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德国到日本,那些你不知道的涡轮增压技术历史

现如今,新车从国产到合资再到进口,大部分都带了一个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涡轮增压技术。似乎现在新车不带个T都不好意思拿上台面,而大众旗下的EA111与EA888的普及也让中国人真正认识到了技术的魅力,但问题来了,是谁发明的?又是谁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

01

什么是技术?

技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能够提升动力。没错,在很多改装车或者游戏中,是能够直接提升动力的最有效装置。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

简单来讲,就是在发动机的排气上装了一个涡轮,通过排出的废气带动这个涡轮高速旋转,在涡轮的另一头连接着进气,旋转的叶片疯狂吸取空气,以提升功率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和扭矩。简单点讲,就是能够减少油耗并提升动力。

02

技术的历史

纵观历史,推动技术创新的大部分第一时间用来服务战争。我们现在如此普及的技术,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诞生。1905年AlfredBuchi博士申请了第一款涡轮增压器的专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让这位老哥体验了一把躺着也能把钱赚的战争财。

当时的飞机设计师发现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稀薄的空气会导致活塞动力不足,而能够让吸入更多的空气,保持动力输出。所以战争时期主要应用于船舶、航空领域。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大航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随后生产出了一系列式航空装备在了著名的P38重型战斗机、B24重型轰炸机上,帮助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取得了决定性作用。

技术早期运用在汽车中主要受限于高温和空间的限制。早在1952年的印地500赛事中搭载了康明斯柴油机的赛车获取杆位并领跑了大部分赛程,不过中途因为机械故障而退赛,故障原因是增压器烧毁+曲轴损坏。

随后车型陆续出现,但大多数因为成本过高,可靠性不足没有得到普及。1962年,雪佛兰推出了CorvairMonzaSpyderCoupe和CorvairMonzaSpyderConvertible这两款车型,它们都搭载了一台2.4升直列六缸汽油,这台2.4升可以提供152PS的最大马力,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不过较高的价格加上较低的可靠性,在美国那个比可乐还便宜的年代里,远不如实在的大排自吸车更受消费者青睐。

1972年BMW制造出了2002Turbo,这也是今日M3的鼻祖。2002Turbo搭载了一台特别调教过的2.0升直列四缸,可以在近7000转的转速下爆发出170PS的,而最高转速更是高达8000rpm。40年前的那个时代,可以在7秒以内从静止冲到100公里/小时。一石激起千重浪,它直接引爆了欧洲人对的热情,这也是欧洲第一台搭载的量产

1975年,采用后置后驱保时捷,看着其他赛车往宽大的舱里塞进V8、V10甚至V12的时候,陷入了困局。由于保时捷911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无法将更大的塞入后舱。无奈之下涡轮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借助德国高水准的整体铸造工艺,将一颗巴掌大的涡轮,塞进了1975年款911S的里。这让从180PS直接跳至260PS,后轮上的强大动力让车尾非常不稳定,不过它却让进入了一个曾经不属于自己的领域。

时间来到了1977年,曾经的飞机制造商萨博公司推出了一款家用车型99,很多人认为是发明的。实际上,99车型采用了低压涡轮技术,并且首次采用了一个废气阀门,就是泄压阀。这一举动,让技术真正开始走向了成熟稳定。

99一经推出震惊了当时的欧洲媒体,大家都认为在一款家用车型上用上了只会在赛车中出现的技术简直不可理喻。不过当邀请媒体试驾时,大家才99上没有以往车型上严重的涡轮迟滞现象,低增压值的轻快地在仓里转动,带来温和却有力的动力输出。

03

什么是涡轮迟滞?

如果你有一辆车型,那么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踩下油门后慢慢爬升到一定转速后,会感觉突然介入一股加速力拽着你跑,这就代表涡轮开始介入,而在介入前所需的时间就是涡轮迟滞,它代表了涡轮的增压压力一直升高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

车型的加速没有自然吸气车型那么线性。如果这股加速力量过大,控制不好甚至会危害驾驶,减少涡轮迟滞就显得非要重要。在技术上,可以使用小型化轻量化的涡轮。这也是99上的思路。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再加入一个机械增压与优势互补,规避各自的短板。

04

技术的流行

真正让技术所流行,不得不提起经典的EA111与EA888。EA111有1.4L、1.6两种,融合了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这款具有小、高、低等性能优势。

为了减少涡轮迟滞,EA111就采用了机械增压和双增压系统,小尺寸的涡轮设计也让转动惯量会减小,有效地缓解系统低速迟滞的现象。可以说是经典的的代表,而1.4TSI也获得过十佳的称号。

