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重拾跑车梦 GR品牌对丰田的发展意义

【太平洋汽车网新车频道】一提到丰田,大家脑海中对它的印象是什么?除了部分的品牌死忠粉能讲出家族的性能车历史之外,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国内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就是“十分可靠的家用车”。随着汽车消费潮流的改变,现在的消费者似乎更青睐于有运动性或者说是看上去运动的车,作为世界一流的车企,自然也知道当初靠一手“中庸”便能纵横四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而GR部门的成立以及GR品牌的出现,就是对未来的野望。

什么是GR?

GR全称为“GAZOORacing”,它是旗下的运动赛事部门,负责赛车以及性能车的开发。不过GAZOORacing是近几年(具体来说是2017年)才被抬上来作为性能车的牌面的。

在它之前,也有其他赛车/改装部门负责的赛事,代表的就是ToyotaRacing和LEXUSRacing,它们分别用于一级方程式赛车和世界耐力锦标赛(GAZOORacing用于纽伯格林24小时耐力赛)。所以当时候的“GAZOORacing”不过是众多赛车部门的其中一个,目前笔者找到最早关于这个部门参赛的信息是2007年的纽博格林耐力赛,那时车队由员工组成的机械师团队所支持,而他们的赛车是两台二手的Altezza(海外版为雷克萨斯IS200,俗称“咬地鲨”)赛车。

后来公司在2015年将这些部门合并为“GAZOORacing”,可以说,现在的“GAZOORacing”跟最初的“GAZOORacing”不可同日而语,很大程度上只是名称上的延续,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部门在赛车迷群体中并不是那么地出名。

这里要提的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赛事部门——ToyotaRacingDevelopment,简称TRD,我相信不少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听到过这个名词。那些年,TRD代表参加了很多赛事,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殊荣,随后用它的赛事经验开发出一系列的民用量产车、改装件、性能包与升级包等等等等,可谓是不胜枚举,是典型的赛用技术反哺民用的例子。

在北美,有不少的新车都有TRD套件版本(尤其是这段时间,TRD沉迷开发各种新车空气动力学套件不能自拔),比如亚洲龙、凯美瑞以及坦途等等,涉及范围非常广(包括轿车、越野车以及皮卡等),是目前GR所不能比拟的。

(2020款亚洲龙TRD版)

(2018款TRDPRO版)

不过既然刚才说到在2015年的时候,丰田汽车曾经对旗下的赛车部门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今天之“GAZOORacing”,那么自然就会有人这么问:“既然已经有了TRD,那为什么还要弄一个GR部门出来呢?”

丰田章男与成濑弘

想要更好地了解GAZOORacing,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首席试车手、被称为“日本车坛殿堂级车手”的成濑弘。

成濑弘一生传奇,由的临时技工到首席试车手,早在他22岁那年就曾参与和制造全日本第一辆超级跑车——2000GT,而后他还帮助开发出两款名车——MR2和Supra。成濑弘集机械和驾驶技术于一身,多年来的赛车经验让他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后来更是邀请他协助开发雷克萨斯LFA,此番倾尽他毕生的心血,而LFA也是他一生最钟爱的车,大家称其为“LFA之父”。

故事的最终,在2010年成濑弘驾驶一辆LFA性能版在纽博格林赛道进行测试,但不幸发生事故,为服务了47年的首席试车手——成濑弘永远地留在这片他最爱的测试场、速度与激情之地,而最后这款LFA性能版也被纪念性地改名为纽博格林版上市销售。或许,对于一位如此挚爱于他的事业的试车手来说,这样的归宿是最高荣誉的。

这位有着出众驾驶技术的成濑弘,他不单单是公司的员工,更是的挚友与师傅。成濑弘在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内部的车手教育审核系统,而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该部门最高级的测试车手教官,他培养了很多的车手,其中就包括了,那时候,还不是公司的高管,这不过是一个热爱驾驶的年轻人与车手教官的篇章。

成濑弘把带到了纽博格林赛车场上,成濑弘相当钟爱在纽博格林上测试车辆,这条赛道的独特性让他感慨在全日本都找不到比它更适合试车的地方,所以他也想让感受一下纽博格林的魅力,而这次,开的正是代号A80的牛魔王Supra。开着Supra,由于当时候的车技并不纯熟,所以只能“战战兢兢地跟在他(成濑弘)车的后面”,也是由此开始,受到了成濑弘的感染,同样喜欢上看了这条赛道并接受了成濑弘的建议:以后家的车拿过来纽博格林试。

