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技术贴:关于机油问题,你需要了解的几个常识

燃油是汽车的粮食,机油的血液。

在讲的时候,不妨聊点题外话来阐述发动机的重要性:美国安索石油公司创始人阿尔伯特曾是喷气式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阿尔伯特发现,喷气式战斗机在战斗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三个方面的性能:润滑性能,抵抗极端温度的性能,承受高强度运转的性能。由于深深感受到对于的重要性,其退役之后一直努力研究出有卓越品质的,从而有了美国安索石油公司。

如今,为起到润滑、冷却、缓冲减震等作用的已经成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油液。在为我们的用车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其也会多多少少的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大家常见的“增多”、“乳化”和“烧”现象。

为了让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本次《一品》邀请了清华大学研究所所长 宋健、轩宇销售服务公司售后总监 张天齐对这三件常见的现象作出了分析和解答。

增多:低温气候易频发,大多不影响使用

“由于内燃机的结构原因,所有车型都会出现‘增多’的状况。”张天齐率先给我们抛出了结论。

“在严寒天气、超短途行驶和高频次的使用工况下,一部分燃油会经过活塞环气缸的运动间隙窜到曲轴箱内,与内的混合,这是“窜气”。并且在外部气温较低的工况下工作时,内燃油燃烧不充分,呈雾状的燃油就会吸附在低温的壁上形成了液态,并且市面上大部分的直喷都是侧置喷油嘴,这就出现了“湿壁”现象。最终会有一部分燃油直接进入到内和混合。”张天齐在解释的时候也补充道:“一般不会同时在严寒、超短途行驶和高频次使用这三个极限工况下工作,这也不属于日常用车范畴,所以在情理之中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同时也补充道:“从的工作原理角度来讲,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缸内温度最高时可达1500-1800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内的燃油都会瞬间挥发,然后经过排气行程排出。如果在正常行驶中出现了增多的情况,那么无疑是出现了机械故障。”

除了机械原因导致“增多”之外,人为原因也会出现“增多”的情况发生。比如工厂以F刻度线为准注入,但有一定的公差,实际注入时有超过F线的情况;在车辆保养更换时,也有可能超过液面F线;对液面高度测量时,地面是否平整,温度等也对液面高度有影响。

与燃油车发生“增多”的情况相比,混动车型出现此情况相比起来则会更频繁,但两者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

“混动车与燃油车的工作原理不同,混动系统是电机与交替运行,低速电机驱动,高速驱动,混动车的工作原理均是如此。在天气寒冷的工况下,处于冷热交替热车的工况中,长时间的交替就不能保证内的温度处于一直都是高温情况,这也导致燃油的雾化不好,雾化情况不好的燃油附着在低温度的上形成油膜,之后油膜会进活塞底部,进入中与相混合,从而导致了增多。”张天齐对此解释道,“在低温情况下,这是不能避免的。”

看来,低温气候是导致汽油溜进然后从而造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化:若无大量乳化物质,可随着温度上升而消失

“‘增多’不同于‘乳化’。”张天齐首先澄清了这个知识误区,“‘乳化’的原因是进水所导致,比如防冻液渗入(多数发生于老车身上);外部湿气或水直接进入。”

因为都是有机物,属于可溶的。而与水不可溶,混在一起则出现了乳化现象。“就像是冬天挂霜一样,它只会集中出现在某个地方。而口出现的乳化现象如果不是快速的大量堆积的话,那么也同样是可以随着的温度上升而消失的。”对此讲道。

与燃油进入的方式一样,这些水分在冷机情况下进入到,和混合,当在使用过程中,长期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混入到中的物质,包括、水等未能有效地通过PCV循环排出,当水分含量累积到一定程度,超出了中抗乳化剂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乳化现象。乳化的条件较为苛刻,这是工作过程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此类案例的占比也比液面升高小得多。

而过年期间的北方,则会频频出现的乳化情况。春节期间大多数人群的用车环境会明显改变,这期间大家均为短途出行,走亲访友的距离往往聚焦在5公里以内,导致大多数车辆的在短时间内未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加之北方冬季寒冷,频繁冷热交替,这使得中的水蒸气在气化与液化中转变,液化后的水进入了中,导致了乳化现象的发生和加重。

