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问界M9和小米SU7为啥一登场就火了?手机厂商更有优势?

看到这个问题,肯定又有人会跳出来纠正,是问界M9,不是华为问界M9,华为不造车!你要想,如果没有华为的背书,不冲着它的影响力,你会买问界吗?回到问题,这两台车都是今年的现象级新车,一出场超火爆,不但力压各传统老牌车企,也抢尽其它新势力的风头,关键是它们还不便宜,为啥呢?

首先,当然是跨界效应,从数码跨到汽车,这本来就很有话题性,很正常。如果有一天,比亚迪长城宣布进军手机界,而且放言几年内干翻对手遥遥领先,照样自带一大波流量,你信不?

其次是品牌效应,虽然华为和小米是手机3C数码界的一线知名品牌,但相对其它那些诞生没几年,很多人可能都不认识的新势力品牌,人们仍然更愿意选择和相信他们熟悉的品牌,哪怕不是汽车领域。这也很正常,就像你线上网购,看到什么康佳耳机、TCL充电宝、马应龙厕纸之类,你明知道是贴牌,仍然会选它们一样。

第三,当然是名人效应,像余承东、雷军这样有名气有人设有争议有话题,还很会整活儿的数码大佬,车界还真没有。当然更深层次挖一挖,我觉得还是新能源车时代创造了机会。因为电车降低了产品和技术的门槛,以前燃油车技术最复杂差异化最明显的发动机、变速器这些核心件,现在变成了电机和电池,不但技术简单,甚至不用自己开发,直接采购也行。

而且,最主要的是车主对差异化的感知度大大降低。这话听着拗口,其实很简单:以前一台燃油车好不好,性能靠谱不靠谱,你开一圈就知道。直列四缸发动机就是没有V6大排量猛,加速要进4秒内,有大V8加持才能稳稳当当,还有变速器要是不行,车就是不平顺,就是有顿挫。

而对于电车,其实光靠简单开一圈,你还真难发现什么不好的地方。当然,不是说电车就不需要技术含量,就不会良莠不齐了,但那可能要车出了事故上了新闻,或者起码上路跑个一两年,才能暴露出来。我就想起前几天后台,还有另一个问题:“小米、华为会灭掉传统车企,在车界遥遥领先吗?”你觉得会不会?

造车是一项长跑运动,别说一家品牌,一款车是不是成功,都起码要以两年为限。这是跟手机跟快销品最大的不同。华为和小米在汽车行业的前景与高度?目前没人敢预测,但是,问界M9、小米SU7,这些车,大家都在看,不只看眼前的销量,更在等着想看半年后、看明年,看看当跨界的新鲜度,当品牌和名人的热度淡去后,它们还会不会继续火。

我相信这对于汽车行业会是指向性的影响,为什么?因为这个行业,原来一直是把主要的投入和精力放在产品,不善炒作,不玩浮夸,虽然也做宣传营销,但主拼的还是产品。那么,如果这两车会一路火下去,会一直这么畅销,其它车企们就会想:你看,时代不同了,埋头打磨产品,不如想想怎么去炒作流量,怎么去把“老大”的人设包装好,那么行业的方向就变了。

但如果当这些车的热度和流量过去后,它们的销量放缓回归平淡,车企们也会反思这两年渐被带歪的风向:再玩炒作和热度,也玩不过华为和小米,最后拼是还产品啊,那么,行业或许也会再回归理性回归产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