该店员表示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汽车销量不足,各大经销商肯定多多少少都有库存,而5月份随着疫情结束和车市回暖,亚洲龙走量就是理所当然事情。

除此之外,合车社注意到,近期亚洲龙各类降价促销活动也是其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上述该店,2.0的亚洲龙均有1-2万的优惠,而参与其周末车友会的活动,降价力度更大。在之家等网站搜索,“最高3万元的现金优惠,同时购车用户还可获赠价值1万元的用品礼包一份”;“亚洲龙特卖会”等消息层出。可见,此次降价促销对其销量增高有极大的助力。

不敌凯美瑞?丰田下的是一盘大棋

那为何亚洲龙的现车数量如此之少呢?合车社了解到,亚洲龙虽然每年规划产量为12万辆,但实际上产能不足。据靠近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合车社,实际上亚洲龙的月产量不过7千辆。“是产多少卖多少。”这也印证了上文提到所说现车不足,而消费者需要等待的情况。

“这和整体规划,即’体系能力’有很大关系。”分析师李博告诉合车社,如果不控制产量,对其它车型就会造成严重影响。

(上) 亚洲龙(下))

这样来看,亚洲龙的上市,势必将会抢占的市场。毕竟两者都是基于TNGA架构打造,在造型设计上来看有些“双胞胎”的感觉。且亚洲龙颜值更高、配置更丰富、自吸发动机排量更大,综合产品力甚至比还高。但为了保持的市场地位,又不能让亚洲龙失去市场份额,更为了保持南北的平衡,于是亚洲龙的定价在之上,并一定程度控制了量产。

由此看来,日本人的中庸之道在又一次完美体现。他们做事从来不冒进,在推出新车型这件大事上,为了平衡南北,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都各分拨了一款车型。虽然看起来各自公平,但实际上却是相互制衡。但如何制衡,就会在量产、外形、价格等方面暗下心思。

“一辆车卖得好并不是的追求,所有车都卖得好,才是的目的。”李博表示,保持所有投入的车型能各自有市场,能保持稳定的“齐头并进”的能力,不管是市场良好还是市场遇冷,都不会被过多影响,这就是体系能力强大的地方。

雷凌(上)和卡罗拉(下))

事实上,的分权制衡术已不是第一次运用。

国内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从诞生至今,在全球共销售了超过3000万台。国内由生产的也长期在轿车销量榜上名列前前茅。面对这样的情况,广汽丰田也想要引进该车,作为外方的,同样也希望把这款车型引进到广汽集团来合资生产以制衡一汽,同时又可以增加自身品牌的销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也引进了这款“”车型。

但同一个市场不能有两款,所以还需要对其改头换面,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而全新一代除了用上北美版的原汁原味的外形以外,上市进程更是比要早。在这从无到有、一前一后的布局,正是制衡之术的体现。

那么,这样看来,亚洲龙表面上是销量的不如意,但背后却是跨国公司在华整体利益的考量。围绕着合资的制约和反制约一直在中国业中不停地进行,最终形成各方权利的制衡。

曾经,跨国巨头都喜比喻在华竞争即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比赛,起步冲前的对手未必能是在终场时的领先者。但像这样的后来者,依靠着强大的体系能力,稳健且持久的比赛,其结果想必也不会差。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合车社立场)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