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邓承浩:深蓝的超级增程在技术思路上做了彻底革新

  • 原创
  • 作者: 梁秋梦
  • 2023-11-19 16:35
  • 659

20231117日至26日,第21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在广交会展馆举办。

作为今年最后一个A级车展,本届广州车展吸引了众多车企参展。共展出车型1132辆,包括全球首发车59辆、概念车20辆、新能源车469辆。首发新车数量、展车数量均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1117日车展首日,深蓝汽车携旗下主力车型SL03i、S7i亮相,并发布深蓝超级增程技术。深蓝汽车CEO 邓承浩在接受汽车产经采访时表示,深蓝的超级增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即在EV的基础上做“电+油”的解决思路。

邓承浩认为,他们给行业贡献的是一种新的智慧,从过去的“油+电”变成今天的“电+油”,他们想让“电+油”比“油+电”更加电动化,给消费者省钱、安全或者更加的EV驾驶体验。

谈到市场上有些过度堆叠的配置,邓承浩说,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在技术端要坚决的卷,目的是推动这个行业的进步,让更多有价值的一些新技术逐渐降低成本,最后变成消费者的选择;

第二,要做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技术,最有投入产出的,最经济的技术。有些车企为了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堆叠了一些对消费者完全没有价值的配置,这类做法实际上对消费者非常不负责任。

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汽车产经:现在深蓝两款车加起来很稳定地月销过万。这符合您的预期吗?您如何总结深蓝这一年?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又有哪些遗憾?

邓承浩:在过去的几个月,S7上市之后,S7SL03两款产品已达到1.5万台的规模。目前看,我们深蓝去年4月份发布,7月份量产,短短15个月累计交付量107590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我发自内心感到自豪。

另一方面,和我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我内心希望两款产品能够上2万台以上的规模。因此,最近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争取把SL03S71.5-1.7万的规模往上跳到2万台的水平,实现我们第一个目标。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深蓝品牌有哪些进展?我觉得几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品牌知名度上,逐渐有了消费者的认知,而且有更多的消费者也在关注深蓝,我们想要找到的目标人群和实实在在实现的目标人群,以及我们整个品牌给消费者传递的价值,和我们预期是符合的。我们品牌的知名度也在快速提升,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第二个品牌力的进展,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我们从研产供销全体系的能力正在快速的构建,现在深蓝从产品、研发、营销等各方面能力上,我们现在都有很大的进步。某种程度上,把我们在过去20多年的技术力开始转变为我们的产品力,进而转变成为市场竞争力,这是体系上比较大的进步。

第三个,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慢慢在技术上找到差异化的竞争力,比如我们叫全场景智慧出行的推动者,我们想实现电动车全场景的普及,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的目标。电动平权方面,我们已经找到了差异化竞争力,就是超级增程。深蓝的超级增程目前在消费者端口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认知,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讲“超级”,也在和我们对标。另一方面,在智能平权方面,我们想成为20万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产品,不管是座舱还是智驾,消费者对我们的认知还是有这方面很明确的认知,所以我们在技术上、品类上逐步找到了我们的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从这几个维度讲,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这是深蓝比较大的进步。

汽车产经:和一些友商对比,深蓝的技术优先体现在哪些地方?以至于有这么强的认知?

邓承浩:今天我们会发布超级增程的技术,我们也会讲到超级增程技术好在什么地方,我们是三个点。

一是超级省,深蓝超级增程的用户,80%-90%的里程都是用电的,在没有里程焦虑的情况下拥有了电车的使用成本,比油车节约的成本是非常多的,油车1万公里花5千到6千,但是我们的用户一万公里可能1千块钱,节约很多成本。纯电主要在110公里或者50公里这个槛上,电的里程更高,所以也很省,所以第一个叫省。

第二个是超级爽,因为增程的技术路线,电动的感觉开起来就是纯电动,能够享受到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好的加速感觉,这和PHEV完全不一样,和油车更是有优势,所以我们讲超级爽。

