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0新车围·观系列|中国品牌“富贵险中求”

2020新车围·观系列2020的开局太“南”,任何行业都在动荡不安中迈着碎步,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抬脚、放脚。这一年,很多新车的上市计划也被打乱了,被疫情围困着;很多公司开始了自救式的云发布新车,被我们围观着。因而我们也有了这一新车围·观系列,以美系、德系、日系、中系、法系等为坐标,进行深度围观。

文|李妍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年头两个月的车市再合适不过了。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5万辆(这一数据仅相当于2006年2月的水平),同比下降78.7%,而各大车企也普遍同比下滑了60%以上,尤其是自主车企,下滑70-80%是大概率的事情。

对此,乘联会表示,车市综合销量偏低是春节提早的季节性影响及疫情冲击的综合影响。现在的市场之下,没有一条“漏网之鱼”,所有车企都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一片“荒凉”之中,中国自主品牌和豪华品牌显现出了不同于其他车企的顽强生命力。在今年2月的综合销量排行榜中,以吉利、长安、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成为榜上亮点。

这得益于自主品牌充裕的库存,也得益于它们在困难面前品牌形象的建立。2020年的开局虽然很“南”,但自主品牌车企们该在今年进行的布局也一样没落下,新车的推出依旧是照常进行。(ps:本文将选择几款个人觉得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讨论)

icon

已于今年2月全部上市

售价:11.58万—12.88万元、银河限量版售价13.202万元

特点:90%还原概念车设计的量产车

icon基于BMA架构打造,设计上高度保留了CONCEPTICON的设计理念,外观比较的科幻,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造型。

单看外观,会认为这是一款极具科技感的电动车,但其实它搭载着1.5T三缸发动机和48V的轻混系统。

作为一辆90%还原设计的量产车,内在的科技感也是一点都不差。1.7㎡全景天窗电子手刹无线充电、L2级自动驾驶、隐藏门把手、NFC解锁、双液晶屏幕等配置都没落下。4350/1810/1615mm的车身尺寸,后排空间勉强算够用的水平。

动力部分,icon搭载1.5TD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和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匹配48VBSG轻混技术,整车最大功率达190马力,峰值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只需7.9s。

领克05

预计今年3月正式上市

售价未知

特点:领克品牌首款轿跑SUV,被称为版“宝马X6

说到,便少不了领克。作为领克品牌首款轿跑,动感的外观就足够吸一波粉了,我个人挺喜欢领克这个品牌,可能是因为看到它在2018年“WTCR“”(国际房车锦标赛)中获得第一之后,被它所吸引。同时,据悉领克06也预计在今年上市。

溜背的轿跑造型设计,加上家族化的车头设计,4592/1879/1628mm的长宽高,和2734mm的轴距,比现有所有领克车型都要大上一圈。后排头部的掏空设计,使头部空间免受溜背造型的影响。

领克一直都是国产品牌里的高性能车,领克05采用了1.5T三缸混动版和2.0T高/低功率四缸,1.5T132KW(180Ps),2.0T分别为140(190Ps)/175(238Ps),并且搭配爱信8AT变速箱。领克05很有可能成为领克家族继03+之后的又一款小钢炮。

有人说领克05是换了壳的星越。但我想,就算是,那也得是其高端版本。

Preface

预计今年中旬上市

预计售价10万元左右

特点:CMA平台首款轿车

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我是感觉陌生的,作为CMA架构下的首款轿车产品,Preface此前曾于2019上海车展上亮相。只不过,当时还是以的身份亮相。

但从外观来看,并不像一款,甚至还有一些沃尔沃的味道。

作为紧凑级车型模块化架构的CMA平台由主导、共同研发,是面向全球工业4.0的产品诞生体系。拥有此平台的Preface具备低成本、高产能和高质量的特点。这让Preface更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中型市场里,也推出了全新中型豪越。