1.4TSI的最大功率可达到125kW,扭矩可达240N·m。这款搭载到了高尔夫尚酷、EOS、Jetta以及途观等车型中。而国内生产的1.4TSI由于油品问题,取消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只保留和缸内直喷,六、速腾迈腾朗逸等车型均有搭载。

05

经典的EA888

EA888应该是集团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之一了,它有1.8与2.0两种动力。共计有4大汽车品牌的二十余款车型搭载了根据不同需求所调教的EA888。从常见的帕萨特、再到保时捷Macan,甚至以性能为取向的奥迪S3R这类性能小钢炮上都有EA888的身影。

虽然同叫EA888,但技术上各品牌之间略有区别。例如奥迪的EA888采用了缸内直喷+歧管喷射的混合喷射技术,在拥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同时还另外多出一项名为可变升程的技术。而上的版本大多只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

R可以说将这颗引擎真正发扬光大,它们搭载了最顶配的EA888,这颗为2.0L的四缸原厂就拥有290Ps的213kW以及高达380N·m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8s。

这样的数据表现,简直比六缸还要有看头,几乎可以被列入当今最强的四缸之一。最重要的是,它还有着强大的潜力能够供你挖掘,极限改装能够让这颗EA888的升级到了500Ps以上,百公里也被缩短至3秒以内,这才是真正的平民超跑啊。

06

德国技术还是日本技术?

当你驾驶着著名EA888车型在路上吹捧德国车高级的时候,那么你可能要被打脸了。没错,德国EA111的1.4T与EA888的2.0T的涡轮,都采用了来自日本IHI公司的产品。显然在涡轮技术这块,咱们对面的日本可没输过谁。

IHI公司原名“石川岛播磨重工业”,这家重工业公司历史悠久,与三菱重工一样,是日本军工企业的代表之一,主要生产船舶、航空和上的,是目前世界5大生产商之一,已经生产了超过3600万的

这个时候,你肯定会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搭载技术的车型很少?这和日本的路况有关。日本的道路状况决定了不需要这么强大的动力输出,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日本民用车的马力被限制在280Ps以内,所以日本更多用心于造舒适的民用车。

例如日本人最爱的K-car车型大多都有着不到1.0的,这和喜欢在涡轮上做文章的欧洲车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涡轮技术落后。相比在增压技术上的投入,它们更愿意去完善自然吸气,以提升燃油经济性

07

日本涡轮技术的高光时刻

其实和多数车迷所了解的一样,日本车厂并不缺少技术。早在上个80年代,面对当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装备就已开始在日本车里盛行,不仅有搭载RB26DETT的“战神”GTR出现横扫日本房车锦标赛,本田更是凭借着在当时的F1赛场上红极一时。到了90年代,丰田Supra、3000GT、马自达RX7都成了当时的“增压”明星。

如今,日产GTR继承了日本的运动跑车辉煌。顶级的Nismo版本,更是搭载了一台与GT3级赛车相同的双,也就是说,它是一辆可以直接参加GT3级别赛车的车型。然而顶级的Nismo并不比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级便宜多少。好在2020款GT-RTrackEdition版就能够拥有Nismo版本上的赛车级,价格嘛要少了四分之一。要知道这一代GTR的第一次亮相已经是2007年了,在经历了十几年后,动力上依旧有着足够的优势。

8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随着全球电动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采用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以减少车辆排放。似乎技术已经扛不起“减少并提升动力”的大旗了。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技术就被淘汰,产生的“呲…呲…”声依旧吸引着燃油车的追随者们。

近日,新款S6和S7刚刚投放美国市场,它们都搭载了2.9升TFSI双V6,相较于老款的4.0TFSI双V8,不仅小了,动力却增加了50N·m。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台2.9LTFSI双V6发动机使用了最新的48V轻度系统。并搭载了首款小型涡轮电动机,能够在启动之初,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就为提供进气增压,以低于250毫秒的响应时间、70000rpm的最高转速消除了滞后的不利影响,并提高油门响应,增加动力输出。

09

总结

随着和排放法规愈加严格,小成为了众多车企的救命稻草之一,如今的已经进入了“小涡轮时代”。虽然全球已经开始了电动化浪潮,但只要燃油车还在,技术依旧有着一席之地。

而在电动化浪潮下,的技术也在顺应潮流,在48V弱混车型的普及后,电子技术也将全面普及。至于车型优势还在么?显然,在某些领域,涡轮的魅力依旧无法阻挡。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