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30万买加价汉兰达?不如看看这款日系进口车




早在去年12月,斯巴鲁在国内市场推出了新配置的力狮/傲虎,虽然只是个小改款,但也算是为在中国寡淡的产品线带来了一丝活力。

运动限量版EyeSight

回顾一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去年他们在中国卖了2.5万台车,这在日系车里面已经算是个很棒的成绩——因为在国内,压根就没有别的像这种,只卖纯进口的日系车厂。

顺带一提,在2019年于全球范围内买了104.2万辆车。对于这家体量不大的车厂而言,的确能称得上是个不错的成绩了。

开个玩笑。其实中国算是的全球第五大市场,在我们前面的,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虽然美国市场的销量是我们的28倍,而且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显著下降,直到前两年才放缓(2019年和2018年基本持平),但就常规产品的推出策略来看,对中国市场可以说十分照顾的。

日前,就有消息指出,他们要将全新一代的引进中国市场,新车最快会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亮相。要知道,这是比我们靠前的日本市场都没有的待遇呢。

(配图为日规尾期款)因为Sedan/Wagon车型的越发式微,目前日本市场暂时没有/的换代计划。

那么全新又有什么亮点?今天合车社就带一起看看吧。

外观:不变应万变

跟近期的车型一样,乍看之下这台所谓的全新并没有多少改变。变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黑色的进气格栅、LED日间行车灯以及雾灯区域,臀部也跟其它全新一样,更换了全新的C型尾灯。至于与上一代造型没有太大差异的黑色饰件,则很好地衬托出了多达220mm的离地间隙——这比不少城市SUV车型,譬如汉兰达,还要多。


至于车身尺寸方面,除了轴距保持上代水平以外,长宽高均有小幅度的上涨:

就这?真的,就这。

内饰:贴合潮流

虽然外观的改动少得让人以为的设计师都是直男癌,但全新在车厢内的革新,会让你马上改观。大面积的软质材料包裹+双色设计颇具新鲜感,高配车型还提供了NAPPA真皮。


当然,最大的亮点还是体现在竖置的中控大屏当中。这块11.6英寸屏整合了StarLink车机系统,可以支持CarPlay、AndroidAuto(来到国内如无意外应该会改成CarLife)以及OTA升级等功能。至于空调功能还是保留了更好用的实体按钮,不得不为点个赞。

空间配置:岂止于大

得益于尺寸的微增,的车内空间也有小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它的“背包”,正常状态下拥有920L的装载量。还嫌不够?放平后排,你将获得2145L的超大空间。


至于配置方面,除了上面提到了整个多个功能的大屏以外,近年当家的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将作为标配出现在新车中。参考海外版本,带12扬声器的HarmanKardon音响也将出现在配置列表当中。

动力:全新涡轮增压机器

可以说,低重心水平对置动力是车型两大卖点之一。全新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动力选项。其一是中国消费者熟悉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数据为185ps/239Nm。更让人期待的,则是2.4L,最大输出来到了264ps、峰值扭矩则为376Nm。而与两副机器匹配的,均为带模拟换挡功能的CVT变速器。现在唯一存疑的是,后者是否会同步引入国内市场,目前看来,可能性并不大。

水平对置发动机具有低重心,震动小等优点,对于行车质感以及操控性能的提升,有着相当的帮助。

而另一卖点,自然就是全时四驱系统啦。这套AWD以前60:后40的扭矩分配为基础,实时控制扭矩分配。在检测到前轮打滑时,控制增加后轮的扭矩确保驱动力。参考上代车型,还配备有X-MODE,除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动力输出和扭矩分配的控制以外,它还提供提供应对不同路面的模式选择旋钮。

总结:30万内无敌手?

这绝对不是睁眼说瞎话,早几年前,你还能看到有极少数定位类似的车型推出市面,譬如帕萨特的旅行版蔚揽,可是这款车型早就因为过高的定价自己相对冷门的定位而退市。如今要想找一台跨界定位的旅行车,就只剩下同样采用进口方式引进的A4Allroad(PS:未来大众也有计划推出CC旅行跨界版车型,因尚未有详细信息,所以暂且不列入讨论范围)。从品牌来看,自然奥迪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但动辄40万的起售价买一台A4跨界版,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啊。

单从品牌因素去考虑,无疑是更为优胜,但超过30万的价格自然会让人望而却步。而且的吸引力,比起它的品牌价值,更多是体现在产品本身。正如笔者前文提到,等等都是它的魅力所在。


若要跟30万内的主流合资品牌产品做个跨纬度对比,譬如本田冠道,甚至卖了多年,都快要换代的。上面提到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套用到里面。更强的四驱系统,更有味道的操控性能,不错的底盘质感,还有那个干啥啥都行的超级大尾箱…似乎真的没有别的车能同时给到你这些了。

当然,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得看看你能否接受冷门进口车的一些既有问题——配件贵,等待时间又长,保养费用也相对较高——其实就上一代的情况来看,保养费用也就比一般的合资中级车高出些许,而且自去年开始,还推行5年或75000km的免费基础保养政策。

如果这些东西你都能接受,那就期待一下年末的吧。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合车社立场)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