长安

长安

UNI-T

已于今年3月5日在线上完成首秀,预计今年在国内上市

售价未知

特点:科幻外观

说到长安的车型,还是具备自身实力的,这从长安CS75Plus就能看出。

长安CS系列成功的外观设计,让其在新车上设计变得更为大胆,作为新产品序列的首款车型,长安UNI-T的外观设计,可以称得上长安车型史上的巅峰了,科幻感十足。

长安UNI-T的长宽为4515mm、1870mm,为2710mm(高暂未公布数据)。

动力方面,依旧是1.5T和2.0T蓝鲸,这可是一款有着众多黑科技的。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UNI-T先期将搭载1.5T132kW,最大扭矩300Nm。虽然说这套动力总成已然非常强悍,相比CS85COUPE和CS75PLUS上的1.5T也提升了35Nm,但似乎还是后续或将追加的2.0T+8AT版本更吸引人。

长安

逸动PLUS

预计今年3月上市

预售价:7.29万—10.39万元

特点:长安Plus首款轿车

前些年的以及CS系列车型创下的销量奇迹无疑是长安汽车旗下神话般的存在。但后面的随着车型迭代的迟缓和整体产品布局的因素,换代后的并没有延续之前的辉煌。

仅从外观设计上看,PLUS只能说是一款改款车型,依旧定位于紧凑型轿车。全新的蝶翼化前脸,造型更紧凑更犀利的前大灯,让PLUS的前脸视觉效果更显运动化特征。

4730×1820×1505mm的长宽高,则在老款车型基础上增加了20mm而已。此外,其2700mm的在同级别车型上也并不算突出。

动力方面,搭载1.4T和1.6L两款足够日常使用。其中,1.4T提供158匹最大马力和260牛·米峰值扭矩;1.6L的128匹,161牛·米。

PLUS的出现,可视为车型在旗下PLUS战略下的升级款。整体上尺寸变化并不大,动力配置小幅调整,主要在外观设计和内饰配置上进行了丰富。

广汽传祺

传祺

GS4/coupe/GS4PHEV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上市

售价:未知

特点:多车同时上市

作为一个试驾过第二代传祺GS4的人来说,这个车给我的第一感是大,第二感是真的好开,第三感是还挺好看。

单讲外观,本就一直坚持原创设计。第二代的整体外形看起来与上一代很像,但实则既然传承又有创新,设计上更为年轻动感。简单却具有冲击力的前脸,配上双模组LED大灯,让这款车的车头看起来格外精致。

第二代的长宽高分别为4545×1865×1700mm,为2680mm,相比起上一代来说有极大的提升。车内的后排可以180°全平放倒,这在同级别里都是领先的操作。

内饰上革新较多,以“X”型元素将12.3英寸的双液晶显示屏连接在一起,在长线条式的镀铬下,还“隐藏”着空调出风口、音响以及大面积软质包覆内饰,简单不失格调。

动力配置上,第二代搭载的是第三代270T的1.5T高,采用200bar缸内直喷、GCCS燃烧控制等全球领先的动力技术,匹配的是全新爱信手自一体Coupe搭载了1.5T169,峰值扭矩为265Nm,符合国六排放标准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动和6速自动变速器PHEV搭载由1.5T和电动机所组成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NED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61km。

换代采取多车同时上市的打法,不仅丰富产品阵营,还能扩大市场占有率。

传祺

GA8

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指导价:14.98万元起

特点:外观变革

传祺旗下的阵营明显好过轿车阵营,MPV市场也做得还不错。

广汽传祺GA8定位于一款中大型车。新款车型放在2019年末车市盛典——广州车展上亮相,也证明了GA8对于的重要意义。

改款车型在外观上进行了不少改变,大面积的横向镀铬装饰以及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5003×1868×1505mm的长宽高尺寸,为其中大型轿车定位奠定了基础。此外,为2900mm的GA8也提供了更为宽裕的后排乘坐空间。

广汽预计将搭载2.0T高252匹,峰值扭矩为390牛·米。传动方面有望匹配一台8速自动变速箱。在日常使用方面没什么问题。

在这一级别的车型中,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传祺的压力不小。所以传祺在完善产品实力之余,更需要在打造品牌力上多下功夫。

