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差点改变世界的宝马 怎么落在了特斯拉的后面?

几个小时之前,宝马正式发布了第一款纯电动轿车——i4。

这也是保时捷Taycan之后,第二款从尺寸、性能、续航全方位对标特斯拉的传统豪华阵营车型——按照的车型区分,i4就是「电动4系」。当然i4和4系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只是打个比喻。

不得不吐槽的,是发布会本身相当简单,全长仅有15分钟,除了最基本的信息以外,我们对i4的了解并不深。

但我们同样能从发布会上看得到,终于在电动化上动真格了,包括宣布明年累计造出100万辆电气化车型(包括插电混动),也包括全力满足欧盟最严苛的排放标准。

只是,对于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的i品牌,对于曾经被全世界对下一个汽车时代寄予厚望的来说,明年量产的i4真的足够吗?

WLTP续航600公里,最强「传统」电动车?

2017到2020年,我们见证了「杀手」论从甚嚣尘上到无人问津,首批登场的传统品牌纯电动车不说全军覆没,折戟沉沙也是足够精确的。

但与奔驰奥迪的新时代电动化首作不同,这次i4从参数上看相当吸引。

首先是标题所示的WLTP工况综合续航600公里,换算成国内使用的NEDC续航大概率会超过660公里。这一成绩即使放在明年的市场上依然算不错,而明年的只会推出定位旗舰的EQS,的电动轿车甚至没有动静。

更重要的,是传闻称i4最多只配备了80KWh的锂电池组,这意味着i4的能耗水平有可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举个例子,国标NEDC续航595公里的现款Model3双电机性能版,其电池容量为75KWh。

为什么用性能版Model3作比较?,因为i4的性能直接对标M3P。

官方给出的数字是百公里加速不超过4秒,前后双电机总功率达到了530马力。在电机加持下,汽油车家族里起码需要M3这样百万级价位才能拥有的性能,明年可能只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了。

尽管i4公布的参数只有3个,但并不妨碍它已经成为了目前传统豪华阵营里可能性能和能耗平衡最好的纯电轿车——抛开有点曲高和寡的Taycan,其实应该说「性能和能耗表现可能都是最好的」。

除了冰冷的数字,这次还带来了全新的设计语言。

首先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双肾型前格栅。这里我们不做评价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我提一句YouTube实时评论区的主旋律:

其次是极其大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由于没有排气系统i4的车尾下方被两个巨大的扰流件覆盖,和非贯穿式一字尾灯相得益彰。同样张扬的还有全新的中空五芒星轮毂,以及车头两侧张牙舞爪的包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i4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设计。

尽管悬浮式中控屏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不一样的悬浮总让人觉得不一样的酷,宝马这次将仪表盘和中控屏打通,并辅以一定的弧度。继承了家族传统倾向驾驶员的内饰视觉中心的同时,审美足足跨越了一个时代。

这块屏幕还是超窄边,殷切希望能把它量产。

除了中控台,这次还在摸不到的地方下了功夫,号称「重新定义了的声音」。不仅包括操作提示音,还能模拟驾驶时的电机声音——当然是「深度调教」过的声音。

发布会上只听了个Demo,糟糕的直播音质也无法听出高中低音表现如何,只能说比一般的电机蜂鸣更柔和,实际怎样还不能下定论。

以上就是i4短短15分钟发布会上我们能了解到的全部。即使定义为2021年量产的纯电轿车,i4在能耗、续航、性能方面都符合预期。

WLTP工况600公里的续航可圈可点,百公里4秒合乎人们对「」两字的基本定义,即使是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就已经公布(当时i4叫做VisionDynamics)的150快速充电,现在看来并不过时。

所以三架马车里最后出招的,看上去是闷声发大财?

我们认为如今不断加速,更多是为了追回那个曾经赢得整个世界的自己。

差点改变世界的宝马i

2011年2月21日,正式发布了旗下第四个子品牌——「i」。

劳斯莱斯和MINI不同,i依然沿用了的标志和渠道。而i品牌的目的,则在于「突破」和「新能源」。

新能源很好理解,i品牌首批两款车型i3和i8就是融入了电驱动的车型,排放更低更环保。更可怕的是,i3和i8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新能源思路:增程(i3)和插电混动(i8),这意味着企图同时两条道走到黑。

不仅如此,如今极星推崇的100%回收环保内饰、Model3的悬浮中控屏、理想智造的增程结构,都是当年以i之名发扬光大的概念——颇有点万佛朝宗的意味。

回到2011年的世界,大排量自然吸气方兴未艾,大众集团2012年推出的EA211小涡轮增压发动机甚至算是个异类。至于在未来几年改变世界的马斯克,当时也在为ModelS如何落地彻夜难眠。

甚至于如今每个品牌标配的炫酷APP,也早在2011年,就随着i品牌发布一并带到这个世界上(配图来自TopGear22季第4集,哔哩哔哩平台),包括遥控解锁、空调预热/预制冷等。

基于Petrolhead遍地走小不如狗的现实,在2011年推出纯新能源子品牌,对世界的冲击不亚于苹果推出一款安卓手机。而逐渐意识到低碳/智能才是发展方向的人们,也不断给予勇敢的好评,量产版i3甚至获得了《时代杂志》2014年25大发明之一的荣誉。

但后来的故事,却并不是一骑绝尘,成为工业往下一个时代迈进的扛旗人。恰恰相反,i品牌从i3/i8之后就再也没有新军加入,甚至于它们本身也已经被宣判了死刑,i8再无下一代,i3小幅进化到i3s之后也将迎来绝唱。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

巨轮内部的倾轧我们无从得知,但近几年有一个声音逐渐浮出水面:即将在4月份合同到期自动退任的宝马CEO哈拉尔德克鲁格,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慕尼黑理工男们的电动进程。

自2015年接任CEO以来,克鲁格几乎目睹了错过世界百年来最大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掀起的。

克鲁格的前任CEO,现任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实际上才是锐意精神的领军人物。除了一手打造i品牌,雷瑟夫还首次在宝马量产车型中大规模引进碳纤维材料,直接促成了新一代7系采用的CLAR平台成熟化。

2016年,也就是克雷格继任的第二年,全球销量就在12年后重新被打败,原本应该更新的i3也被搁置,直至2018年更名i3s——而事实就是2018年的i3s要用2016年的技术直面2046年的Model3,结果可想而知。

引用德国BankhausLampe银行分析师克里斯蒂安(ChristianLudwig)在克鲁格宣布退任之后的一句话,「宝马当年理所应当在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世界,但如今却未必能再次踩下油门」——或者说电门。

i品牌第一个十年和宝马第二个百年

2020年是i品牌成立第十年,曾经震撼世界的蓝色字母如今仅剩一款即将生产的概念车(iNext和iX3甚至还没有最终定型,i3/i8即将退市)。巴伐利亚工厂本想转变为巴伐利亚科技公司,可惜种种原因交织下,如今才迈出真正的第一步。

全球官网上是金灿灿的「Next100years」,这家成立于1916年的界扛把子即将迎来第104个生日(3月7日),而i4也许就是工程师们对能在下一个100年依然容光焕发的期许。

我们也觉得i4拥有不俗的竞争力,但它真的能带领一路向前吗?你们怎么想?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责任编辑:冯楠_NA1279)

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