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多路况对比测试天籁 / 迈腾 /A4L:日产 VC

说起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宝马N20、B48系列,奔驰M274到电气化的M264,更常见的还有大众集团不断优化中的EA888,似乎德味十足的2.0T更能代表当代消费者眼中高性能、低能耗的印象。而作为日系三大品牌中最后亮相的压轴产品,日产此次祭出了2.0TVC-TUBRO,以可变压缩比技术开创了内燃机领域的新门派。

此次驾仕派就租到了搭载2.0T动力的2019款天籁XV智尊版,与不同动力版本的迈腾380TSI豪华型和奥迪A4L40TSI时尚型完成一次150公里的综合路况体验,抛开数据对比,仅从主观上判断产品的差异。

气场改变,竟也能动感

拿到三部车后,我们首先简要在静态下感受了它们自各的特征。首先在外形设计上,由于和A4L都是中期改款前的版本,所以并没有和最新的品牌元素结合,不过两款车型都有比较清晰的家族设计细节,硬朗的折线也体现出德国车企的制造工艺。

这次换代则给人更多颠覆的印象,粗壮的V字饰条和黑色网状格栅让它的视觉冲击力得到提升,超过4.9米车长也胜过和A4L,呈现出低矮、修长的姿态。

以内饰风格来看,延续了品牌一贯简约的样式,规整又有些沉闷。A4L则更有活力一些,细节也更有豪华品牌的考究,但对比新近上市的改款型号,已经没有办法展现奥迪推崇的科技感。全新的内饰没有延续外形上的活力,为了契合家庭用户的需求,保留了温馨简洁的氛围,中控台大部分地方用上了软性材质覆盖,车门板、中央扶手和中控台底部这类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也有柔软的填充物,细节贴心。而且全新的整个设计很干净,操作便利,对于初次上手的朋友有不错的友善度。

当然在驾乘空间上,还是能带来更好的后排腿部余量,不过横置平台下的全新都能达到与长轴距车型相当的乘坐氛围,而且没有后排中央高耸的地板隆起,让车型满载时的舒适度也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全新继承了车型在座椅上的口碑,对比和A4L来说承托更柔软,主观上能有更好的舒适性。

总结来看,如果三部车放在一起的时候,抛开品牌因素的话,全新应该最能招来回头率。全新家族化造型让它的观感更为动感,配合修长的尺寸,会产生中型轿车过去少有的朝气。不过坐进车内,沙发般的座椅、温馨的中控布局、易上手的操作,还是让人感觉到一贯的人性化服务。

城区行驶,无级变速箱占有先天优势

在整个试驾过程中,我们大概有近一半里程是在城市道路中行驶。频繁启停、超车,大概是普通车主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那么这三款车型在城区行驶时都能游刃有余吗?

功率380TSI匹配了DQ380型号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相比于过往外界对DSG的印象,其实这套动力总成的成熟度已经在+双离合的组合里属于一流水平。在稍微拥堵的路面下行驶,的油门踏板踩下后不会有明显迟滞,1-2-3挡之间的反复跳换也很少带来闯动感,虽然偶有丢开油门后突然再加速带来的逻辑断片,安静的环境下也会听到换挡拨叉哐当地工作,但整体平顺程度比之前6速湿式双离合有过之无不及。

当然在动力层面,得到的也是好评。促使2.0T可以拿出饱满的气势,中低速下超车时是颇为果敢的态度,降挡动作十分干脆,转速拔升后扭矩随着油门渐进程度传递到车轮上,可控性很高。

我们租到的这部A4L是低的40TFSI型号,账面上的峰值数据比少了22kW和30N·m,而纵置平台下的车型使用的7速型号是DL382,电动油泵和干油箱的设计极大降低了润滑系统内耗,可以独立冷却的离合器也让它的稳定性有所保障。实际驾驶时,我感觉A4L在城区的行车动态和液力变矩自动变速箱几乎一样,除了特别低速下会不自觉多给点油门来推动外,其它时段车型的表现都能拿高分,整体换挡质量让人满意,动力直接感很强,换挡的节奏感也好,动力储备充足,低扭较强。不过跟车工况下突踩突松油门,A4L偶然性会有顿挫,舒适模式下降挡也不是很激进,需要再用力踩才会给反馈。

比较让我失望的是,A4L在启动时的震动较大,静态换挡的话,D、R、P之间切换有轻微的冲击感,而且A4L起步比较肉,没有油门初段的敏感,小油门提速时的轻快感也稍有不足。

