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收购奔驰不过瘾,收阿斯顿马丁才是“大餐”?

国内汽车圈中,吉利是最擅长“买买买”的。

最早于2006年收购英国伦敦出租车制造商锰铜企业的19.97%的股价,接着又在2010年从福特手里接过了沃尔沃,2013年获得锰铜100%控制权。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以及英国路特斯51%的股份,2018年又收购戴姆勒集团9.69% 的股份成为主要股东之一。


这一路走来,吉利通过买买买不仅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民营车企之一,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补齐了自己的技术短板,可以说是获益菲浅,走惯了这条路,所在阿斯顿·马丁因盈利不佳寻求“金主”之时,嗅觉敏锐的自然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的。

其实,坊间流传,早在2012年,就想收购,据称整个过程也采用与收购同样的模式,但此举最终以方面否认而告终。时隔8年,再度收购,这一次,倒是公开承认了这一事实。


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而是投入了加拿大亿万富翁劳伦斯·斯特罗尔(Lawrence Stroll)家族财团的怀抱,略有遗憾,但是为此收购事宜付出的努力却是值得品味。甚至有消息称,方面就入股事宜与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谈判,可以说也是费尽了心力。

我们且不议在入股的谈判中出了怎么样的问题而导致最终失败,就一个问题,缘何执着于收购呢?很明显,投资并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技术层面的合作。此次有收购带来的技术效益一定程度帮助奠定了在中国领域的地位,那么在更高阶的圈层,如果有的技术相辅,自然是如虎添翼。


同时,尽管如今已经有了这个跑车品牌,但是在技术上并是很强势,品牌力上也难以和所在的圈层相提并论,但是如果能借助的助推,与形成资源整合和互补,想必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诸多裨益的。

不仅如此,以及当前中国自主品牌车型主要集中家用车领域,而在性能车、尤其是领域却鲜有建树,此前推出过一款“美人豹,终究只是试验品而已,但这并不表明已经放弃这一市场,在中国车市由“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之时,如果有自主品牌率先开启这一细分市场,未来也可能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收购就已经有此苗头,入股估计也有这一层面的考虑。


除此之外,在电气化方兴艾的时局下,入股或觊觎于其高端纯电动子品牌Lagonda,希望通技术整合实现更强的全球性联手,从而为将来推出高端纯电动车型铺设道路,等等。


写在最后:

入股一事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其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发展不可小觑,此前的种种收购已经成就了如今的,其对抱以热情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了。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