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家用紧凑型轿车之争,朗逸和轩逸你站谁?

说到中国的紧凑级家用车市场,朗逸轩逸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朗逸在年初就已进行了换代,而新款轩逸则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由于两车在品牌、口碑等综合实力上都十分接近,势必会让不少消费者在之后购车时左右为难。那么这两款A级车市场的“老冤家”,在换代后的实力都如何,你又会选择谁呢?本次让我们来一一对比一番。

(全新朗逸和全新轩逸,下简称为朗逸轩逸

外观

朗逸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了大众最新的家族风格,较大的进气格栅除了能提升车辆的档次感外,如此造型即便放在大众车系中,也有着足够高的辨识度。

轩逸采用了自家V-Motion 2.0设计语言,更大的V字形中网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整体给人的感觉更加年轻、动感。不过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观迷惑了双眼,本质上它的定位仍主打家用。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造型和自家大哥天籁非常相似,因此它也有了“小天籁”的别称。

朗逸侧面的一条腰线从前翼子板平直的延伸到后备厢,以此营造出一种修长的感觉。此外,车门中部和下部,尾部侧面等地方均有显然的腰线设计,给人的感觉极具力量感。同时,略微溜背的造型也能迎合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好。

轩逸的侧面设计就显得有些简洁了,与朗逸不同的是,轩逸是通过较低的车身来营造一种低趴、运动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C柱处还有一条修长的黑色饰板,以此在视觉效果上会显得非常修长。

在具体尺寸上,全新轩逸车身长度以及高度上与朗逸相比有所不及,在宽度以及轴距上则要优于朗逸。当然,具体的乘坐空间如何仍要看实际体验才能给出结论,但至少单看数据,朗逸轩逸互有优势。

在尾部设计上,两车整体上均以简洁为主,没有过多复杂的设计。不过相比之下,朗逸的尾部要更有层次感一些,配合下方银色的镀铬饰条和“假排气”的设计,颇具设计感。当然,轩逸这般尾部设计也并无不妥,至少我更倾向于轩逸

内饰

来到车内,朗逸给我们的仍旧是熟悉的大众风格,并且保留了易上手的特点。虽说中控台顶部的材质依旧为硬塑料,但好在与大屏平行的材质为拉丝渐变饰板,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提升了整个内饰的档次感。

轩逸的内饰则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其整体布局与天籁有些类似,甚至要更好,比如中控大屏下方3个圆形出风口的设计,相信能够讨好不少年轻消费者。与此同时,黑/米色搭配的内饰,很好的营造出了居家的氛围。至于做工用料,中控台顶部采用了软质材质,其他一些经常触碰到的地方,则使用了大量的皮质材料。

两车均使用了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的设计,其中朗逸的方向盘与帕萨特类似,部分黑色饰板的加入,给人一种浓浓的高级感。

轩逸的方向盘底部要比朗逸更平,看起来也更运动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图中的轩逸虽然是顶配,但在方向盘的右侧却是光秃秃的。至于未来正式上市后, 是否会有定速巡航功能暂时还不得而知。

两车的中控屏幕均保留了一定的物理按键,便于行车时盲操。在互联功能上,朗逸支持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轩逸目前具体适配的互联功能还不得而知,不过参考天籁只有原厂互联功能,因此新轩逸很有可能也是如此。

朗逸采用的是仿皮座椅(低配、中配分别为织物和皮/织物混搭),轩逸采用的则是真皮材质(低配材质未知),并且它也延续了“大沙发”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棱形格纹设计也很好的提升了车内的档次感。在功能上两车都支持主驾电动调节,但可惜的是副驾均不支持。

来到后排,朗逸全系都配备了后排出风口功能,并且还有2个USB接口供后排乘客使用。而在轩逸上,则只有出风口而没有USB接口。

在后备箱空间表现上,两车均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过朗逸的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而轩逸则不支持,因此在后备厢空间的延展性上,朗逸要更有优势。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