其他品牌

比亚迪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

售价未知

特点:造型酷,大

这款本是要在去年上亮相的车型,吸引了一大波消费者的关注,却还是拖到了今年,该车型也一直保持神秘感。对于而言,汉的问世,将开启王朝系列的新篇章。

汉绝对是王朝系列的最新旗舰车型,新车的外观依然保留了Dragon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长度定位在4980/1910/1495mm,为2920m,达到了目前主流B级车的尺寸,并且其溜背轿跑的外观设计。

汉上也提供了引以为豪的动力系统,有望搭载由2.0T150匹的前桥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推出DM(插混)和EV(纯电)两种车型。EV版则分为单电机两驱、双电机四驱版,其中单电机版163(222Ps);双电机版前/后电机,分别为222Ps和272Ps,性能更为恐怖的双擎四驱版,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

作为一台纯电车型,汉EV首次采用了超级电池,也就是它的最新"黑科技"——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相同体积下能量密度比现款提升50%。

据悉,汉EV将有两种版本,分别是单电机版和双电机版,它们的综合续航分别为605KM和550KM。至于汉DM则是81KM纯电续航。

红旗

H9

已于今年1月发布,预计今年年内上市

售价未知

特点:国产品牌

今年1月,一汽红旗H9正式首发。对于的颜值,我个人一直都是很喜欢的。这次的H9与以往的产品稍有不同,豪华稳重之余多了些时尚感。

出自前劳斯莱斯设计之手的H9虽然有些的味道,但双色+直瀑式中网,配上中央一道红的独有标志,也别有一番中国韵味。

内饰上的豪华也同样在线,大量木纹、皮革、镀铬材质的装饰和全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空气悬挂、12英寸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主动降噪等配置让H9充满科技气息。

动力方面延续HS7上的3.0TV6发动机,采用2.0TV6机械增压的布局。虽然输出算不上顶尖,但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而言,动平稳才是更重要的。

瑞虎7/PRO

已于今年2月上市

售价:8.69-14.59万元

特点:外观变化大

此次全新/PRO联袂而来,瞄准的是更为年轻的消费者。

新车的外观变化比较大,前格栅采用了繁星发散式设计,新车PRO还提供几何矩阵钻石高亮前格栅可选。

新车内饰采用了环抱式设计,12.3吋智联全屏液晶仪表、10.25吋超清触控电容中控屏、8吋智享空调液晶触控屏、电子换挡杆提升了内饰的科技感。

动力方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化设计,将推出1.5T+CVT/6MT)、1.6T+7DCT(PRO)三种动力共计8款车型。

全新一代提供1.5T+9CVT/两套动力总成,156,峰值扭矩230Nm。全新一代PRO搭载的则是第三代ACTECO1.6TGDI,匹配7DCT197,峰值扭矩可达290Nm。

此外,新款瑞虎5X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也将在今年推出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品牌下的全新7座产品VX。

东风风神

奕炫纯电动版

预计今年6月上市

预计起售价:13万元左右

特点:CMP模块化平台,续航超400km

去年9月,推出了全新A级轿车奕炫,这是一款基于东风集团与PSA集团共同研发的CMP平台打造的车型。今年,继续推出了奕炫的纯电动版——奕炫EV。

新车同样采用CMP模块化平台,设计方面也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时尚动感,L2级的驾驶辅助系统也同样配置。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63的驱动电机,输出超过燃油版车型,续航也将超过400km。

造车新势力

蔚来

EC6

已发布,新车预计今年7月公布价格和配置、9月开启交付

预售价未知

特点:ES6的Coupe版本

刚过去不久的NIODay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三款车型EC6,目标直指特斯拉ModelY。

新车延续了6的大量设计,比较不同的是EC6采用了当下较为流行的轿跑造型的设计,可以看作是6的Coupe版本。值得一提的是,EC6的风阻系数仅为0.27Cd。

新车分为性能版与运动版两个车型版本,均搭载70kWh和100kWh两种电池包,其中性能版与电池包对应续航为435km和615km;运动版与电池包对应续航为425km和605km。

性能版车型搭载前后共400kW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4.7秒;运动版搭载前后共320kW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5.6秒。同时新车可选装空气并标配MobileyeEyeQ4自动驾驶芯片。

