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辉煌了30年,本田的VTEC到底是什么技术?

世纪90年代,本田推出了一项很有名的技术叫VTEC。嗯!没错就是粉心目中的VTECisbest。算起了这项技术已经面世30年了,但在粉的心目中,它还和刚刚诞生那样充满兴奋感。不过今天发动机上的VTEC与当年相比,意义已经不太不一样了。



VTEC这四个字母倒不是工程师一时兴起想的名字,V代表可变、T代表气门正时、E代表电控升程、C代表控制,也就说VTEC是可变正时和升程的统称。


正时和升程技术的目的很简单,降低油耗提高动力,进一步讲是优化进气和燃烧,假设升程不可变,那么打开大小就完全由凸轮形状决定,然而不同负荷下,对进气的要求不一样。



和人的呼吸一样,要吸入更多空气首先得呼出足够的废气。进排气打开高度越高,保持的时间越长,那么的进气量就越多动力随之提高。然而开多大完全由凸轮形状决定,如果凸轮像个桃子一样顶端比较尖,那么开启高度随之提升。然而要降低开启的重点是提升滚流,也就说低速行驶时并不需要开很大,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传统凸轮形状是固定的,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启高度都一样。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同一根凸轮轴上设计两种不同形状的凸轮,这就是后来的VTEC。


 VTEC开启巅峰时代 



什么时候注重?当然是低转速时,那什么时候强调动力?当然是高转速,所以就依照转速变化来切换升程(开启大小),低转速小升程,高转速大升程。VTEC原理并不复杂,每个气缸有四个(两个进气和两个排气),那么开启一个缸单侧就需要两个凸轮。



在原来两个低升程凸轮中间又加了个高升程凸轮,也就说单缸一侧有三个凸轮。但高升程凸轮对应的摇臂有一定自由量,也就说正常情况下高升程凸轮顶摇臂,但摇臂不压。只有摇臂里面的锁销同时卡住高低升程凸轮时,高升程凸轮就开始顶动摇臂使保值最大开度。



说来说去VTEC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摇臂结构和油路设计,然而有了VTEC后还不足以让粉兴奋,因为摇臂摩擦阻力很大而且重。




有一款跑车叫S2000,它的红线转速是9000rpm,也就说它比同排量马力更大。这是怎么做到了呢?其实就是在S2000的上使用了重量更轻且摩擦阻力更小的滚动轴承摇臂。


2000年后,在VTEC基础上又加了一个VTC技术,也就是根据负载不断改变进开关时间,这就是i-VTEC,的自吸从此迎来了高光时刻。


 VTEC与涡轮的博弈 


涡轮增压特点是进气压力大且密度高,也就说你用不用可变升程,对进气量的影响都不大,于是的增压取消了VTEC,取而代之的是VTC(可变正时),有不少粉为此感到遗憾,毕竟VTEC一度是的骄傲!



进入时代,VTEC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当然不是,前面说过,你想吸入更多空气就必须更多的把废气排出去,于是就在K20C的排上配备了VTEC和VTC。



通过精准控制排开启高度和时间,K20C的进气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因为废气排的比较彻底,这样能避免发生爆震,换而言之K20C可以使用更高的压缩比,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排开启大小和时间来实现EGR,所以排放、和动力都非常优秀。



回头看看的升,1989年的水平是100Ps/L,这是什么概念?今天丰田最新的2.0L也就是89Ps/L,自吸最巅峰的时期,S2000是125Ps/L,而现在TYPE-R的2.0T已经达到了160Ps/L。



发展到今天,VTEC的滚动轴承摇臂已经从当初的铁质变成了现在的铝质,在降低摩擦和重量方面有一定进步。


 VTEC进化产物VCM 


VTEC技术对而言仍然很重要,但是真正要使足够省油,那就得使用闭缸技术,这就是的VCM。VCM看起来好像跟VTEC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它是VTEC技术的延伸。



2003年,率先在雅阁上采用了VCM技术,VCM与VTEC不同地方是摇臂结构,其原理还是相同。不过当时采用的是SOHC(单顶置凸轮轴)布置,所以结构非常紧凑。



2015年,讴歌RLX上配备了VTEC+VCM技术,它的摇臂更加复杂内部有两个锁止机构,一个用来控制闭缸一个用来控制升程,所以油路比以往任何一款都复杂。


 VTEC终极形态 


一直希望开发一台大高转,而且也在按部就班的研发中,但2008年因为种种原因计划被迫停止,于是就留一下了为5.0LV10开发的VTEC样品。



这款红线转速是8500rpm,为满足动力和排放要求,它也采用了VTEC+VCM技术,把它称之为D0TEC,随着开发项目终止,DOTEC成了只有工程师知道的技术。


 写在最后 


VTEC对来说就的灵魂,随着技术趋势变化,VTEC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专门用来改变进气量的技术,而是现在用来控制排气,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

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