使用加特可XTRONICCVT的全新,原本就在驾驶平顺性上占据先天优势,尤其2.0TVC-TUBRO车型匹配的新一代CVT,更是除了有模拟8速的功能外,还提高了锁止范围来实现更高传动效率和更低能耗。实际驾驶时,我能感觉到的存在感很弱,几乎脚下动作和动力传递得到1:1的复制,尤其是在循序渐进地加速过程中,会有种行云流水的畅快感。

而且对比过往日系车稍微敏感地油门调试风格,换代过后的像欧洲车一样稳重,我不用精准控制脚踝力度就能让它平稳地行驶,遇到长时间城区拥堵也不会觉得累。

踩下油门踏板起步,全新的VC-TURBO动力很顺畅地开始工作。从加速超车时的表现来看,全新换用VC-TURBO后爆发力全面超越上代2.5L车型,油门到转速之间的隔阂很小,转速顶上去后扭矩立马就填满,中低速下还是有不错的瞬间推背效果。不过在猛然加速时的干脆利落上,全新、A4L还是要略柔一些,没有刀切般的畅快,而且运转过程中传递到车舱会多了些颗粒感。

做个小结:这三部车在日常用车的行驶平顺度、加速畅快感上都已经超越普通消费者的诉求,的动力总成经过不断优化,已经颇为成熟,动力储备过剩;而在行驶时也达到AT的水平,低迟滞很小,动力表现应付自如;全新则将无级的先天优势放大,不仅行车时存在感较弱,而且动力输出在需要时也予取予求,整体表现更得心应手。

高速巡航四两拨千斤,底盘表现风格各异

和普通用户想象不同,即便算上空气阻力和加速阻力,汽车在高速巡航状态下所需要驱动的也很小,所以对于这三款搭载2.0T的中型轿车而言,中高车速下的提速能力会更值得探究。

和A4L有比较相似的加速体验,在需要超车时我并不用额外预留等待降挡提升转速的空档,几乎随着油门踏板进程就能连续降低2-3个挡位,动力涌现得很饱满,即便从100km/h车速开始踩下油门,加速感也足以持续到吊销驾照的车速,尤其是在加速时的主观感受会更强烈。

值得说明的是,在城区过减速坎和振动带时,悬架有适当的厚重,高速通过挤压变形路面的时候车身控制也比较平稳,垂直方向的跳动少,隔绝感也比较强。但的整体舒适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它的路感涂抹得更厉害,虽然工作很卖力,但就是感觉动作模糊,经过起伏路面的贴地感也要差一些,抛离感比较多,可能是一汽奥迪对"舒适"的理解有偏差。

全新应付限速120km/h的高速也有些大材小用,动力储备的持续性很好,如果路况允许的话跑上180km/h也轻而易举。不过相对集团两款产品,搭载CVT的新款在踩油加速的瞬间并没有的果敢,但也没有降挡后的冲击感,VC-TURBO从高的巡航状态转投低压榨动力,而后通过将转速拉高到红区输送绵绵不断的内功,整个过程虽然效率还是很高,但少了猛然提速的惊悚,会令人感觉温和。

全新整体设定不会太过绵软,遇到限速坎和振动带冲击时过滤很轻巧,有柔韧感,加上三车当中最软的座椅回馈,使得低速行车的舒适性比较突出。但是避震器的拉升阻尼更多考虑舒适性需求,在高速路段下遇到路面起伏会和A4L类似,有比较明显抛离感。

蜿蜒山路,和动力总成都要经受考验

驶出高速路,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段爬坡的山路,蜿蜒曲折的路面可以慢慢体会三部车在动力输出、制动上的差异。

通过此次超过150公里的综合道路试驾,我们对第七代有了不同的认知。虽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一部用来舒服驾驶的中型车,卖点好像只有平顺和沙发,但这次全新换代后的轿车却颠覆了过往外界的期待。

能有这种突破,除了在设计层面上的创新之外,当然也要归功于技术含量颇高的可变,它让回到了"技术"的荣光,在丰田本田依赖混合动力系统的当下,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正面迎击德国车企在上的霸权。

事实证明,全新的2.0TVC-TURBO已经具备和第三代EA888扳手腕甚至超越的技术实力,而随着后续加大对2.0T可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们认为这套动力总成有机会带领全新一代产品找到新的出口,站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能在全球车市中持续复兴。

文|Louis

图|高光车影仁哥爱吃肉

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