随着上驾驶得越来越多,有一件事引起了他无限的感慨,那就是他发现在这里测试的厂家,所用之车一般都是近几年的新车又或者是测试原型车,总之年款就是比较新的(尤其是宝马,也很喜欢把车拉到纽博格林做测试),而他就只能开着二手的Supra来这边驾驶。看着别人开着新的性能车,自家却只有二手老车,当时候的心里想必是滋味千万重。

在成濑弘逝世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悼念成濑弘称:“将继续沿着成濑弘先生开辟的道路,造出更好的。”而这,似乎就为GR品牌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与GAZOO

与纽博格林、成濑弘的故事暂且打住,让我们把眼光回到千禧年前的1997年,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并不发达,一个人想要买车看车往往只能通过线下体验,据闻当时还是部门经理的,带领了一个团队帮经销商做网站页面,让二手车的信息陈列在上,其中就包括有的图库及相关信息,希望通过网上平台,帮促成更多的交易。

这个网站就是gazoo.com,“GAZO”的发音在日语中是“图片”、“图像”的意思,这很符合这个网站最开始的立意(通过在线图库来方便消费者网上看),至于为什么由“GAZO”演变成“GAZOO”,原来是在原本的“GAZO”尾部加多一个“O”,从而变成的“GAZOO”。意思很简单,大家可以直接理解为“图像动物园”,就想表达这个网站中的图库就像是动物园那样,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欢迎各位看官到访与观赏。

至此,“GAZOO”一词正式出现。在当时候,gazoo.com只是个纯粹的平台,是为了帮助更好地销售的,但据闻当时候公司的策略比较保守,所以官方并不愿意这个网站挂上TOYOTA的名字。今天的gazoo.com是个资讯平台,除了有资讯之外,还有新车资讯、论坛交流区以及赛事报道等,以上均不限于或者自家的车讯。

似乎很喜欢这个自己一手组织起来的团队,热爱驾驶的他顺理成章地在其中组织了一个私人车队——GAZOORacing,成濑弘更是车队负责人。

成濑弘把自己所有的驾驶技巧都交给了、让对赛车/赛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带驾驶着SUPRA的首通纽博格林、奠下“以后家的性能车都要经过纽博格林的考验”定律、给的GAZOORacing车队担任负责人等等等等,对于而言,成濑弘这份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定当难忘。

似乎很喜欢低调,目前笔者查到的资料显示,以前不喜欢张扬自己的身份,不想他人因为他是本家的人而对他有额外照顾(这跟某些日本动漫很相似,也大有电视剧中“我不想靠家里,我想靠自己”的既视感),所以他早期会以GAZOORacing的名义去参赛,而不是官方(起码名义上是这样的),并且参赛的很喜欢用一个化名——Mr.Morizo。

这个“Morizo”原本是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博会吉祥物,形象是一位随和、善良的老人。有意思的是,曾在2018年发过这样的一条微博:为大家隆重介绍我的祖父——丰田喜一郎!配图有五张,其中有四张是自己和1955年款皇冠的合照,最后一张(第五格的位置,很显眼)则是诞生于1955年,于公司而言意义非凡,可惜在1952年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7岁),未能亲眼目睹下线。或者是巧合,又或者是有意怀念,总之用上了这个化名。

现在,我们已经能轻易地找到这位“社长”通过化名参加赛事的资讯,这个曾经跑纽博格林都战战兢兢的男人,已经成为了世界顶尖车企的社长,纽北赛道于他而言早已烂熟于心,他甚至可以随车队参加24小时耐力赛并完赛,他更加可以在清华大学飙车玩漂移,被大家称为“总裁中最会开车的”。是了,在成濑弘去世之后,继承了老师的职位,正式成为MasterDriver。

的新浪微博上,我们可以找到这样子的两条微博:其中一条是“谢谢你,成濑先生。非常有幸能够与你和你培养出的团队一起完成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

另外一条则是“我与纽博格林——致敬日本车坛殿堂级车手成濑弘先生”,文中以“赛车手MORIZO”自称,文字间尽显人情气息与致敬情怀。作为一位世界一流车企的社长,专门为了这个人,发两条如此有人情味的微博而非那些流于表面的新闻稿,足见两人之情谊。