“在冬季湿度较大的天气,熄火后冷热交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在盖上,造成的少量乳化属于正常现象。”张天齐用技术语言解释道,“有时候乳化物没有附着在气门室罩盖上,但也可能掺杂在内部,在人眼看不到的情况下,我们用尺就可测得,将尺抽出之后,呈乳白色并带有泡沫,那么就可以判定存在着乳化的现象。”

认为,如果乳化出现在口盖处的话,不会影响的工作状态。但在内掺杂了乳化物质的时候,则会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掺杂了杂质之后其工作压力就会变大。它的各项功能都已经下降,这时候需要我们及时去更换。”张天齐提醒道。

根据国标GB/T 8028-2010《换油指标》规定,如果车辆含水量超过0.2%时就必须换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按照计划换油里程换油,就会对造成损害。

为了避免“乳化”情况的发生,张天齐给出了一些建议:听从经销商的建议去选择,不要因为费用问题而去购买不适合自己车型甚至是劣质;冬天的时候提前热车,启动30秒之后再上路,并且保持适当转速行驶,切忌在高转速和低转速间切换;有条件的话定期跑一跑高速,使温度升高,让存留在的水汽蒸发。

同时,人为原因也可能导致出现乳化现象,比如使用了过期、变质甚至是混合了两种不同的

:多种原因导致,危害可大可小

我们的车从1998年以后,都安装了三元催化器,以前没有安装的时候,我们看到冒蓝烟大致就能判断存在烧的情况发生。现在我们可通过标尺观察消耗度。对于这个消耗度的界定,外界也有两种说法。

美国《消费者报告》认为:“只要是在两次保养期间需要额外补充的,就属于烧。”也有一种说法是每1000KM消耗0.4L,就属于烧

“出现‘烧’现象有很多原因,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步,这使得工作过程中容易形成积碳,使失去弹性,导致密封效果不佳;/汽缸壁损坏导致两者间隙过大,这也使可能会进入燃烧室气门油封出现老化、磨损现象,无法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当停转时,因重力作用,从油封的间隙进入,导致点火时出现烧现象。总之,烧的原因都是进入了所导致的。”张天齐解释道。

为了避免进入,将与混合气分隔开,工程师们在通风装置上设计了一个油气分离器。按照理论上来讲,将油气分离之后,会重新流回缸盖中的油路中,而混合气则被送入了,继续燃烧做功。但如果油气分离器分离不彻底的话,也会有雾化的蒸汽就跟随着混合气进入了烧掉。

此外,涡轮增压要比自然吸气更容易发生烧的情况。因为在做功的时候要压榨更多的动力,所以对油气分离器的要求就更高,更容易将雾化的蒸汽带进

对此,张天齐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跑步一样,在同样的时间里且身体素质允许的情况下,一口气跑100米和一口气跑130米,当然是后者会更累且会耗费更多的能量。”

对于“谈虎色变”的烧,其危害不言而喻。“贵,首先烧会用车的成本上升。”张天齐打趣解释道。

“烧”会导致车辆氧传感器过快损坏,导致增加、怠速不稳、加速无力、油耗上升、尾气排放超标等不良后果,严重者润滑不足,使引擎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甚至报废,造成维修成本大幅升高甚至事故隐患。即便经常补充,确保不会因润滑不足而造成损伤甚至报废,但爱车一样会受到不小的损害。更有甚者,室盖、涡轮进气端等处积累或者渗漏出来,时间长了一些就容易接触到高温的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或者让排气前端过热,都有自燃的危险。

为了防患于未然,这里建议车主使用高品质的,使用劣质,造成内轴缺少润滑和散热,进而损伤油封,油封损伤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烧;同时,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使用高品质的,因为低品质的容易在内形成,上文所讲到,最容易导致烧的情况发生。

对于烧的处理问题,张天齐也给出了三种处理方式。当车辆有轻度烧的情况下,如果确保车辆没有异常抖动、正常的情况下,可通过更换高品质的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确保按时更换滤芯。

如果重度烧的话,则只能针对来进行大修,但大修之后会有副作用,比如的使用寿命减少。而柴油则另当别论,因为这就是柴油车的设计缺陷,只能经常检查情况来及时添加。

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