小鹏

P7

预计今年4月上市

预售价:24万—37万元

特点:小鹏首款轿车

作为小鹏的第二款车型也是首款轿车,小鹏P7在去年年底的上正式开启预售。新车作为小鹏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定位于一款中大型轿跑。

其搭载由双电机组成的四驱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将控制在5秒以内,续航600km,是国产车里的最低,可达0.236cd。搭载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硬件方面可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

动力方面,小鹏P7将搭载来自于宁德时代的NCM811电芯后驱,长续航版和四驱性能版的NEDC续航将达到550+km,其中四驱性能版车型能做到5秒内破百,而后驱超长续航版NEDC续航将超过650km。

小鹏P7的长度为4900mm,将达到3000mm,所以新车的车内空间也很大。

此外,今年还将上市的车型有拜腾首款量产车型M-Byte、天际ME7、哪吒U和零跑T03等。这之中,大多数车型都颇有看点,只不过也有一个共同的销售难点,那就是售价偏高。除了微型纯电动汽车零跑T03预售价在10万左右,其他车型的预售价格都稍稍走高。

车谈君观察

品牌力向上发展自主品牌一直活得挺艰难但也挺顽强,直到最近这几年才开始向上发展。新国货时代,真的在慢慢袭来。

但随着近些年国内市场保有量的增长已趋近于饱和状态,合资板块也不断下探,中国的自主品牌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自主成长迅速但守不稳市场,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而市场告诉我们,走低价路线是行不通的,自主品牌的车企们除了增强汽车产品本身的实力,还得从品牌力的打造上下手。

所以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车企们都在纷纷“转战”高端市场领域。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说明自主品牌在跳出打价格战的局限,发展高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如今的市场消费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车企们还有一个重要阵地,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既是风口,也是压力口新能源是自主品牌不可多得的一个风口,但如今,自主品牌在市场,承压较大。

乘联会指出,2月合资与独资新能源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车市重要力量。而自主新能源车需求压力在私人消费市场和出行市场全面加大,亟需各方支持。

从近期部分车企公布2月新能源销量数据来看,怎一个“惨”字了得。当中,2月新能源车型销量为2803辆,同比下滑80.6%;北汽新能源2月销量为1002辆,较去年同期减少65%……当然,也有逆市的,比如广汽集团2月新能源销量为1630辆,同比增长51%,其中广汽新能源1619辆,同比增长100%。

同时,网上数据显示,2月份交付了3,958台新车,约占中国总销量的30%。的国产化,对新能源市场里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加上合资品牌逐渐丰富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国内新能源市场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竞争局面。

再加上B端市场(如租赁、出租车、网约车等)受阻,自主品牌可以说是受到重创。我想,在后期,新能源自主品牌的车企们要多加大C端私人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投资,才是发展的关键。

而各地政府的救市信号也逐步释放,我坚信,新能源市场向好的趋势依旧不变。

海外市场向好此外,在销量骤降的今年,自主品牌海外销量却传来了让人欣喜的消息。数据显示,2月份,海外市场的销量达8419辆,同比增长39.9%。其中,以瑞虎8瑞虎5x及艾瑞泽系列为代表的车型产品出口达7704辆,同比增长177%;上汽旗下的名爵在1、2月,海外市场累计销售超过25000辆,同比增幅高达150%;上汽通用五菱,1、2月累计出口量达到14078辆,同比增长258%。

这表明,走出去不仅十分必要,也十分正确。随着自主品牌厂家规模优势的凸显,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再加上政策的推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将会迎来越来越明朗的市场环境。

显然,自主品牌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期间并不像大多数所想的那般“潦倒落败”,反而还有所发展。自主品牌虽还不如合资品牌那般实力强大,但在突发情况面前,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自主品牌,其反应和变通确是胜过大部分合资品牌的。

从新车的推出我们就能看得到,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车型上逐渐追求高端和型产品。老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我想,哪怕市场下滑,也不见得就不是自主品牌觉醒、发力的机遇时刻。

其实,当下的局面,无论是中国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哪个不是“富贵险中求”,伸手就能捞出黄金的时代早一去不复返了。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