到了这里,不妨为大家梳理几个关键词:、成濑弘、纽博格林、GAZOORacing。这些看似各自分隔并且联系薄弱的点,却是层层相连缺一不可,在蝴蝶效应之下才造就了今时今日的TOYOTAGAZOORacing,所谓是“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假如大家有耐性看到这里,想必对以及ToyotaGAZOORacing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切都由那个命名、建立的网站开始,继而发展出车队并邀请了成濑弘的加入,整个车队可谓是有故事有传承,当然是想它继续壮大下去,随着消费潮流的改变,性能车的回潮成为了可能,公司也需要给品牌赋予更深层、更广纬的运动基因,爱好与市场兼顾,何不站着就把钱挣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GAZOORacing得到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力推,而历史更悠久、底蕴更深厚的TRD反而没有这个待遇,相信大家也可以理解了吧,毕竟GAZOORacing与的社长——走得更近一些。

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是TRD在北美的高知名度,这才使得它目前在名义上(起码是这样的)还没有完全被GR替代。所以虽然现在的声称“GR与TRD这两个性能子品牌都有发展空间两品牌可以在市场共存”,但GR取代TRD在我看来亦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其实很有可能,现在的GAZOORacing部门已经吸纳了不少原先TRD在机械、技术上的人才,因为现在的赛事/赛车都基本都是由GR部门出面,在以前,这是TRD的工作。

GR品牌的产品目录

在2017年,正式推出其高性能运动品牌——GR,根据性能的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GRMN、GR、GRSPORT。除此之外,该部门的产品矩阵中还有一个“GRParts”,其实就是GR套件,以方便玩家们按需购买,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车型。整个产品目录很完善,大有丰俭由人任君选择之意。

GRMN的全称是GazooRacingMasterofNurbergring,直译过来就是“纽北大师”或者“纽北专家”,从上一章节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对纽博格林的情结,一来认可的测试能力;二来纪念/致敬殒身于此的成濑弘;三来是知名度高不妨来个顺水推舟,所以最高阶性能版定名为“GRMN”是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目前GRMN有YARiSGRMN、VitzGRMN、MarkX(海外版锐志)GRMN以及“社长专属、全球仅此一辆”的GRMN(据闻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有两台,第二台貌似是在2019年的年初生产的,涂装是黑色,曾于大阪的一个活动中展出过),这些车要么是根本买不到,要么是限量生产,稀有度相当高。

GR车型则有现在的“大红人”GRYARiS、GRSUPRA,未来或有望推出GRC-HR、GR86(究竟只是单纯由“GT86”改名为“GR86”,还是性能版的GR86,目前未知)、GR卡罗拉甚至是GRHilux,就现在的形势来看,似乎更喜欢推出次阶的GR车型,而非GRMN。

至于外观凶狠而心太软(运动套件版,很多只是性能微增甚至没有变化)的GRSPORT车型就海了去了,单单是从中国官网上就能查到86GRSPORT、VOXYSPORT、AQUAGRSPORT、NOAHGRSPORT以及MARKXGRSPORT,就跟的FSPORT车型一样,只要你想要,几乎每款都给你这个版本,毕竟换套运动的外观套件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曾推出过不少新车的G’s版本,G’s的全名为Gsports,国内关于这个“Gsports”的报道很少,又或者是年份久远,搜索起来并不容易,笔者找到国内最早的关于Gsports的一篇报道是十年前即2010年的,巧的是文中说到这个Gsports正是的提案,并且说到“(Gsports)基本上是从GAZOORacing(赛车部门)所衍生的新品牌”,结合在2009年才正式升任为社长,那么似乎社长很早就在酝酿GAZOORacing以及GR车系这盘棋了呀。

(截图来源:搜狐

G’s(Gsports)的车型产品线有点混乱,有的是对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的仅仅是对底盘加强,其对应如今的GR车系产品目录可能是“GR”和“GRSPORT”。

假如说以前的G’s(Gsports)只是家小打小闹的话,那么现在的GR品牌就可以用“大施拳脚”来形容,注册商标、积极投身赛事、组合拳式地推出重磅新车以及“社长推荐”等等的一系列操作,都实实在在地刷了一波又一波的存在感,似乎就是在告诉各位:GR是亲儿子,请大家多多关照。

