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在中国推动新能源“终极布局”,哪些汽车股将受益?


同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刚刚在中国斥资入股国轩高科和江淮,提升合资公司股比;丰田汽车便联合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集团两大汽车央企,以及北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大国有汽车公司,试水普及氢燃料电池车这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终极布局”。


公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冒着黑烟、气味熏人的大家伙,拉着货努力前行。虽然它们为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但也是造成环境污染,消耗燃油的大户,其排放的尾气,有时可能相当于数十辆小型客车(乘用车)。

如果这些大块头都能够使用氢燃料电池车,排放的是水,该有多好。

6月5日,汽车K线讯,为在中国普及氢燃料电池车(FCEV),丰田汽车公司牵头,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北京亿华通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有限公司”,总投资额约为50.19亿日元。其中丰田占比65%、亿华通15%,东风、广汽和各占5%。上述企业,或为上市公司,或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以及可能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

此次六家企业联合成立的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以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

新公司计划由董长征担任董事长,秋田隆担任总经理,预计于2020年内在正式成立。

上述公司期望,新公司业务在中国开展,能为构建清洁环保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

同时也是(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的告诉K线,希望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出击推广FECV。也许,不久的未来,我们能看到上汽集团、中国重汽、宇通客车等上市公司,加入到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商业化普及进程。

协同合作初步试水“终极布局”

5年前,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中国提出了有雄心、有力度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下降60%到65%。不仅如此,根据《巴黎协定》,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30年前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提高至20%。

因此,排放的大头——自然需要在能源动力上进行改革升级,虽然目前已经有纯电动,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2019年,中国产销分别为436万辆和43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1.1%,新增数量和保有量巨大。有研究显示,占总销量不到20%的,其总体燃油消耗量却占据全部消耗量约50%。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因此,中国一直在为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探讨,并采取多种技术路线。

随着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以为核心的FCEV市场正以较快速度发展扩大。丰田汽车认为,为了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普及、推广FCEV,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体制,举全行业之力,共同打造FCEV的发展基础;基于此想法,拥有相同理念的6家公司,决定成立联合研发公司。

此次,与拥有开发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中国代表性整车企业,以及在FC系统开发方面具有经验及实际业绩的亿华通达成合作,研发具备竞争力且符合中国法规的燃料电池系统。

据悉,6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一条龙式地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由此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FCEV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借此,率先在领域实现技术路线目前被认为的“终极布局”。

该公司计划开发出在动力、能耗、耐久性等方面均具备较强产品力、且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主要组件,这也是普及FCEV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共享多赢哪些公司将受益?

K线认为,作为在和传统领域技术路线最为全面的制造商,的牵头和搭台,对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本身,将构成长远利好。一方面是企业、产品和技术层面的;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市场对氢燃料电池车的看好。

目前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两家制造商(板块位列第一),背景不俗;解放已经通过注入一汽轿车,实现整体上市;东风汽车集团则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拥有板块(A股,主要是),两大集团2019年销量合计接近100万辆,占总体销量近四分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作为另外一家合作的公司,集团板块规模也达到54.3万辆。除去广汽集团板块较弱,上述三家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高达35%左右。可见这个联盟的体量有多大。

实际上,据K线介绍,旗下的福田早于去年就开展了氢燃料电池车的合作,目前还在中国市场进行燃料电池“MIRAI”的本土化试验论证。

2019年4月22日,宣布与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向旗下的福田提供氢燃料电池技术和零部件,福田计划生产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动力大巴,这是首次与中国厂商进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合作。

此次双方更进一步,同时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朋友圈,也有利于共同把氢燃料电池系统做大做强。

本就是合作伙伴的广汽集团,虽然涉足不深,但也与控股的日野有合作关系,不排除未来从中受益。

K线认为,此次合作获益最大的,可能是6家公司唯一不是整车企业的、人们非常陌生的亿华通。

笔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亿华通全称为“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根据介绍,该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前登陆新三板,目前正在申报科创板。其董事长张国强毕业于跟有合作关系的清华大学。

不难预计,通过与世界和中国顶级的集团合作,将为其后期融资和估值,乃至登陆科创板,提供背书支持。

当然,正如所指出的,现阶段要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普及,也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成本、安全性、运输、存储、加氢等,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