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更小更省还有力 详解凌派锐·混动1.5L第三代i-MMD

仔细回想,我第一次试驾(北美进口版本)的第九代雅阁混动车型还是在2015年,那一年我们还在编辑部里争论,当下的“最好的混合动力总成”到底是丰田已经成名多年的第二代THS-II(Toyota Hybrid System)系统,还是本田彼时的第一代i-MMD(intelligent Multi-Mode Drive)。而五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在全新TNGA架构的车型上使用着THS-II;但不同的是,已经没有人在“谁是最好”的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且搭载在即将上市的广汽本田凌派锐·混动车型上的1.5L 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已经是第三代的产品了。


简单对比 - 第二代i-MMD和THS-II胜负已分

仔细对比THS和目前在中国市场使用时间最久的第二代i-MMD混动系统不难看出,搭载第二代i-MMD混动系统的主要车型——MMC后第九代,相较于普遍认知上同级别的车型——第九代凯美瑞双擎,即便在内燃机排量明显更小的前提下,在动力方面并没有很大差距,反而在油耗上优势明显。


而时间推移到十代搭载的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和同期换代的第十代双擎的对比上,在换装了新的A25B发动机后,新的反而在动力上有所下降,而此时的对比成绩也标明了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相比较THS-II已经有了全面的数据优势。



而这个现象也同样出现在海外版本搭载Downsize的i-MMD和THS-II动力总成的车型对比上出现,而最先搭载1.5L i-MMD混动系统的海外Honda Insight车型甚至在和搭载了第三代THS技术的Toyota Puris的比较当中,也基本上可以说是优势明显。所以客观的讲,更小的+更好的动力/燃油经济性,就是i-MMD产品的技术特征和表现。



老话新说 — i-MMD到底有何实力?

如果深究总成的各种串联,并联,混联以及其中的内涵的话,其实会让这个对于1.5L第三代 i-MMD技术的解析变得尤其复杂,而实际上i-MMD的技术路径就基本可以简单理解为“化繁为简”,没有诸多的齿轮组和结构耦合,内在依靠功率控制单元(PCU)对于路况的解析和模式切换,而外在则依靠一台高效驱动电机和一组同轴的阿特金森循环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极低损耗的动力总成。


而整套i-MMD的技术核心,说穿了就是“最大限度的单纯使用驱动电机行驶”,即绝大部分路况只需要电池的电力输出(若电量足),或只需要为驱动电机+电池供电,而不论哪种工况,和内燃机同轴都可以将内燃机的转速限制在一个设定好的经济燃效区间。绝大部分工况不需要内燃机耦合进对于车轮的动力输出,这就是i-MMD混动系统的精髓所在。而事实上,2.0L i-MMD混动系统内的高效重稀土驱动电机理论上可以支持最高110km/h纯电行驶时速。


总结来说,i-MMD技术就好比你在骑电动自行车,绝大部分情况拧把就能走,只有要骑的特别快或者电池没电了才需要你人去蹬踏板,而THS,相当于一套有变速机构的电动助力车,大多数情况你必须要去蹬那个踏板,即便在变速器的帮助下他不太费力,但很显然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拧把就走更舒服。


凌派锐·混动1.5L 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动力总成解析

如果能很好的理解上面段落我关于i-MMD混动系统的特点,那么对于锐·混动即将搭载的1.5L 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的理解也就没那么复杂了。这套Downsizing的i-MMD诞生的大前提是整个HONDA HEV供应链的成本下降,那么为了把混动系统应用在更多的小型车上,HONDA研发了这一套新混动系统来取代之前的i-DCD方案。


1.5L 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2.0L版本的“小弟”,下降,更低,虽然驱动电机也有所削弱,但由于匹配车型也更轻了,所以动力表现上没有明显的下降;我们以最有可能和锐·混动动力数据接近的Honda Insight车型举例:


这样的燃效数据,这样的动力,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1.5L第三代 i-MMD混动系统的实际表现依然像“大哥”一样全能,而且这种优势会在领域发挥的更加明显,尤其是有可靠消息称,锐·混动和Insight相同的“IV型电机”,以及热效率达到40.5%的LEB 1.5L DOHC i-VTEC阿特金森循环;在和动力输出上,我认为和竞争对手相比,锐混动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得益于MM理念的理解和对锐·混动在车型研发阶段就针对HEV化的准备,这部车的IPU动力电池单元被收纳在了第二排座椅坐垫下方而非靠背下方,对乘坐空间和后备箱储物空间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保持了与汽油版车型一贯的大空间优势,并且还“恰巧”的将车辆的重心下移,这对车辆整体的稳定性和操控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写在最后

的竞争对手最直接的就是卡罗拉/雷凌,个人认为锐·混动的推出,一方面将早已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总成的入门门槛很大程度的拉低,另一方面,也是直接对/在混动车型领域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挑战,毕竟除了动力总成的先进性以外,还兼顾了大空间高配置等特点。所以,2020年的入门级的紧凑型家轿领域,我觉得谁胜谁负已经初见端倪。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