不过现时的GR品牌体系其实还有待完善,跟当初的的G’s(Gsports)一样,GR品牌也存在一定的产品线混乱的现象。比如在2017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名为YARiSGRMN车型,这款车双门设计、搭载1.8升机械增压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10马力)、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6.3秒,而近期的当红炸子鸡——GRYARiS,双门设计、搭载1.6T三缸261)、匹配6速、四驱系统加持、百公里加速5.5秒。对比来看,这款名头只是“GR”而非“GRMN”的新车却是在性能上丝毫不逊色于3年前发布的YARiSGRMN。那这到底是意味着现在这款YARiS未来是有更高阶的“GRMN”版本还是根本未清晰产品线?

我知道这可能是当年遗留的问题,因为早期的“GRMN”车型更乱,有的是对动力系统有升级,有的只是强化了,但它们却统统被归类到GR品牌当中了。

第二个就是系列代号位置的问题,在“GR”系列中,中国的官网醒目地显示了“GRSUPRA”这款车,此时“GR”一词放在车名的前方,但来到了86和Vitz,“GR”一词反而又放在了车名的后方,变成了“86GR”和“VitzGR”,那究竟是有差别吗?是代表改装程度的不同吗?假如没有,那为何又要有两种的命名方式?好在“GRMN”和“GRSPORT”系列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它们都放在了车名的后方。那既然如此,三者为何不统一点,要么全部放在车名的前方,要么全部放在车名的后方?

GR品牌对的影响

作为一家世界顶尖的车企,以及肯定知道,假如只是一味地讨好自己而枉顾市场形势的话,那么这些所谓的性能车也只能落得个自娱自乐的下场,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并且从中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才是一流公司的上上策,毕竟在商言商,的目的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

很多人的印象中只会做家用车,中庸、成熟、稳重、毫无激情是很多人对车的固有印象,虽然在这几年,凭借着先锋的设计与TNGA架构,原先的固有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明显还不足够,尤其是在这个年轻化的趋势之下,未来消费者肯定只会更认可有运动性的新车(虽然我知道,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只想要台看上去运动但实际上仍是家用内心的车)。

诚然现在的新车已有这样子的造车趋势,但事实上它仍需要一定的标杆之物让大众消费者重新认识一下,这就是我认为为什么要重拾性能车,除了为大家带来更多可供欢乐的新车以及个人的情愫之外,就是为了给这个品牌镌刻上“运动”的基因,起码,对国内的消费者就是如此。

再者,随着消费的升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买家相比起以前来说更加舍得(尤其国内),有的是为了更好的质感,有的是为了更好的操控感,有的是为了更好的设计感等等,很多新车的中高配车型也有不错的销量。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这自然为细分市场以及溢价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性能版车型因为售价的问题,往往会让广大的买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谓是“高处不胜寒”,但正如我刚才所说,现在的消费者并不是需要一款真正的性能车,他们只不过是想要一款看上去像是性能车的家用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消费者都是奔着它的FSPORT版本去的,无它,就是因为更帅而已,作为本家的,肯定也知道这个套路可以在新车上实现,所以“GRSPORT”系列出现了。

除了考虑上述的走量市场之外,真正的性能车市场同样是未来想要发力的点。依然以举例,很多人会选择FSPORT版本,但很多人却不会选择雷克萨斯F,即便他们有钱也不买,这明显就是品牌底蕴与格调的问题而非单单是车型本身的产品力所导致的。

回归到本身,它就是因为以往消费者的固有印象让这个品牌在上层领域遇到了发展瓶颈,而GR品牌的出现就是为了品牌向上的,所以“GRMN”、“GR”系列出现了。假如能让消费者接受“也能很运动”的这个设定,它家的性能车才能更好地走量,随后反哺到下层的版,从而形成良性循坏。

全文总结

在2020年的开头,发了一条微博,重点有两个:(1)“需要重拾,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2)以前是先开发家用车,再改造成赛车,现在我们想逆向思维,探讨赛车如何走进用户的日常生活。显然,以如此有人情味和热爱驾驶的性格,未来很有望在品牌属性的那一栏中出现“运动”这一性格标签,而GR品牌的出现无疑既能满足本人情怀的释放,也能迎合未来市场的需求,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我只想问一句,“先生,GR品牌会引入国内吗?”(图/文/摄:太平洋徐志杭)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