第三个是超级安全,我们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安全包含了可靠、寿命,大家买电车很关心电池寿命,深蓝的整套供应系统,包含增程器、电驱全是终身质保。二是超级安全体验,我们对电池安全的要求全部是按照0起火进行开发的,我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是超级省、超级爽、超级安全。而感知的背后,我们给消费者和行业传输的价值是,这是一种不一样的解决思路,在汽车行业里,原来是油车ICE的时代,未来是EV的时代,油车向EV走的解决思路,就是往混动方向发展,基于一种油车电气化的解决思路,这种解决思路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电动化感知。但是油车的基因是始终存在的,油车的驾驶感是始终存在的,在电车EV的时代,我们是有焦虑的,里程和充电的焦虑,所以我们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就是在EV的基础上做“电+油”的解决思路,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我们给行业贡献的是一种新的智慧,就是从过去的“油+电”变成今天的“电+油”,我们想让“电+油”比“油+电”更加电动化,给消费者省钱、安全或者更加的EV驾驶体验,这是我们想在解决思路上做彻底的革新。

汽车产经:听您这么描述,深蓝还是选择在正确的道路上。昨天听一个经济学家马光远说,车里面20%是管用的,剩下的80%全是吹牛的,但是大家最看中的就是那些吹牛的,比如百米加速、一些奇怪的车联网功能等。你赞同他这个说法?

邓承浩:我是一个经营者,我头两天在公司的一场直播里和智能驾驶的手机专家直播的时候讲一个观点,我现在也做一个分享。

我认为做研发一定是要卷其质,企业端的研发一定要追求每一个性能的提升和每一个体验的提升。比如智能驾驶,我们要追求全场景更好的体验,比如说城区的智驾或者城区里各种复杂路况下,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这是研发坚决要做的,因为这是技术的进步。

但是在用户端,我们一味给用户加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投入和产出是不划算的,任何一个东西投入不是一分钱的投入就是一分钱的产出,有可能初期的时候,一分钱的投入几乎一分钱的产出,但是到了技术瓶颈期的时候,投了很多钱,产出不明显,如果向消费者投这个钱,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经济的。我认为市场端、用户侧,深蓝讲究的是投入产出最佳的状态。比如百公里加速,深蓝SL03百公里加速5.9秒,消费者对深蓝SL03的评价是动力性非常强,5.9秒的动力加速,我们也可以卷3秒或者2秒,这是没有技术难度的,就是往上加功率和电驱。但是带来的结果,消费者根本用不了,消费者3秒、4秒百公里加速踩一脚得晕,可能觉得很难受,但是从5.9秒到4秒的百公里加速,可能要增加2-5万,甚至10万。

我比较支持的观点是,技术端要坚决的卷,目的是推动这个行业的进步,让更多有价值的一些新技术逐渐降低成本,最后变成消费者的选择,这是技术上需要做的,所以深蓝在技术上一点都不吝啬,就是卷最复杂的路况,卷最难的技术。但是在消费端,我们要做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技术,最有投入产出的,最经济的点,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所以深蓝做超级增程。但也有人做,一档的DHT、二档的DHT、三档的DHT、说不定过两天会有四档或者五档的DHT,一个电动化的产品可以简化换档,他非要搞很多档位,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对消费者完全没有价值。一档的DHT和超级增程比,超级增程可能节约了1千块钱的成本,但是一档DHT带来高速油耗下降,可能全生命周期可以省300-500块钱,你让消费者掏了1千的成本,最后说我一辈子省了300块钱,这实际对消费者是不负责任的,我是这样的观点。可能大家不一定接受我这样的观点。

汽车产经:据我了解,深蓝今年几款车都非常具有性价比优势。今年深蓝的毛利率情况如何?之前听长安高层提到过,"在现有公开榜单里,深蓝汽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靠前。"怎么理解这句话?

邓承浩:深蓝的潜力很高,一是用户侧的潜力,深蓝的品牌调性是科技、时尚、年轻、活力,而我们的用户恰好是科技、时尚、年轻、活力的,是一群高知,是非常高层次的用户。从这个角度来讲,用户的成长性很强,深蓝的用户非常年轻,将来要做6座的大SUV,让消费者结婚生孩子之后还继续和深蓝在一起。

二是规模的潜力,深蓝只有两款产品,实现15000-20000的量,争取做到2万的量。明年我们有大量的新品,2025年也有很多新品,而且这些新品不是内卷,完全是跟现在的产品形成差异化,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的产品,带来的是一种1+1等于2的效果,甚至实现的是相互引流1+1大于2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讲,今年十几万深蓝汽车品牌的销量,明年可能是翻番式的增长。2025年,我们希望有一个很大的规模提升,所以第二个比较大的潜力是来自于规模的潜力。

