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历经十代 索纳塔教科书式的 “颜值出道”

有这么一款车,它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对抗风头正劲的"日系三雄";它的第二代车型,设计师是上世纪主笔过很多超跑的传奇设计师乔治·亚罗;它因一款"花生灯"而红遍全球;它曾经用轿跑设计改变了B级车的概念……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索纳塔

如今,已走到第十代。它从无到有、从初来乍到到市场标杆……它的每一代的设计理念都大胆到争议不断,第二代被欧洲人称之为"中音线"的平衡设计理论、第五代形被人视作小捷豹的"花生灯"、第八代像是某个昆虫,第十代又成了"小阿斯顿马丁"……虽然在当时争议很大,但是当我们每每回过头来去看的时候,在每个时代,确实"弄潮者"一般的存在。

从"追逐风向"到"引领潮流"

(SONATA,英译:奏鸣曲),它的第一章从1985年开始奏响。那时,韩国本土的汽车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B级车,大多依靠日本进口来满足市场供应。尤其是B级车,"日系三雄"(Camry凯美瑞、Accord雅阁、Cedric公爵)可谓风头正劲。但当时韩国现代汽车社长郑周永就寻思,"韩国不能没有自己的B级车,又是韩国最大的制造商,我不做谁做?"于是的问世很多人把它称之为对日"宣战"的"战书"。而"战果"非常不错,直至1988年停产,第一代以58.2万台的销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85年,第一代)

之后,推出第二代,设计师正是上主笔设计了诸多超跑的传奇设计师乔治·亚罗。因为想把这代带到北美市场,所以它抓住了北美消费者当时追捧低风阻的需求特点,使用了风阻系数非常低的楔形车头设计。乔治·亚罗对大刀阔斧的全新演绎收到了成效,这代成功进军北美市场。仅在美国,这代车型就卖了12万辆之多。

(乔治·亚罗设计的第二代)


(上传奇设计师乔治·亚罗)

在北美大获成功后,将目标又转移到欧洲。第三代的设计具有浓烈的英伦风格。到第四、第五代车型,则倾向德国的简约、实用主义。尤其是第五代车型的"花生灯"的设计,非常精准的锁定了当时欧洲人对这个造型的车灯的偏爱,成功让这代走进了欧洲市场,也就此走上了一个小巅峰。

("花生灯"设计的第五代)

虽然销量不错,但是不得不说,一代到五代的一直走在"迎合别人"的。这种"追逐风向"的做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一个产品在拥有自己的独特标签之前,"铺量"是必经之路。

(第五代内饰)

这种设计方式在第六、第七代上发生转变。2000年开始直至2010年,这十年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人们对B级车的需求就是"商务,轻豪华",因此将第六代设计成为一款外观沉稳、内饰豪华的轿车。自2004年上市以来,仅北美和韩国,年销量就能达到10万台左右。

(第六代在北美市场)

时间来到第八代开始"演奏"的2009年,人们在那时基本已经对沉稳、商务气息浓郁的B级车失去了兴趣,而B级车的主流消费人群也开始年轻化,以23-35岁的年轻白领为主,他们热衷于棱角分明、具有力量感的设计。当时精确地洞察到消费者对B级轿车的"运动和力量需求",于是提出了"流体雕塑"

流体雕塑概念图)

"流体雕塑"完全打破了之前的设计风格,是对车的一次颠覆性改造。从成品上看,第八代车身线条犀利、流畅,整车视觉上极为激进,一改B级轿车中庸的标签。而凭借"流体雕塑"设计的第八代也在一时间获奖无数,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大奖、Car & Driver年度B级车、USA Today年度B级车等奖尽数收入囊中。可以说,从这一代开始,完成了从"迎合市场需求"、"奠定车系风格"到"引领设计风向"的转变。

("流体雕塑"下的第八代

从理性的"流体雕塑"到"感性运动"

即将登陆中国的第十代再次带来颠覆,开始使用"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设计。这种"由理性到感性"的设计转变其实就是的设计精神所在。正如的设计师李相烨说的那样:设计没有固定的形式,人们只会看到好看或不好看的作品。

(海外版

感性运动下,的设计已经得到了设计领域的认可,它的"感性面"打动了严苛的iF评委,在2019年年末的iF设计奖评选中获得大奖。

"逻辑、实用"的设计我们管它叫做"理性"设计,而与之相反的就是"感性"。所以你会在第十代身上看到很多浪漫的元素。这一点上,第十代有一些法国、意大利车的韵味。运用柔美、利落的线条勾勒高辨识度的轿跑车身轮廓,巧妙运用比例、结构、造型及技术四个,构建出最自然的视觉效果,高度下调、宽度增大、轴距加长,体现低趴宽大的运动造型。

(海外版

再有,第十代很多细节取自现代Le Fil Rouge概念车,比如由隐藏式渐变日间行车灯和前翼子板延伸到车窗的镀铬饰条构成的"Dynamic Lasso"造型,侧面看上去像一个跃动的八分音符,这与SONATA"奏鸣曲"之意相得益彰。

(Le Fil Rouge侧面 "Dynamic Lasso"造型)

除此之外,以轮毂中心和雨刮器杆上的菱形为代表的"钻石切割"在第十代上得到了应用,达到了美观和功能的双重平衡。

而内部空间的设计从隐形战斗机Levitate获得灵感,以驾驶者为中心,刻画出纤细自然美丽的内饰造型。在"家庭至上、科技环绕、玩物极客"的下,第十代的智能配置被设计的触手可及、操作方便,让车辆更像是"伙伴"而不仅仅是操作终端。

(海外版

直至今天,全球已经有700万人选择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也已经可以与日系双雄一起竞争市场。而第十代也会在不久后登陆中国,很多人觉得这一代与之前第八代有些神似。这其实也是的设计师有意为之,因为他们认为,保留经典车的设计既是消费者形成品牌认知的好办法,也是夯实车系文化的重要一环。之所以能历经十代而不衰,越发展越完美,靠的就是"用经典制造下一个经典"的设计

经过在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后,已经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奠定了很深的情怀基础。相信"更年轻、更有温度、更经典"的第十代登陆中国后会大放异彩。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