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解密雷克萨斯RC F Track Edition的底盘玄学

为了在被德系品牌称霸的豪华性能车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雷克萨斯近年推出了数款高性能作品,其中RC F以独特的设计语汇加上当前罕有的大排气量自然吸气V8动力,在豪华性能车市场中获得不少注目。然而,在流线的车体线条和张狂的V8怒吼声之外,RC F在底盘设计又有何独到之处,能够让带着自信迎战德系对手?这次我们以RC F Track Edition为模板,从空力设计、四轮配重、悬挂结构和减震器阻尼特性等方面来探究这款日系性能双门轿跑。

在RC F Track Edition张牙舞爪的外型之下,其实有着许多具有实质功能的空力设计。全平整化的只是基本,碳纤维引擎盖中央的大型导风口可以将引擎室内的高温热气导出,对于动力系统的温度控管有所助益。车头保杠两侧的导风孔贯穿至前轮拱外沿,气流形成Air curtain来为车轮产生的乱流进行整流。前翼子板上的通气孔则是可以把轮拱内的高压乱流导出降低抬升力,优化了此车的下压力表现。而车尾的碳纤维尾翼当然不容忽视,为车尾提供更多的下压力来提升高速稳定性,视觉上也让RC F更加竞技。

RC F拥有全平整化设计。

前轮的Air curtain可以减少乱流造成的空气阻力

上的导风设计有着实质作用。

RC F前采用了双A臂结构,为了减轻重量,包括上A臂、下A臂、羊角以及上座都采用了铝合金制成,锻造的铝合金结构除了带来轻量化的优势之外,也拥有极佳的刚性,提供RC F更优异的动态反应。相同的设计概念延续至后系统,其后形式为五连杆设计,其中三支和羊角都采用锻造铝合金制成,并且搭配后轮转向系统让这款双门轿跑能够拥有灵活的转向特性。RC F更配置了由国际大厂Sachs代工制作的AVS可变阻尼,透过电磁阀控制30段阻尼强度,能够对应不同驾驶情况和模式来进行调整。

RC F前的上A臂、下A臂及羊角都是锻造铝合金制成。

另外,Track Edition版本还配备了Brembo出品的陶瓷碳纤刹车系统,采用前六活塞、后四的卡钳搭配前380mm、后345mm的陶瓷碳纤碟盘,在减轻22公斤的重量之余,也大幅强化了刹车效能,即使在赛道上激烈操驾也无须担忧效能衰退。同时轮圈也升级为BBS制造的轻量化锻造轮圈,排气管更直接改为手工打造的钛合金,除了比一般版本的减少了7公斤之外,也赋予RC F Track Edition更加高亢嘹亮的V8引擎声浪。

Track Edition专属的陶瓷碳纤

BBS制作的轻量化锻造轮圈。

以四轮配重仪检测RC F的配重比例,在包含一位约70公斤的驾驶之下得到了1,733公斤的总重。前后配重比例约为前56%、后44%,推测主要是因为前置设计的5.0升V8引擎让前轴重量偏重,不过左右配重和交叉配重都接近50:50的比例,相信RC F在动态上仍然有相当均衡的表现。

透过四轮配重仪来测量RC F车重与重量分配。

最后,透过测试仪来测量RC F的特性,得出了相当均衡的曲线。较窄的波形曲线意味着偏向运动化、较为硬朗的阻尼设定,而波形曲线越宽则代表着偏向舒适的设定。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RC F在不同频率的震动之下都有着偏窄的波形,由此可见原厂在阻尼设定上希望强化RC F的运动性,借由较为硬朗的阻尼设定给予车身更多支撑力以及稳定性,并且增进操控动态的反应。

从空力设计、架构和各项针对性能强化的设计,可以看出要和德系对手一较高下的决心。不过,或许也为了保留在豪华轿车领域固有的优点,即便是Track Edition版本的RC F,在驾驶感受上有着日系特色,例如相当轻手的方向盘、一贯日式典雅的内装设计等等,都让RC F带了点柔和的元素。然而这样的搭配能否和充满战斗热血氛围的竞争对手一较高下,或许只能交由消费者自行判断了。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