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A柱无形变,Model 3中保研碰撞测试过关

前不久,中保研对国产特斯拉Model 3进行了碰撞测试,作为一款关注度和话题性超高的车型,测试刚一结束,便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虽然此次中保研只展示了碰撞过程,并未公布成绩,但是依旧能够从中获取不少信息。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国产版在碰撞安全上表现较为优异,在偏置碰撞过程中,车辆A柱几乎纹丝不动,前排安全气囊、侧气帘均正常工作。

碰撞完成后,整车驾驶舱内部几乎没有造成入侵,能够有效保障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的生存空间。因此对于国产车型而言,在此项目拿个高分不是难事。

除了最受关注的25%偏置碰撞测试之外,中保研也公布了国产版的侧面碰撞测试,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由于碰撞位置相对较高,因此整车B柱存在一定入侵量,好在整体车身框架较为牢固,乘员舱空间能够得到相应保障。

特斯拉国产化后质量能否始终如一

其实之前一直有观点认为,一旦原本进口的车辆国产化之后,为了追求利润,就会在质量上有所牺牲。所以在中保研进行碰撞测试之前,就有不少人对于Moedl 3的成绩充满“期待”。

此前在美国的IIHS和欧洲的E-NCAP都进行过碰撞测试,如果国产版车型比不上美版车型,无异于印证了他们的观点。

美版车型在IIHS协会的碰撞测试中拿到了优秀成绩,并且获得了“Top Safety Pick +”的顶级安全评价。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从车外来看,美版车型在出现了轻微变形,国产版却纹丝未动。

在车内生存空间上,美版驾驶舱存在有一定入侵,而国产版车型入侵况量较小。当然国产版取消膝部气囊配置,毋庸置疑会在乘员安全保护性上有所下降,这也是不少人担心国产车型安全性的原因之一。

好在二者对比之后还是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国产版框架强度上并没有缩水,甚至碰撞测试的表现要比美版车型更胜一筹。

新能源车安全性能否保障

对于而言,车辆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宣传点,从最早的Model SModel X,再到如今的,碰撞成绩都是处在当时的行业前列。

其中一项原因就在于将电池平铺于底部,在降低车辆重心的同时也增加了碰撞溃缩区的设计空间。除此之外,底盘增加了防护罩设计,能够降低剐蹭受损起火的概率。

甚至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你以为是在保护你?不,其实它是在保护电池。”

除了低重心带来的优势之外,纯电动车型并没有传统的发动机部件,这就在车辆前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碰撞溃缩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能最大程度地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驾驶舱人员的安全。

除了之外,国内也有不少型经历了碰撞测试,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小鹏汽车。旗下G3车型在中保研和C-NCAP 均进行了相关测试,最终在车内乘员保护上获得了G(优秀)的评价。作为首个参加中保研碰撞试验的造车新势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欣喜。

但不是所有型在安全性上都能表现优异,江淮iEV7S北汽EX360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表现就不甚理想,得分权重比较高的乘员保护项目中,前排胸部及后排保护失分较多,均只获得了两星的评价。

相比较当下较为主流的市场,这两款车型的整体定位更加偏向于入门,在安全性保护上存在有一定缺失。

目前不少观点认为造车新势力在整车制造上可能有所欠缺,然而此次中保研公布的国产版碰撞测试实验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

现阶段网上有很多人抨击做工差,但是对于主机厂而言,装配工艺是能够提升的,且难度不大,真正要看的还是本质硬件水平。对于车辆安全性而言,或许不需要有多么悠久的造车历史,多么精湛的生产工艺,更需要的是一颗重视安全的心。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