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宝骏回归家轿市场,RC-5如何去啃这块难啃的骨头?

本土品牌做轿车需要勇气,做轿车家族需要勇气,做掀背轿车更需要勇气。而新宝骏,一个在轿车领域并没有太多传承故事可讲的新品牌,却聚齐了上述所有的勇气。如果按照“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逻辑,即将推出的新RC-5,又能给本土家轿带来哪些突围的新思路?

10年前,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进军乘用车市场,第一台车就选择了主流家用轿车。但也正是这台车后来的市场反响,让反思自己的战略,并自此在领域坚定走“用户思维”的路线。

10年后,在舆论早已跨过讨论“商转乘”问题的阶段后,已经升级成为新。与此同时,久违的轿车产品也回来了。

但是,也许是为了给市场树立个性鲜明的品牌特征,新的首款轿车,选择了一款车长超过4米9、离地间隙198mm的掀背中型轿车。这是哪怕放眼全球都鲜有的产品形态,而新首次推出轿车便如此大胆,也确实引起舆论的争议。


不过,事实情况是,这款新品类轿车的销量水平可圈可点。自去年9月成都车展上市后,新RC-6在2019年累计销量15,411辆,以看待一款本土品牌个性化中型轿车的标准来评价,月均近4,000辆的水平,已经非常不易。


然而对于更加广大的家用车消费群体而言,RC-6的尺寸终究还是有些大了,市场容量也偏于狭窄。想要让新的轿车市场继续扩大,让主流家轿群体关注到新,保留现有所有产品力但尺寸适中的车型就显得格外必要。

于是,和RC-6理念有共通之处,但是尺寸与形态更偏向主流家用的RC-5,就有了出世的理由。尽管目前关于这款新车的信息十分有限,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得一二,这仍然是一款不走寻常路的轿车。


将掀背轿车尺寸做小,难点在哪里?

对于任何带有轿跑、Coupe元素的车型,想要造型比例和谐,一个能足够镇得住的大尺寸是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离地间隙198mm的RC-6而言,够长、够宽,才能让跨界的车身比例不失调。

不过,对于尺寸小一号的RC-5,有一个先天的利好是,这款车似乎不再需要那么高的离地间隙了。


相比RC-6 1,580mm的车高,RC-5的只有1,458mm,这让RC-5的宽高比达到1.24(RC-6为1.19),更有利于掀背造型的和谐,掀背轿车上比较忌讳的“翘屁股”现象在RC-5上也有较为妥善的解决。

而在缩短至4,650mm后,RC-5的轴距占比进一步增大,四轮更靠近四角,让掀背造型的重心更加扎实。同时,后门比例缩小,让C柱造型也有了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如果说RC-6为了高离地间隙在造型上想尽办法避免比例失调,那么对于尺寸更小的RC-5,最好的方式的就是先把高度降下来。在“一低遮百丑”后,很多造型上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此时,RC-5更加像一辆GT轿车,甚至因为车尾线条向后延展,后移视觉中心,还有几分后驱车型的姿态。


相比其它本土品牌采用的正面向上突围,新用全新形态车型的方式,是根植于用户的战略思想的呈现。有个性、有空间还具备一定通过性,这些属性在RC-5上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从1.0到1.5再到2.0

去年新RC-6和RM-5一同亮相时,笔者曾与的设计师进行交流,询问为何两款车型的设计并没有十分相似。答案也非常清晰,新的“星际几何”设计语言仍然处于完善之中。

如果将RS-5看作是设计语言的1.0版本,RC-6是1.5版本,RM-5是2.0版本,那么到了RC-5,不难看出2.0版本的设计语言基本已经定型。


RC-5倒梯形中网占据了前脸大部分面积,LED日行灯作为上底边延长线融入到中网造型中,而真正起到照明作用的灯组位于保险杠左右两侧。仅从正面造型来看的话,RC-5与RM-5的相似度非常高。

内饰方面同样如此,尽管同样采用了仪表盘与中控屏联屏的设计,但在RC-6上,双12.3英寸悬浮联屏的设计对于科技感强调更多,而在相对偏向家用的RM-5与RC-5上则有更多的共用件,平顺连接的12.8英寸与10.25英寸中控屏、双幅式方向盘也更注重精致感。


从RM-5到RC-5的设计传承上,不难看出在一系列的探索与优化后,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已经逐步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换言之,设计符号的传承让品牌的设计产生了辨识度。对于成立仅一年多的新品牌而言,从第三款车型后就能将设计的落地统一化,也称得上是这支年轻设计团队高执行力的体现。

从小镇青年到新青年

五菱到新一路走来靠的就是执着挖掘寻找消费人群的真实需求,并且用最适合的产品配上最适合的价格去满足这种需求。当别人在“热捧”与“证伪”之间彷徨纠结之时,新的团队从最需要这类车的用户角度出发,研究他们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怎么样的产品才能让它们放心用车?

历经近十年的摸索,过去面对的是小镇青年,而今天新所面对的用户,也许是一批新青年。

在阿里妈妈营销研究中心发布的《下沉式增长——你不懂的小镇青年》报告中,这群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于独立人生初创期的年轻人,对于升级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比想象中更加强烈。甚至,处于三线以下城市的年轻人,消费力并不一定逊色于一二线的同龄人,相对缓慢的工作节奏,又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交与娱乐时间。


移动互联网和硬件的发展极大降低了信息流通成本,对于潮流与品质的追求,也并不因为线级的降低而有本质的改变。此时,对于长期根植于中国最广大市场的而言,极度下沉反而让新有了更多的新增消费群体来源。

一个漂亮的设计,一套超预期的辅助驾驶系统,一种能与手机无缝连接的车联网,这些在惯性思维中原本不属于一台10万元级别车型的东西,却实实在在出现在了新的产品上。对新青年们而言,这种差异的破除让价值体系变得扁平,甚至能从过去的潮流追随者变成潮流引领者。


这样的消费趋势也恰恰是新的市场切入点,而在基础技术储备成熟后,接下来新要思考的,就是针对不同用车场景推出哪些品类与形态的车型。SUVMPV、大尺寸轿车之后,一台尺寸适中的家用轿车,几乎是产品路线图上必然的存在。

写在最后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谁给了新造轿车的勇气?但这个问题也许应该反过来思考。我给了你所有喜欢的,至于这款车是,是还是轿车,完全是消费者用车场景和偏好的体现。本土品牌会用怎样的思路杀入最庞大的主流家用轿车消费人群?或许从RC-5上可以看到些许变化。


不局限于经验,而依据最基本的事实,拨开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向上走,这就是在本土品牌轿车不被看好的前提下,新依然会推出RC-5的原因。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