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品牌与丰田本田在混动领域有何差距?

丰田混动可谓是全世界起步最早,早在1997年就量产了第一款混动车型普锐斯,如今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混动可谓是全球独树一帜,业界领先。可混动并不是没有对手,伴随本田混动作为追赶者的崛起,虽然可能混动和混动有差距,但也逐渐成熟,而奋起直追的中国品牌混动,更有价格优势。那么,中国品牌和的混动,与混动究竟有差距没有?差距有多大?

丰田、本田和中国品牌进军混动时间差距大

混动汽车早在2018年年底全球已经超1300万辆保有量,的混动系统叫做THS(Toyota Hybrid System),主要是1个发动机、1个发电机、1个电动机,再加1套行星齿轮组。带动给电池充电,电池给电动机供电,然后驱动车轮

由于混动有专利保护,所以只能绕开混动专利,在2012年推出了i-MMD混动系统,比1997年量产第一款混动车型晚了15年。混动具有动力输出模式多样,且电动机功率和电池容量比大等优势。作为挑战者,技术会更新颖,混动总体销量不及混动,但上升趋势明显。

中国的混动技术起步更晚,与的混动也更不同。采用48V轻混系统设计而成。目前中国品牌的所有弱混车型,几乎都是采用48V轻混系统设计。其中,提及中国品牌混动,就不得不说到吉利,因为在2018年底其下属公司科力远以象征性1元钱买下了招牌THS(TOYOTA Hybrid System,俗称双擎或混动)技术,宣布吉利汽车正式进军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吉利1元收购丰田第一代混动技术有望突破混动瓶颈

混动技术专利有限期只有20年,也就是2019年2月份,第一代THS技术的专利保护期失效。采用的混动技术也只能是的第一代混动技术,而目前混动技术经过多代发展,还是比中国品牌混动先进了很多。

目前所有混动在产车型中,依然还是采用48V轻混系统设计,搭载的是1.5T三缸,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三缸机体积变小,但难避免三缸机天生震动和噪音的缺点,而7DCT双离合也可能天生在面对拥堵路况下的散热难题。

科力远是给第一代混动提供电池的企业,而2014年与科力远分别以占股49%和科力远占股51%组建合资公司,可目前的混动依然还是采用48V轻混系统。尽管现在掌握了的第一代专利保护失效的混动技术,也是20年前的技术,有着20年的差距。

不仅混动技术有差距,也有差距,通过废气再循环(EGR)和阿特金森循环技术等能够将汽油的热效率提升到40%。此外,混动车型会增加机械部件,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机械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成为新的难题。

写在最后

2018年底才以1元钱收购专利保护失效的第一代混动技术,而2012年进军混动,在1997年就量产了第一款混动,且目前混动车型在全球保有量最大。从进军混动的时间先后来看,不仅有时间差距,还是有技术差距。技术上的差距,不仅有混动的技术差距,还有本身,以及和混动匹配及耐用和稳定性的差距。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