第三个潜力,您刚才听到盈利性,有规模了盈利性一定会起来,深蓝也希望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这样才能做更好的技术带给消费者,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盈利性能得到改善。比较大的机会是技术的潜力,因为深蓝骨子里技术的基因是最重的,这是代表了长安过去20年所有电动化经验的结合,我们深蓝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效率是行业最领先的,面向未来,我们已经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包括未来的产品和智驾方面的储备和超级快充的设备,会慢慢把新的技术提供给消费者。

第四个潜力是全球化的潜力,深蓝是中国的品牌,但是是为全球而生的品牌,诞生那一天我们就说了,未来10年会诞生世界级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基于这样的潜力我们诞生了深蓝。我们的使命是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这就要从中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从下周开始,会逐次在东盟、欧盟等很多地方有序推出深蓝产品。

深蓝的产品大有可为,我们调研了一下,全球的用户对深蓝的产品非常有兴趣,对他们来说就是就像大家第一次看到iPhone4的感觉,特别希望这个产品早点进去,所以我们已经在全球做营销、渠道、品牌的布局和网络售后的布局,开始开启全球化的实践。

汽车产经:深蓝的英文是?

邓承浩:我们叫DEEPAL,从深蓝诞生那一天就是这个名字。

汽车产经:S7上市的时候,它性价比也很高,它会不会抢占到SL03的一些客户,能不能描述一下目前这两款车分别对应的用户画像是什么?

邓承浩:今年深蓝S7上市,SL03做了改款,两个产品推出的时候销量在稳步提升。从这个角度讲,它们没有真正实现转化关系。在一个品牌和渠道内,两款产品可能会有转化,但是我们现在分析绝大部分用户是非常年轻的,SL03的用户更年轻,平均年龄30岁以内,更加追求更好的操控、驾驶体验,是一个相对以悦己为主的但兼顾一定的家庭需求的群体。S7的用户更多是家里有孩子,也有父母同住的,等于对家庭的关照会更多,所以两个人群明显是有差异的,但是都很年轻。

年轻的用户群体,相对的关注点不一样,因此他非常清晰的知道他想要什么,所以相互重叠的比例并不高,这是深蓝品牌推出的时候就想明白的事情,因此我们做产品定义的时候,研究了很多。我们现在瞄准的是一群科技时尚年轻活力的人群,年轻不代表年龄小,代表的是一种年轻的心态。S7有很多40岁的人,比如40多岁的潮男或者潮女,他们会买S7,觉得给他们带来的获得感是他们想要的。在年轻态的人群里,我们基于客户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价值关注点进行产品的细分,所以明年生产的产品又有新的人群特征的需求,满足更广大消费群体的用车需求。

汽车产经:前几天中国记者流通协会会长沈建军说,今年车市价格战的主因是,疫情过后,车企拼命增产能,产能过度释放,需求又相对不足,所以导致价格战。您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您觉得明年价格战还会持续吗?我觉得您说过,汽车产业还要"卷"3-5年。

邓承浩:很多品牌确实存在这个情况,但是深蓝从一开始做这个品牌的时候就反对以生产拉动销售,这种模式叫做生产倒逼销售,我把产品做出来了,放到终端去必须卖,卖不了就降价,这种思路是一种非常低质量的发展方式。

深蓝从一开始在营销模式上就采用的高效“订单式生产”,所以我们的生产库存控制是非常好的,做到了极低的水平。现在终端订单中心不需要承担库存压力,没有库存,根本不可能卷价格,因为手里没有现金流的压力,也不用担心这个车最后会不会卖不掉影响收益。我们在总部和交付中心会有适度的前置产品,前置产品的核心目的是让交付更快,客户下单之后,如果选前置产品,可能几天就交付了,如果要选定制化产品,可能10-20天才能交付。

未来三年,中国卷是必然的,因为油电之争、自主和合资之争,传统汽车品牌与新能源品牌与新势力之争,里面的PK太强了,肯定会卷。但是明年不应该卷价格,卷价格的企业一定会很惨,明年应该卷价值和用户。所以我一直和团队讲,我们不是卷价格,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服务卷好,把产品价值展现,把差异化竞争能力做出来,这是我们应对未来几年比较残酷竞争的核心关键,让消费者觉得买这个产品有价值,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说卷价格,意味着很困难。疫情之后,很多行业在竞争,今年的情况比较激烈,但是明年,为了能够真正把品牌和规模做好,我们明年要更多的把价值卷出来,这是我的观点。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