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买什么1.3T+双离合奔驰A级

昨晚,凯迪拉克CT4上市,只推出两款车型,时尚型23.97万元、精英型25.97万元。二选一,这种清晰明了不花哨的策略真的很好,卖家不套路,买家也好选,销售顾问都轻松。



开门见山,单纯从产品力角度而言,CT4是全面碾压同级竞品的。


当然,算是第二阵营豪华品牌,品牌溢价略逊一筹,但相对于前驱的奔驰A级宝马1系奥迪A3来说,CT4仅纵置后驱这一项优势就完全可以弥补品牌层面的劣势,更不说全系2.0T+8AT的动力系统了。


不管是简单直接的市场策略,还是同级唯一后驱的产品策略,都很好地说明不想和奔驰/宝马/奥迪走同样的路子。文雅地说是尊重消费者产品有诚意,直接点说就是——让我好好给你几个拒绝的理由。


2019年,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为69万台,而销量为6.9万台,占总销量的10%;换句话说,卖十辆就有一辆A级。上市仅仅一年多时间,能有如此的销量成绩算是很惊艳的。那的产品力是否和销量一样惊艳呢?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辱“发明者”这个名号的。


1.3T涡轮增压发动机、7速双离合变速箱、后扭力梁半独立悬挂(A220L不在此列),售价则高达26万元;以致于有网友说,的Logo得值12万。


其实,我们并不是说不好、不厚道,而是觉得完全没必要为了销量推出这样一款车来拉低品牌形象。


今天在轿车论坛翻阅很久,人们对大多的满意在于“它是一辆”、“和奔驰S级内饰风格趋同的内饰”,等等。


豪华,似乎一下子变得非常浅显和表面化了。但显而易见的是,豪华本不应该如此。愚以为,豪华最基本的定义,是做到本人做不到的差异化并坚持自己的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但从CT4的产品力来看,他却是真真实实这么做的。


实事求是地说,纵置后轮驱动的平台所带来的驾驶质感,是全新CT4面对BBA入门车型最大、最核心的差异化。


基于通用第二代Alpha平台打造而来的CT4从造型一开始就已经和BBA入门级前驱三厢车迥然不同。纵置后轮驱动的平台架构,让它的比例呈现出了一幅标准的后驱车形象——长长的车头和紧致的车厢。


车身侧面的所有视觉重心都明显的朝着后轮的方向在偏移,带来了极为标准的“后座感”——没错,这像极了当年后驱时代的样子。


纵置后轮驱动的布局让CT4的整套动力传动系统沿着车辆的中轴线依次排开。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多少会影响到到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但是反过来看,这样的布局也让CT4的形象充满机械的美感。这一点,是任何一辆前驱车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对于一个豪华品牌而言,机械美感的出现显然会比空间利用率这事显得更有档次——讨论空间,这事应该是平民品牌热衷的事情。


为了直观说明机械美感,我们做一个对比,这是CT4的机舱。


而下图是三厢打开机舱盖之后的样子。


显而易见的是, CT4纵置2.0T把长长的机舱塞了个满满当当,机械的美感在这个机舱里表达的一清二楚。光是看这个饱满的机舱和这台“硕大”的,就会给人以一种善心悦目的感觉。


三厢横向布局的在机舱里的空隙和留白,以及那个看上去小巧玲珑的1.3T,还真的难以去产生更多和性能与豪华相关的联想。进一步说,因为没有纵置的变速箱传动轴,所以前驱车的动力架构,也很难让人和后桥产生太多的联想。


仅仅从视觉观感上,CT4就已经和主流的入门级豪华品牌拉开距离了。而机械的质感,不就应该是豪华品牌的样子吗?万物相通,人和汽车是类似的,人花钱花时间健身塑造身体曲线也是为传递一种力量与美。


如果进一步反馈到性能上,这种差异会更大。相比于前驱车,后驱车分布在前后桥上的载荷会更加的平均,车辆在加减速、上下坡的过程中的重心偏移也就更小,而且即便是偏移也是朝着有利于车辆动态性能改善的方面偏移。所以,从动态响应的角度来看,后驱车会比前驱车好上太多,平顺性也会大幅度的增强。


更为重要的是, CT4搭载的2.0T最大马力237匹、最大扭矩达到350牛米,当这样的大扭矩作用到后桥上时,反馈给车辆的动态响应也会比前驱车更加线性,急加速时候的瞬间姿态美也是前驱车所不能比的,而带来的实际感受就是平顺而稳健的加速。


今天在4S店,一个看CT4小哥和销售顾问的对话挺有意思,大意是说,操控见长的越来越不注重操控了,反倒越来越重视了。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性能与操控似乎正在的标签,这对品牌来说非常重要,至少这要比“美式豪华”更具说服力。


与其他豪华品牌同级车相比,CT4产品力是毋庸置疑的。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聊一下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豪华品牌不断加推入门级车型,一度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豪华车市场开始逆势快速增长。在这样的态势下,不少豪华品牌对推入门车型的态度变得简单而直接:要销量、要利润。


从实际市场表现看,BBA三款入门车型的销量还都可圈可点:2019年销售6.9万辆、 8.4万辆,销量较差,但也超过了4.3万辆。


在不错销量数字的另一面,我们同样看到入门级车型对品牌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入门车型降价至18万元区间的时候,人们在记忆发明者的豪华品牌时,也自然而然联想到性价比的标签。而当一个豪华品牌旗下产品有开始以性价比为卖点的迹象的时候,那这个品牌真正的高端产品端用户一定会渐渐流失。


反过来我们看CT4,它的卖点并非像BBA三款产品那样依赖于“品牌溢价”,而是真真正正的产品力。而CT4的强动力和后驱带来的良好操控,吸引到的完全是一批懂车的、玩车的消费群体。


从这个角度上说,CT4强化操控质感的产品定位,与其说是品牌的入门级产品,倒不如说是针对个性化与年轻化市场的“精准车型”——CT4只提供两款车型上也能说明这一点。


在客观评价一款车型与其他车型谁更值得买的事情上,对比配置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对配置丝毫没提及,因为在我们看来,脱离“硬件”谈“软件”没意义。


尽管如此,但我们也并不认可CT4可以抢多少BBA入门车型的潜在用户。毕竟,买的人注重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而这也让我想起曾看到运动轿车车主发的一个帖子:同样的预算可以买合资B级轿车,但是不想考虑了,毕竟换个豪华圈子看看,让自己也长长知识、眼界。


显然,像这种用户是CT4“抢”不来了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